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不進的內心《愚人》
12月
15
2018
愚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4次瀏覽
謝亞芸(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在學生)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的作品風格多元,會因邀請來的編舞家而異。而這次的編舞家高辛毓的《愚人》,以幽默卻不失底線的編舞手法貫穿舞作,觀者能以輕鬆愉悅的心情進入舞作,但滿臉笑容的愚人是否為發自內心的笑,亦或是有另一個深處的自己不願被人發現?看著愚人的愚動,觀者看著笑著,卻沒有察覺,其實真正的愚人是自己......

舞者輪流從左右側往舞台中央走進,就像土撥鼠在地底下挖了好多地道,路徑繁複,卻不迷路的自在移動,她們走路的姿態如竊賊般,手腳蜷曲眼觀四方,不時於靜止後又快速移動,或許,這就是愚人自我保護的方式,他不願自己的內心世界被窺探,所以在心房的入口處設下許多岔路,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外人。舞者於舞台上徘徊一陣子後,最高挑的舞者在右下舞台,一個傾斜半觸地的白色裝置旁游移,舞者撇頭望著又放低身軀眼耳貼近查看,還搞不清楚舞者要做什麼的時候,她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那裝置下踩至地,發出巨大聲響,觀眾席隨即發出驚嚇聲,舞者出其不意,將整個劇場的氛圍由寂靜轉為喧鬧,成功帶領著觀者一起屏氣凝神又一起高潮迭起。

此時,左下舞台懸於空中的裝置,默默的往外飄移,舞者隨之躡手躡腳的往左舞台靠近,當其他舞者紛紛散去後,卻還有一位舞者在徘徊,她想伸手觸摸裝置,裝置竟向旁躲開;再試一次,裝置再次躲開,一來一往之間,舞者伸手、收回的動作及裝置的左右位移,造成前後交疊、錯位的畫面,舞台整體則呈現幾個裝置的相互平行、垂直,而舞者與裝置間也是相互平行、垂直的空間關係,就將單一線條匯集在一起,形成交織卻又不雜亂的美感。舞作尾聲一掃歡樂輕快氛圍,轉為悠悠幽幽的樂音,服裝也由七彩五顏的色調,變為單調樸素的白色連身衣,四位舞者雙手緊牽,圍成一個圓,以一人主動其他人被動的方式牽引而動,綿延的肢體,面容無色的樣子,與前幾段容光煥發精力四射有著極大的對比,就像愚人在娛樂他人後的身體的疲憊及心靈的空虛,卻又必須在消化過後重新再掛上笑臉,無奈卻無可奈何。

舞作整體肢體乾淨,神情雖誇張但到位,只是可能因編舞者要表現出丑角的俏皮感,常以重複、輪唱的方式拆解又重組一段組合動作,使四人肢體間的關係並無太大變化及火花。舞台上細長白色裝置特殊,能吸引觀者目光,使觀者對其有更多想像,也期待舞者會跟裝置有更多的互動,但舞作中多以手部隔空操控裝置,再無其他與裝置之互動,稍顯可惜。但或許不與他人他物有過多接觸,也是愚人的特質之一,畢竟只有愚人才真正了解自己......

《愚人》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18/11/11 14:30
地點|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畫面看上來像是在訴說當愚人被排除在外時,他們會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當平凡人再回過頭時,愚人早已依循自己的腳步走在他們前面了。在愚人眼裡,真正愚人的是那些事不關己的平凡人。(柏懿庭)
12月
17
2018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