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想像的暗黑遨翔《慾望片段》
5月
21
2012
慾望片段(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1次瀏覽
謝東寧

劇場藝術的美妙之處,在於其無所不能的形式、與無所不包的內容,理論上它是門綜合藝術,凡人類能夠創造的精神物質,都可以納入其表現的舞台;但有時我們似乎誤解了劇場,以「專業」為理由,將綜合的藝術仔細分類發展,其結果卻常常忘記了初衷,各種形式越來越分離,演戲的不跳舞、跳舞的不唱歌、演奏的不演戲…。兩廳院「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於實驗劇場上演的法國雙向肢體劇團《慾望片段》,卻為我們作了一次成功漂亮的示範,看劇場如何自由地將戲劇、音樂、舞蹈、默劇、面具、偶戲等不同表演類型融為一爐,並表達深刻感人的內容故事,十分令人難忘。

在始終哀傷的氛圍中,全劇沒有任何語言,主要依靠著演員的肢體表現,述說著一位變裝男子,其夾雜著親情與愛情,沈重但美麗的故事。戲在超現實的畫面中展開,一扇大門後面站立著一位俊俏白衣男子、一個在輪椅上戴著面具的父親及嚴肅的女管家,旁邊還有黑衣操偶人,操控著一隻怪鳥。這位脾氣不好的父親和白衣男子顯然有什麼心結,他們在女管家頭上頂著的棋盤下棋,女管家在底下敲打著代表時間的節奏。忽然,時間掉進了回憶,我們在打開的大門中,看到了操偶人演出的,父親從前對兒子的呵護情感,而在父親打開兒子衣服的撫摸中,似乎又埋藏著什麼怪異的故事情節。

果然,這位從小喜歡穿高跟鞋的男孩長大後,成為在夜總會唱歌的變裝皇后,而剛剛舞台上的那扇門,又神奇地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有大門、舞台和後台的夜總會,並且繼續出現了一位重要角色─在門口乞討的光頭盲眼男。這位盲眼男和變裝男子漸漸發展出曖昧情感,並且在兒子與父親繼續惡化的關係中,成為其心靈的避風港;於是在某個下大雨的夜晚,兩人藉著一把雨傘拉近了彼此的關係,他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時在開場時的那扇門,成為了高高的電影院座位,接著又躺下變成一張大床,他們倆害羞地坐在床上,變裝男子神奇化身為兩隻大手臂(偶),和盲眼男子親密地撫摸,這既性感又詩意的畫面,讓盲眼人的身體感受,也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

戲在精準到位的肢體使用、充滿想像的道具變化,及意料之外的故事中進行,變裝男在父親(不諒解的親情),及盲眼男(根本不在意性別的愛情)的關係之間,導演意在言外地,展現人性中關於愛、慾望、權力及傷害,其複雜且微妙的關係。最後一場精彩的舞蹈,是三人利用輪椅和身體的接觸,與奄奄一息的父親,進行的一場最後之舞,緊接著的是父親的葬禮,而在哀愁的氣氛中,變裝男那種不被諒解的幽微心理,與期盼被認同的愛之渴望,卻一直迴盪在暗場後的黑暗舞台。

本劇在形式與內容之間,始終維持著相當好的平衡,看似變化多端的舞台招式,但都能緊扣著主題進行,尤其是非語言的詩意身體運用,讓我們的想像,超越了形式上的束縛,自由遨翔於「劇場」,這門綜合藝術的美妙之中。

《慾望片段》

演出|法國雙向肢體劇團(Cie Dos a Deux)
時間|2012/05/17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物件的使用,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是道具的使用,二是身體的延伸。道具的使用在當中都具有相當強烈的象徵:棋盤與球,就成為父子倆的聯繫;布條般越來越長的餐桌,就像即將崩裂的父子關係。多次成為椅子的人體、紅色床頭伸出來撫摸的長白手、在舞孃背後的頭頂麥克風與手上的布簾…等,都把平凡的道具多了種想像與奇妙的轉化。(曾育斌)
5月
21
2012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