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少女須知」:《少女須知(後)》觀後的思索
9月
07
2020
少女須知(後)(蘇品文提供/攝影羅慕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34次瀏覽

李宗興(專案評論人)


從一本近三十年前出版的二手書出發,蘇品文以女性主義為主軸,用了十年的時間,創作「少女須知」三部曲。無緣觀賞此系列前兩部作品,然而在前一晚觀賞的「鈕扣計畫」中,蘇品文談到三面台有別於一般鏡框式舞台,也是一種女性主義表演。從這句話理解,蘇品文所做的演出,就是挑戰一種既有的劇場想像與意義生產,簡而言之,就是挑戰一對一的、線性的、直接的連結,而《少女須知(後)》透過身體、動作以及隱喻,即呈現了此種多重的意義生產可能。

少女須知(後)(蘇品文提供/攝影羅慕昕))

作品中,蘇品文的身體混雜了性別的刻板印象。在入場時,蘇品文已躺在表演空間的木紋地板上,身著黑色工作褲、臉戴墨鏡,漂淡而顯黃白的長髮散開在地面,以一種隨意不拘小節的姿態迎接觀眾進場。然而當表演開始,蘇品文起身,熟練地用髮梳整理散亂的長髮,並綁成辮子。這種赤裸上身、從事勞力工作的服裝,對比梳髮、綁辮子等行為,挑戰了直覺式的角色性別詮釋。

「烹飪」是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想像之一,《少女須知(後)》即以此為主題,以具體又富含隱喻的表演行為挑戰了既定的性別概念。蘇品文如動手術般一絲不紊地戴上黑色矽膠手套,端詳了一下塑膠米杯,又決定改用有容量刻度的熱炒店玻璃酒杯,精準地測量米及水的份量,並不時確認《少女須知》一書上的文字,像是確認份量一般,同時卻又以蠻力掰斷扭碎木耳、豆莢、紅蘿蔔等食材,隨意地丟入電子鍋中。如理科實驗般的精準測量與透過蠻力扭斷食材,呈現出兩種對於男性的想像衝突:理性與隨性。然而蘇品文赤裸而展現出的女性身體特徵又對比於其使用蠻力時的肌肉線條,挑戰了既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讓人不停思索此作品的性別敘事:一個男性的靈魂裝在女性的身體中,閱讀著《少女須知》一書,學習以男性的方式烹飪?

當然,這個性別敘事不會在這個作品中成立,因為作品中出現的各種物件與行為往往帶有非線性的詮釋可能。例如「烹飪」在這個作品中,直接呈現了成為父權想像中的女性所必須的技能,同時也隱喻了少女成長的「成熟」。隨著烹飪的過程,蘇品文漸漸脫下黑色工作褲與黑色蕾絲內褲,呈現全裸的身體。按下電子鍋開關後,全裸的蘇品文爬上烹飪桌,以四肢撐在電子鍋上方,隨著電子鍋烹煮的時間推移,蘇品文逐漸開始扭動,從局部的小肌肉開始緊繃,慢慢擴大,像是身體內部的肌肉不斷緊繃而出力。隨著食物的熟成,肌肉張力不斷加強,伴隨著喘息與呻吟,像是生產時的子宮收縮、又像是性行為高潮時的器官肌肉筋攣。這個電子鍋烹飪的過程,暗示了父權想像中女性身體透過性行為與生產而來的成熟,然而這個專屬於女性經驗的「成熟」想像卻是男性難以想像的過程。以此複雜的非線性連結,《少女須知(後)》挑戰了父權對於女性經驗的想像。

當電子鍋飄出了炊飯的香味之際,蘇品文的汗水因用力而覆蓋其身體。若從父權對於女性身體氣味的想像詞「香汗淋漓」來思考,此處的「香」並非女性體味,而是生命能量來源的食材所散發的熟成香氣。而前段所述了女性生育或性行為,也可以連結此處食物所帶來的生命意涵,因此「香」與「汗」在此時組合出了不同於父權既定想像的嗅覺、視覺、觸覺連結。在《少女須知(後)》中,意義可以不斷地重組,不斷地重新被想像。

《少女須知(後)》的「後」暗示了三部曲的完結,但所產生的意義卻不斷綿延,就連寫作的當下,詮釋與意義依然不斷翻轉,而無法給出一個結論。但對沒看過前兩部作品的我來說,「後」可以解讀為「post-」,對於身為觀者的我來說,意義與詮釋產生於觀賞之後的不斷思考,因此《少女須知(後)》不是一個敘事的結尾,而是一個意義生產的開頭。

《少女須知(後)》

演出|蘇品文
時間|2020/08/31 16:30
地點|思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蘇品文的《少女須知》系列,用廿一世紀的視角回應上個世紀出版的同名書籍「《少女須知》一本教導女性如何做一位少女的『指南』」。⋯⋯如果每個時空都有一本女性指南,千禧年的台灣女性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潘洛均)
9月
22
2020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