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通透,幽暗疊影《金小姐》
6月
25
2012
金小姐(稻草人現代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0次瀏覽
羊順地

2012/06/23 19:30

稻草人舞團舞作中常見的凳子,在本作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舞作一開始兩位舞者便在以凳子搭建出猶如港灣上行走,並由其餘舞者交替將後方凳子移動到行進的方向,搬運凳子的舞者們也逐漸地跳起舞來,凳子上方的懷孕舞者和白長洋裝舞者亦慢慢的坐到位在右下舞台的高凳子且遙望遠方,配上吳南穎所演唱的歌曲,輝映成一幅溫潤通透的港灣光景。凳子的運用亦在本作品中有聯想力的使用,將其喻為甫出生的嬰兒來懷抱手中。另一項常被該團舞作所運用的大衣也在本次的舞作中出現,從一開始的正穿一直到經典的反穿型態,都貫串了稻草人舞作的特質且在本作被編舞家賦予靈魂或空殼的質感。

金髮女子與黑髮女子的三組雙人舞中圍繞著凳子起舞,像是在描述著金髮女子對自我認同及血緣衝突的無限愁思,母親與女兒的互動中也流竄著兩者的孺慕之情及母親對女兒的關愛之心,也可能包含著母親對女兒的人生問號的虧欠。

羅文瑾坤生的裝扮及舞姿更是這次令人驚艷的一大重點。開演前看著節目冊中的一場舞中敘寫:「唯一的男女雙人舞」,不見男演出者的簡介便是費解,而當羅文瑾身著白色西裝與西裝頭出場時,便令人了然於胸。坤生扮演著荷蘭軍人,無情地不見金髮女子在地板上孤單地捉住他的腿,而僅是清淡的與她交纏即過,並顯露著冷面的表情,當然,包裝在此一容顏底下的自然是男方的內心悲嘆。而本場次中,五位著男性西裝的軍人更顯露著軍人一板一眼、毫無兒女私情的冷血特質。

舞作中創造出來的白衣女子,身穿著白色的輕飄長洋裝,似幽靈般的在一開場就跟在懷有身孕的金小姐後方,亦在許多段落中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靜靜的觀看著場上的漫長等待及孤獨愁苦,而白衣女子時而旁觀時而介入,如傀儡般的操控著金髮女子的身體,或以雙手環繞著場上唯一的女子,也時而逕自輕柔地獨舞,潔白而無暇的女子象徵著幾分女性忠貞的傳統價值。

時間的課題亦是在此一關於等待的作品中有絕對的必要性,鐘擺聲、心跳聲甚至是銅鑼船鑼聲都在在顯示出女子等待男方早日歸來的殷切冀望,更點出時間無情的流動,在時間的流動中亦蘊含故事本身飄渺、虛幻的傳奇色彩。

本舞作大量運用光道來堆砌出安平女子的行走道路,卑微而婉曲的在光道上舞動與行進,義無反顧之外更多的是安平女子那份期待害怕的心境。許多群舞則猶如安平小姐揮之不去的幽暗疊影,延展及反覆伸縮也展現著女子的想望及迴盪。

歌曲與音樂設計更是烘托得相當稱職,纖細的女聲及溫暖的男聲之中也揉合了台語的念白,讓整體的視聽更加多元,也可令觀眾深刻的體會台語的聲韻美感,亦為本舞作增添了不少文學之美。

本次的多媒體投影運用稍嫌不足,投影出海浪波濤及樹木生長的影像似乎在強烈的舞蹈內容及音樂歌唱中顯得相對薄弱,甚至有看不出其使用的必要性的問題。而樹木生長時,舞者亦背對著觀眾以身體模擬著樹木的生長方向及其柔軟姿態,固然可製造舞者與影像的輝映與對照,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理由著實未能因此獲得多大的存在必要性。

兩位編舞家的舞作配合流暢,但全舞作而言也許可以有更多元的切入面向來做處理,也可能再增添故事的起始以豐富整體的敘事觀點及故事情節。但這也可能暗暗地呼應安平追想曲中缺乏結果的無奈等待。仍屬上乘的舞蹈劇場創作,也是稻草人舞團首度進入台南市立台南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的一大力作

《金小姐》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團
時間|
地點|台南市立台南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