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承擔一種身份的重量《父親》
10月
12
2018
父親(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4次瀏覽
林穎宣(自由文字工作者)

來自比利時的偷窺者舞團Peeping Tom,自2010年成團至今,作品中場景的寫實風格(Hyperrealistic)、獨樹一格的肢體技巧,令國際間大、小劇場觀眾都驚豔不已。由於舞團強調團隊集體創作,在作品中都以演員本名互稱,亦是保留了語言、精神狀態的獨立性。今年,2018年國際劇場藝術節於臺北首演家庭三部曲(Trilogie familiale)的首部曲:《父親》(Vader),是由舞團編導Frank Chartier、藝術總監Gabriela Carrizo窺視寫實生活日常,於2014年所完成的系列作品。

親子關係是人生必修,而不論之於父母或之於己身,「衰老」(aging)和「遺憾」(Regret) 的不可違逆性,也成為不得不面對的人生限制。場景設定在一間簡陋的養老院食堂裡,食堂中的所有老人都如等待凋零的植物般停滯和被動,而故事從一名女子(臺灣籍團員舞者,劉怡君出演)詢訪的對手戲開始,緊接著,她以超扭曲怪異的超現實動作來呈現肢體被物件牽制的模樣,並且不斷切換角色,帶領觀眾一步步踏入這個由來自八個國家、共十三位演員所創造的「遺憾之家」。

在前景的養老院現場之外,上舞台處是一座高起的小舞台,小舞台上由群眾演員擔任空氣提琴演奏隊伍,劉怡君變成幻想場景中擔任主持人的女歌者,以一曲《夜來香》以及貓的身體姿態走進故事,接著老父親里歐(Leo) 在被兒子西蒙(Simon)急忙推入之後,便成為舞台上的「父親」、一切責怪指事的代稱,和所有可怖噩夢的主人。養老院護士Marie一角,因為「清潔」和「守護」的角色功能,在劇中亦為故事的全知者。

當背景樂團的樂器、老父親里歐的鋼琴都衰老殘壞、只得在幻想的場景中自得其樂、浪漫地自彈自唱「感受」(《Feelings》,巴西歌手Morris Albert於1975年發行的流行金曲),只有護士Marie手上的那把刷子是穿越虛實、得以進化的:為淨化所有的人事物。不只是淨化由她聲稱大家想要殺死里歐的邪惡思想,或是淨化處處生蚊子的院內環境,更是為淨化里歐不為人知的過去中已無從考究的遺憾和悔恨。被安置在養老院的里歐,戴著父親的頭銜,被迫一再面臨身邊角色們每次的易容:亦邪亦柔,時而怪異,時而又令人感到寬慰。一場場的群起瞞騙可以被視為是里歐單一角色的瞻妄,又或者是每個角色潛意識對於失責父親的情緒噴張,這是Peeping Tom留給觀眾作為《父親》(Vader)的觀者(viewer)/偷窺者最玩味也最私密的想像空間。

養老院是走向死亡的地方,但在逐漸死去的同時,我們看見在幻想的場景中,老人們仍然能夠歌舞、能作夢、更仍揣有欲望。在劇中也因為虛實場景不斷交換,詩意的幽默與音樂,得以穿插在其中做為過場,如實緩解了沉重的死氣,只是被關進養老院的靈魂仍是出不來的,它們只能凋零,這是不可違逆的事實。導演在演後分享自己是因為步入中年、意識生命中的許多遺憾後,才開始發展該系列作品。

每一個人和父親的關係都是獨特的,在《父親》(Vader)中里歐的每一段噩夢都重塑了「父親」一角的形象,衰老、拋棄、逃避等議題也都存在各個段落中,藉由不同的角色應對,向父親一角進行了猛烈質問。錯置的寫實與幻想、生與死、遺憾與遺忘、留下與離開,《父親》(Vader)作為Peeping Tom的家庭系列首部曲,並非為強化情結,而是敲醒每個人心裡對於父母老去後將成為自己責任的那份憂懼、看似指向遺憾的警鐘。但究竟何謂「父親」?身為人父的責任與義務又為何?在最後除了父親里歐,其他角色都穿上別人的戲服成為他人的角色、成為另一段故事的加害者、被害者或者旁觀者,這份「身份」的可取代性,也巧妙帶出了Peeping Tom的表演風格:直面挑戰大眾(包括自己本身在內)所不願面對的實相,一種超級寫實的窺視,一份必然共同承擔的責任。

《父親》

演出|偷窺者舞團 (Peeping Tom)
時間|2018/10/0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兒子憤怒指控父親要求道歉,逼得父親終於開口時,場景卻瞬間轉換,飾兒子的人竟成了說著感言的得獎者。編舞者將燈光、聲音對比,區隔舞台上父親尷尬、落寞的空間,將情緒與控訴層層遞進,勾勒著多數人的情感與共鳴。(李詠婷)
11月
05
2018
藉由訴諸個體的內在真實世界,編舞家巧妙地描繪了一個全人類的問題,也就是人口老化的沉重性。他讓我們看見自己:當死亡似乎遙不可及,越來越多的人口都將面臨被剝奪人性的未來。(杜秀娟)
10月
18
2018
《父親》集結了諸多父親的身影、用各種詩意奇幻的表演語彙,真實地揭示出面對生命終老的必然、以及父子關係中的種種疏忽與錯置。讓人重新思考,老,究竟是一種殘剩,而是豐美的堆積?(丁安庭)
10月
16
2018
身體與主人(意識)的分離,預告著衰老、或許失智的父親的意識與身體分離。若身體是感受現實世界的中介,當身體退化、器官衰弱時,現實世界必然以非常不同的面貌被感知,於是舞台上出現了怪誕的景象。(徐瑋瑩)
10月
11
2018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在這個充滿誠實與虛假、愛與欺騙的世界當中,《一個說謊,一個說愛》藉由舞者的肢體語言與口白聲響加強表現層次與力道,將視聽體感相互交融。無論是語調的變化、情緒的轉換,以及呼吸的節奏,宛如勾勒出生命歷程中種種起伏與轉折,使觀眾更能深刻地體驗人生中的起承轉合。而音樂、燈光與節奏的巧妙結合,將作品的情感層層堆疊令人心馳神往,打造了一場充滿感官刺激的藝術饗宴,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人類情感和關係的旅程。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