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與身體的奇妙言說《慾望片段》
5月
21
2012
慾望片段(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1次瀏覽
曾育斌

看完雙向肢體劇場的《慾望片段》(Cie Dos a Deux - Fragments of Desire),當中處理的議題非常的複雜,從親子、同性、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等等,表演的氛圍充滿了衝突與緊張,能感覺到其中對於慾望的掙扎與渴望被救贖的心情。而更令人讚嘆的是整個演出的處理手法。

整場表演中演員沒有說話,許多內心的衝突與掙扎,相信真的很難用言語去闡述。演員只透過動作來傳達,厲害的是演員的肢體語彙把劇情跟氛圍傳達的相當清楚。更令人驚嘆的是,當中每個動作非常精準、洗鍊,乾淨的有如舞蹈一般,當中的配樂,又讓整個氛圍與動作節奏更絲絲入扣。

沒有複雜的舞台,舞台上只有一個大箱子,而大箱子卻巧妙的營造出場景與台位的利用,讓單一個舞台景卻有四、五種布景的效果。一開始箱子就像是家裡的衣櫃,卻一下又能成為房子的隔間、舞孃的化妝間、路燈的街道旁,甚至能成為電影院的座椅、睡覺的床,相當的厲害。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物件的使用,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是道具的使用,二是身體的延伸。道具的使用在當中都具有相當強烈的象徵:棋盤與球,就成為父子倆的聯繫;布條般越來越長的餐桌,就像即將崩裂的父子關係;紅絲巾與高跟鞋,象徵著強烈的女性特質;挑選一排的玫瑰花,則能看到瞎子對於愛的期盼;撐的雨傘,看起來則像對於愛人所盡的最大努力。

道具的身體延伸,是這次演出讓我最驚艷的。中間出現的三個偶,鳥、年輕的爸爸與小時的兒子。鳥相當的生動與神似,劇中的戲分也相當有趣,令人發笑,讓整個沉重的劇情有喘口氣的時間;而年輕的爸爸與小時的兒子,利用偶來演出則相當不俗,造成了動畫的感覺,播放著過去發生的種種片段。拄著的拐杖,對於瞎子來說就像是眼睛的延伸,當中的揮舞與轉向,彷彿就好像能從他的眼睛看到掙扎與不安;女管家的道具則是相當的用心,大多的道具都是頂在頭上,像某種職責,如棋盤、煮鳥的鍋子、照明的水晶燈,在最後頭上被脫下的水晶燈,就像是脫離了束縛。當中還有許多,如:多次成為椅子的人體、紅色床頭伸出來撫摸的長白手、在舞孃背後的頭頂麥克風與手上的布簾…等,都把平凡的道具多了種想像與奇妙的轉化。

很喜歡這次的演出,看到了演員動作的傳達性,能把角色內在與劇情描寫得相當清楚,還能將動作精練的如此乾淨,音樂在此除了營造氣氛,也讓動作多了節奏感;許多道具的使用真的很令人驚喜,也巧妙的與肢體結合。此次演出,在視覺、聽覺跟感覺各方面都相當的滿足,

《慾望片段》

演出|法國雙向肢體劇場(Cie Dos a Deux)
時間|2012/05/18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在精準到位的肢體使用、充滿想像的道具變化,及意料之外的故事中進行,變裝男在父親(不諒解的親情),及盲眼男(根本不在意性別的愛情)的關係之間,導演意在言外地,展現人性中關於愛、慾望、權力及傷害,其複雜且微妙的關係。(謝東寧)
5月
21
2012
新作《天亮前的愛情故事》,雖然對題材的處理與表演形式的選擇,稍嫌保守,但製作規模與演出品質都有不錯水準,仍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我也期許這群年輕創作者,未來對創作能有更基進的思考:對生命課題與人我關係的探討,不止於個人情感層次,而能有更具政治性、社會性的辯證。
9月
10
2025
這場演出延續了這股真摯力量,從創作到呈現,從身體實踐到語言敘說,都回應著當代的核心提問:在深偽技術能模擬一切的時代,如何確立一個真實的「我」?答案或許就在這群青少年身上。他們不完美,卻誠實;並不無瑕,卻令人信服。
9月
01
2025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