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的傳遞《懸河醫生館》
10月
28
2019
懸河醫生館(栢優座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7次瀏覽
盧丁羽(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學士生)

《懸河醫生館》是配合臺灣新文化館的「新文化運動月」活動,以日治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相關主題進行的演出。劇情以一位尋找蛇咬治療方法的諮詢者去尋求醫生協助為開端,描述諮詢者進入醫生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其中多處以賴和的文學選集為軸,將部分的內容混入現代生活情境進行演繹。

劇中的表演形式以虛幻與現實世界的交錯並進,而虛幻的部分角色會從醫生館中的牆壁冒出,如秦得參及林老師;而隨著不同角色的依序出現,及相關劇情的演進來陳述新文化運動時期發生的日常事件,比如劇中雖將幹部角色申請的權力、提及的問題及機關改變了,但從用詞及形式中仍可很自然聯想到當時臺灣議會設置的請願運動,以及另一角色林老師為了讓因貧困而無法使親人安葬於墓地的草地人得以如願,而與老闆志舍發生爭執,且開始進行集會遊行等申訴運動,便可聯想到知識分子對於不公制度的反對及想要改變的訴求。

雖說是以新文化運動時期為探討主軸,我們仍可以聽見十分現代化的用詞,以及相關問題的延伸。其中,求醫男提及,在玩遊戲時原以為可以與現實世界脫離,但不進行花費的玩家付出的心血比起有能力付出金錢在遊戲上的玩家更多,卻仍相對弱勢;對應到角色秦得參的農民身分,為生產作物本身的一方,生活水平卻仰仗資方決定,似乎顯現了資本主義興盛下,金錢對於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始終存在著,也使得不同時代的問題得以一些共通點進行連結。

再者,是價值觀部分的探討。劇中一開始的僧人與諮詢者的爭辯,進行的是善惡與因果的討論,在這段呈現中,會有些令人迷惑,究竟此價值觀的探討與本劇有什麼連結?但隨著秦得參以及地主、巡警等角色出現後,便凸顯了其探討性。劇中秦得參的角色歷程一直屬於悲劇的集中點,首先在與地主商談租借土地的過程中,由於他想以種植在來米為生活方式,不願受到日本製糖會社的價格壟斷影響,卻因會社提供地主更高的價格而不能如願,以及劇中對應〈一桿稱仔〉的情境時,他殺警後自殺的部分,都使得我們會較傾向將秦德參視為善良的一方,而巡警和地主則是進行施暴及惡的一方──但本劇在〈一桿秤仔〉穿插劇情的尾聲時多加入了巡警的自白,論述到巡警僅是遵循定訂的法律行動,且與秦德參一樣擁有需要扶養及心愛的家人,而不願生命就此消逝,使得善惡的價值觀在此處反轉了。更重要的是,呼應到此劇的開頭處,善與惡真的有明定的界線嗎?是否因為每個人而有所不同?甚至,法律就是絕對的正義嗎?

直至演出的最後,醫生才終於回到醫生館與諮詢者和其他角色進行互動及討論,但此時的互動卻是極其簡單的問題回覆、事務處理,來顯現賴和身為醫者的高潔情操,而賴和的重要思想主軸早已在過程裡虛幻故事與現實的穿插中浮現及顯露。回到劇名《懸河醫生館》,比起醫者的懸壺濟世,更讓人體悟的是賴和作為文學家的口若懸河,以及對新文學運動的重大貢獻。

《懸河醫生館》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19/10/13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