平行時空的纏綿《愛人》
3月
01
2016
愛人(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83次瀏覽
黃佩蔚(專案評論人)

德國作曲家克利斯提安.佑斯特(Christian Jost)繼《落葉‧傾城‧張愛玲》(2011 TIFA)後,二度受台灣國際藝術節邀請來台,同時媒合優人神鼓與德國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共同演出跨國製作《愛人》,這也是優人神鼓在《鄭和1433》(2010TIFA)後,第二次在TIFA與國際藝術家共同創作。

《愛人》以亙古不變的愛情為題,選取東西方古典與當代對於愛情吟詠的詩篇,由Jost為打擊樂及混聲合唱團創作曲目,導演劉若瑀則試圖以優人的禪意演繹世間情。有別於傳統編制,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選擇在舞台前方樂池就位,為了看譜而亮起的藍光LED燈,儼然一座迷你銀河,首先映入眼簾。樂手以左舞台為中心鋪排變化,大部分的戲劇表現則在右舞台。

全劇以古詩《關雎》為始,以《上邪》做終,中段則選取美國詩人康明思(E. E. Cummings) 露骨情欲詩作“May I feel said he”、“I like my body when it is with your body”以及“In Spite of Everything”。一襲金剛行者姿的黃誌群,脫下面具化身白衣矇眼擺渡人,以看透百態的超然,貫穿全劇,兩女一男的紅衣舞者,詮釋了一場生命中再尋常不過的愛戀糾葛:傾慕愛戀、撲朔迷離、情慾歡愉。鼓曲之外,不舞神聖的優人則成了鏡頭的景深之處,交織成一片黛黑,仿若世間男女遊蕩在無盡輪迴裏,輔以太極中的散手作姿,兩兩來回,以喻東方哲思。終幕,當愛人再聚,豁然開朗,生死相許,在天幕降下的一片蒼茫中,「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1】

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的人聲銀河,不收音已經環繞全場,宛如聖堂。樂音之中,辭藻消融於聲韻,不論文字裡寫得多纏綿、露骨,令人羞赧,當化作音律後,詩詞無語,到底是關關雎鳩還是蓼蓼者莪【2】,究竟是lover還是joker,已經傻傻分不清楚,如果不是題旨在前,一紙單張可見段落幕次,或許,即便名為《無題》,讓觀者各自表述,甚至皆可成篇,究竟是幸還是不幸?音樂表現則出人意表,在優人的鼓樂之外,加入古箏、吊拔、音階鑼、鐵琴,增加了音樂層次,也彌補了單純鼓曲音質限制所難以表現的柔美繾蜷。只是,從《落葉‧傾城‧張愛玲》到《愛人》,Jost的曲式始終都有配器過滿的問題,以致愛人之間的呢喃淹沒在爆量的音場中,幾段雲雨之間的情節,舞者動作纖盈,傳達欲迎還拒、若即若離的曖昧情愫,在鼓曲助陣之下,竟成了滂礡狂放,好不扞格。

而音樂、人聲的過於強勢,讓原本就不屬於優人強項的戲劇性表現,更顯勢弱。除了紅衣舞者勉強能與之抗衡,難脫肢體語言侷限的優人,一旦離開安全區(武術動作、神聖舞蹈、蘇菲旋轉),便顯得進退失據,幾無慾念之情、甚無眼神交集的肅穆神態,亦實在難以與愛情二字相連結。音樂、舞蹈、戲劇表現,若分列視之,或皆有風景,卻分屬三個平行軌道,雖時有匯聚,但多數時候,各自運行在自己的宇宙裡,互不相容,這的確如同戀人初識,總是需要向對方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2012年,優人神鼓宣布暫停創作三年,以得喘息,此劇應可算是重新出發之作。優人在音樂性及戲劇表達的欲求突破,可見企圖,只是在捨棄舊有包袱的過程裡,必然發生的排斥反應,仍在作用中,如何在優人核心與緣以外求之間取得平衡,應該是尚未能及的進行式,今日所見,只能勉強作為1.0版。近年來,不論是國家等級或是各藝術展節的跨國/域合作作品,屢見不鮮,已成常態,而對於這些標榜東西方融合、國際交流、共同製作這類大型製作的微詞,也在所多有,或著眼於資源分配問題,或強調文化主體思考,本文不再贅述,只是由此再看《愛人》,除了政治正確的國際交流目的,兩造之間是否真能從中同創新局、各有所獲?亦或只是另一個媒妁之言下的露水姻緣,恐怕仍待時間考驗。

註釋

1、 見節目單張曲目介紹

2、 詩經篇章《小雅‧蓼莪》

《愛人》

演出|克利斯提安.佑斯特、優人神鼓、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
時間|2016/02/2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跨國文化表演其實仍有一隻隱藏的手指揮全球。更批判一點閱讀,雖然「愛」總是在世人的想像中,理當成為跨越國家、種族、語言、文化種種人為疆界的全球價值,但這個全球價值其實仍然在某種「限制的」(limited) 普世性的指揮下。(汪俊彥)
3月
07
2016
真正令我好奇的,卻是優人鼓聲中隱約透露的無所適從,在舞台上失去了對樂器、對演奏樂器之身體的全然掌控。受了另一套身體訓練的西方指揮,以手勢掌控著速度快慢、音色明暗、音量力度,來到優人之中卻成為干擾平衡的外在因素,自然一切因而失重。(白斐嵐)
3月
07
2016
無論〈關睢〉以穿著桃紅衣裳女人的奔跑,與男人的追逐,來應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以兩位女人美醜胖瘦的對比,來讓男人在其中來回拉扯,以反映康明思〈我們來吧〉詩中男人與小三之間的對話,都太過流於字面表層的解釋,而無法拉出更為開展對於愛情的重新認知與體悟。(葉根泉)
3月
01
2016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
一個大哉問,如何逃出父權體制,及其婆系的代理人?求助於祭品的獨棟紙紮屋,這是已惘然的死後事,《鼠婆太》要凸顯的是快意人生的在世事,也就是甕養白蘿蔔為菜脯及其蛋。事實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不是繖形科的紅蘿蔔,所以不叫white carrot,而叫radish,或可加上white,西方人依據它的日語「大根」俗稱為daikon——閩南語就是菜頭。但無論叫什麼,它就是塊莖類,是這齣奇幻劇的主要符號,而德勒茲著名的「塊莖」(rhizome)思想在此倒是很契合。「塊莖」是某種運作,是相反於樹狀或單一系譜的體系,一種跟域外產生連結或交遇(encounter)的思維,且總是保持差異,或回到差異自身,它有六個運作法則:連結(connection)、異質性(heterogeneity)、增多性(multiplicity)、不定意指的斷裂(asignifying rupture)、製圖術(cartography)以及「轉印法」(decalcomania)——也叫貼花轉印法。就像團名「末路小花」的命名很奇魅,德勒茲把貼花的decalcomania解釋為一種「塊莖」則是很妙用,他這麼講:
2月
09
2024
正如演出地點選擇編導許芃老家祖厝,是名副其實的沉浸式現地製作,故事也取材自大量的許家親族訪談。不過,《鼠婆太》卻非一齣許家家族興衰史(更沒有藉知名後代子孫牽連台灣近代史),而是從這個中壢過嶺的客家家族,傳遞個人(特別是女性)與親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