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與庸俗:劇場的尖銳提問《源泉》
5月
29
2017
源泉(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7次瀏覽
洪姿宇(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生)

傑出的戲必要達到對觀眾提問的效果,《源泉》的提問方法是,它讓觀眾心裡產生強烈矛盾,一方面忍不住要認取角色,但那角色身上的特質卻又和常識抵觸。《源泉》帶來的強烈衝突感不只是常識和角色價値間的衝突,更在觀眾自己的內部衝突,突然不能理解到底是什麼,讓我竟然和我「應該」批判的角色產生共感——原來根本上我對自己的價値邊界到底在哪裡,竟然仍十分陌生。

而《源泉》挑釁提出的挑戰則是:它要為菁英、天才、先行者辯護,它要痛訴這個愚蠢庸俗的世界,以及這愚蠢庸俗的世界裡各種愚蠢庸俗的人們。

建築師洛克在一開場就表現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建築品味,他拒絕向老闆低頭、被開除亦在所不惜,他的設計風格被視為異端,長時間只能接一些小規模的案子,被同事嘲笑戶頭裡只剩十幾塊錢,甚至去當採石場工人,但他不肯妥協。洛克是整齣戲的靈魂,是天才、孤獨的創造者,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一點不讓步,極度鄙視低俗建築理念、追求名氣與財富的建築界風氣,以及無法領會他建築美學的愚蠢大眾。

整齣戲的高潮在,當洛克發現他精心設計的社會住宅建築被政府單位更動設計、自己也無力挽回時,他將興建中的大樓整個炸毀,舞台轟然炸響,紙張、灰塵、煙霧紛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戲透過這轟然一響帶出更激進的矛盾,大眾譴責洛克「使窮人無家可歸」、「沒有社會責任、道德良知」、「恐怖份子」,甚至要將他關入監獄,但洛克只是發笑,自白他才不在乎什麼社會住宅、窮人、集體/國家責任、所謂「for the greater good」,他在乎的是藝術創造——雖然創造者永遠是所有人痛恨的對象,但唯有創造者才能帶領整個時代往前走。

這種菁英式的思維被大剌剌地呈現,某程度上讓人駭異,因為大眾會對這樣行為作出的批評,完全是你我能想像、甚至認同的——道德、同理心、社會責任。但《源泉》要扣問的是,到底,我們能否容許存在這樣的藝術、存在這樣傲視大眾的天才?更進一步言,這樣的藝術與天才是否有其存在必要?為藝術而藝術這句話,在當代看來似乎早已過時已久、多遭批判,但洛克在舞台上這樣赤裸裸、直白的實踐他心中那種藝術理念,不只已經少見,其中還有某種極度純粹,因此極度動人的東西。我們能說他只是個憤世嫉俗、不切實際的夢想家嗎?他能為藝術理想放棄平步青雲的機會、觸手可得的財富,承受不被接受的代價,這些現實考驗是他以肉身、精神經驗過的,比起同事彼得的譁眾取寵、恐懼失敗,最後連建築師的尊嚴都放棄,是誰比誰有勇氣?

洛克身上是社會精神的失效,他才不管社會互助、階級思考、自我反省,他要純粹的藝術。整齣戲帶出的清楚二分對比,是天才與大眾、藝術與庸俗,我不否定這樣的人格/理念對比可能存在,而這對比的出現所帶來的藝術成就,也可能是這世界需要、本身也動人的。但這樣的對立還仍有盲點,讓這種斷然劃分不如戲裡這麼容易達成,亦即,天才真的可以完全棄絕大眾、完全不與他人發生倫理和情感關係嗎?像洛克這樣可以完全不顧一切,從不知哪裡走出來、不知能去哪裡的極致純粹的藝術家,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的,若有這樣的藝術家出現,是需要給予肯認和空間,但仍需回答的問題是:天才與大眾之間如何能有互動關係、藝術與庸俗之間是否存在曖昧空間。或許我們更容易遭遇的問題不是一與二間的選擇,而是,兩者的中間位置究竟如何可能存在。

冒險往前推進的話,或許導演對洛克的同情凝視其實也有點態度曖昧,這就必須提到這齣戲精彩的最後一幕:一位企圖陷害洛克的專欄作家,以及洛克本人的獨白。在專欄作家上場前,舞台上就打出「劇終」字樣,此時觀眾席間傳出了鼓掌聲,但專欄作家站上台請大家稍安勿躁,便開始陳述他對於洛克的可怕陷害過程,在他發表完演說後,觀眾還是不確定戲到底結束了沒,但突然不知該不該鼓掌,因為這簡單的舞台技巧製造出了轉換效果,讓鼓掌這件事變得不單是在一場演出結束後,戲外觀眾為「演員」的演出鼓掌,如果在那瞬間鼓掌,突然就帶有對「角色」認同的意味,鼓掌不在戲外——鼓掌是在戲裡做出價値選擇:認同台上專欄作家的計畫。觀眾在這情緒裡續看洛克的大膽獨白,這種表演本就若稍有拿捏不慎,就會從藝術家堅持淪落至庸俗自大狂,但在這獨白的許多瞬間,感覺洛克踩過了那條線,而這踩線或許就呈現出導演自己刻意加入的,對洛克自詡穩穩站在天才/藝術那一端的不以為然,這不以為然更透過在洛克結束演說後,觀眾席間瀰漫的到底該不該鼓掌的猶豫中,巧妙展現其效果。

導演從頭到尾都沒有放過觀眾,觀眾不只要面對價值衝突、自己的內部矛盾,最後更被輕推一把,在電光石火的瞬間被迫做出某種快速判斷,關於藝術、自我、群體,但觀眾會記得在那瞬間自己究竟做了怎樣的選擇——到底是要為天才鼓掌,不鼓掌,還是無所作為。這樣的問題,其實亦具現整場戲裡觀眾不斷被迫回返的自我質疑。

《源泉》

演出|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
時間|2017/5/27 19: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油然而生的疏離並不來自導演刻意的手法,僅僅只是劇中人因淪為成就理想英雄人物的工具,因異化而生的荒謬。如此產生的審美距離,到最後懸而未決而給觀眾選擇空間的弔詭之處,係觀眾是否認同劇中人並不真正來自人物,而是來自作者意念。(鐘煒翔 )
6月
22
2017
特寫不但能使設計圖更為明顯,也能讓劇場空間立體化,以往的劇場觀賞形式是一種前後的關係,但加入特寫鏡頭後,從前後延伸至上下左右,沒有死角的空間也挑戰演員的演技。(馮奕祺)
6月
16
2017
自我實踐與利他共善看之間的高牆在洛克身上看似不可逾越,導演卻在其慷慨激昂的自我陳述之間,藉由揭露這一切的生產流程,架空出暗伏於認同或質疑之下的言說可能,賦予當代語境見縫插針的空間。(吳旭崧)
6月
07
2017
與小說原著結尾稍作變化,沒照小說中,法官裁決男主角洛克貧窮不移其志,堅守其建築藝術理念是對的;導演陳列兩方激烈辯白後,結束在懸宕,故意不給確定的結局,留給觀眾更多想像、思考、辯論的空間。(段馨君)
6月
02
2017
個人創造與大眾偏好的衝突如何抉擇,在現實中所見的大多是交錯的利益及意見妥協的結果,難以將兩者黑白分明切割,但作者透過極端的典型,讓觀眾省思自我在群體的種種衝突、矛盾及不同應對取捨的類型。(徐承郁)
5月
31
2017
由上帝來選擇這些近乎「神人」的英雄,藉由他與世俗庸俗的價值體系抗爭,才能突顯人類存在價值的意義。其中所顯露超越他人的優越感,以自己為中心的自我主義(egoist),都不禁讓我皺起眉頭。(葉根泉)
5月
31
2017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