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十五年的「三十沙龍創作空間」,提供一個平台給年輕藝術家創作、發表,並透過觀看、分享讓創作者得到更多的對話與交流。三十沙龍是現今時代下相當珍貴的創作平台,除了硬體設備上的提供之外,也有專業師資陪伴,讓年輕藝術家可以專注於創作上,想必這樣純粹動機,將能創造無限可能。
這次三十沙龍小品創作計畫分別有四個作品,每首舞作都約十分鐘的長度。十分鐘在生命裡或許不及轉瞬,然而在這裡每個十分鐘,卻給你完全不同的一片宇宙。創作是什麼?對我來說創作像是在找尋,甚至創造一種和自己對話的語言。在這次作品中黃靖舒、施旻雯的《荒衍》,展現相當出格的樣貌。
《荒衍》據作品介紹是描述起始與過程,並從中回溯生命的源頭,尋找最原始的渴望,同時給予「生命之於你是?」的提問給觀者。整個作品中,舞者善用自然、流暢的動力來啟動身體,此外也透過重心轉換,達到時而平衡、時而失衡的效果,如同生命之旅,每個人因轉移重心而能夠前行,卻也不免在路途中有些跌撞。
而《荒衍》的音樂是由MADZINE所設計,風格為電子音樂,配上作品毫無違和感,甚至更畫龍點睛,讓聽覺也產生了迷幻的氛圍,因此也讓作品的空間感昇華到另一個層面。而舞者的服裝以大地色為底,包含妝容皆有斑駁的痕跡,且頭髮凌亂,這樣強烈的造型或許打從舞作一開始就宣告它已經在路上了。
整支舞的流動中,兩名舞者幾乎沒有離開過彼此,如接觸即興般,我們擁有各自的身體,卻也能夠與他人找到最理想的相處方式。從作品的身體結構來談,舞者之間透過關節與關節的卡位,兩人骨盆緊密貼合,因此讓雙方中軸維持在一個穩固的地方,再從這個規則中發展動作。也藉由身體部位的拼貼製造出異常的組合,如Dimitris Papaioannou擅長的那種身體視覺,但不同的是《荒衍》身體流動性是沒有停止的,因此那些身體組合都出現在某瞬間,也因為那些不經意,讓動作的層次更提升、視覺效果更豐富,且不突兀。因此我肯定他們創造出嶄新的語言,除了兩人與作品的對話,也給予觀者新的感受。
創作是種練習,如同生命,我們也一直在不斷練習,直到習以為常,那件事將從我們的身體中長出來,並結出屬於自己的果實。而三十沙龍秉持著創作、觀看、分享之必要,讓我想到George Berkeley的理論「存在就是被感知」,讓藝術與心靈能夠產生連結。藝術有趣的原因之一,我想就是那種願意包容每個觀者的想像,同時在某個瞬間可能觸動到我們的心,所以我們相信。真的無須有偉大原因,我們都能有所收穫,就像Pina Bausch說:「要學會因為美、因為一個動作、一個呼吸而感動。」這才是藝術創作帶來的本質。
《荒衍》
演出|黃靖舒、施旻雯
時間|2019/07/07 19:00
地點|三十舞蹈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