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織的時空、事物與你我《消逝之島》
9月
28
2020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6次瀏覽
李宗興(專案評論人)

夏末的傍晚,黑壓壓的烏雲伴隨時不時的轟隆聲,為這一場社子島之旅拉開了序幕。當無法被編入作品也不能輕易重製的「天空」成為作品的一部份,地域限定的《消逝之島》便給予了觀眾傷感的詮釋方向。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為團址所在地區社子島製作的《消逝之島》,結合了南管、特技、觀眾參與和互動等元素,道出社子島的前世今生,也為社子島的住民們說出了在發展與懷鄉間糾結的惆悵。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地域限定創作的特色就是與表演空間的緊密結合,使得空間本身成為編創的要素。《消逝之島》由踩著高翹的政客角色,一邊拜票,一邊解說社子島的歷史與現況,帶著觀眾走過河堤,穿過橋下。踩高翹本身不僅是特技演出的元素,同時也因高於一般人的位置,使得政客一角也成為帶團導遊,能夠順利領著觀眾穿梭於社子島空間。政客角色、高蹺與導遊功能的結合,成功地讓觀眾接受到社子島居民在政治與經濟中的掙扎。

社子島的另一個特色,便是由錯落低矮建築所構成的複雜空間。裝置藝術家理羅 ‧ 紐(Leeroy New)以束線帶所結構出的可穿戴裝置,以不同的裝置結構,構築出社子島複雜的空間紋理,將這些可穿戴裝置套在身上移動的表演者,變成架起社子島空間的巨人,扛著或圓或方的空間在橋下行進,又或者是擠壓空間的怪獸,在街道上張牙舞爪地展示力量。此外,當觀眾穿梭小巷之中,懸掛在巷牆上的裝置,使得觀眾必須擠壓裝置才能通過,更讓觀眾感受到空間的壓迫感。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儘管馬戲團的特技表演,在《消逝之島》中並未直接地成為觀看的全部重心,卻在特定的時間點上扮演了不同的功能。從一開始撐著杆子、飛簷走壁的表演者帶著觀眾開始移動,在四層樓高的鴿舍前,表演者架起的疊羅漢,宛若成為鐵架所構築的鳥籠結構,到後面在橋下休閒設施上翻滾、移動、抬舉,讓人提心吊膽的特技表演,搭配謝明諺的薩克斯風演奏,在對岸燈火通明、高樓聳立的背景映襯中,反應了社子島的藍領底層生態。

除了動作與空間的結合,如上所述,聲音在《消逝之島》也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表演由曾薇熹現場南管演出開始,鄭各均則隨著演出場域移動時,將南管音樂以電子器材調動,呈現破碎而有距離感的背景音樂,讓觀眾遊走在社子島時,彷彿經歷舊時與現代的時光交錯,反映了因法令限制而無法開法,一直停留在舊式建築環境而經歷時間耗損的社子島空間。此外,當政客請觀眾拿起手上的水管一同敲打鼓譟,像是拜票遊街一般,透過互動讓觀眾融入了表演之中。鼓譟聲響,更吸引了路過民眾的注意,讓觀眾也成為被觀看的表演者。

在約莫一小時的演出中,FOCA成功將社子島化為劇場,讓觀者經歷時空的變化,進入劇場的幻境。儘管有別於一般概念中由表演者演出的表演,卻讓更多元素都成為表演的一部份,打開劇場更多的可能。這樣的作法在黑盒子劇場演出佔大多數的台灣,成為新的,並且是成功的嘗試。雖然因為元素眾多而有時會讓觀眾失焦,但演出團隊一開始便提醒觀眾,《消逝之島》沒有特定的觀看視角,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於是,我抬起頭看看灰暗的天空,看看燈光閃爍的河岸,看看發出新聞頻道聲響的電器行,看看慈制的花圈與禮儀服務的招牌,社子島的人、事、物,以及我,也都在表演之中了。

《消逝之島》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0/09/12 17:30
地點|社子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聚落變遷正面臨生命財產安全與文化保存傳承的三叉路口,綠燈以後,除了往左或往右,會不會有一條一樣通往家的選擇是連在地人也鮮少轉入的小徑,暨能貫通左邊也能繞至右邊?就像社子島既有的街道紋理一樣,富有活力與人情味。既然身體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外,有馬戲延展的可能,那麼除了翻天覆地的區段徵收,有沒有依循土地機能與使用經驗逐漸優化的選項?(楊智翔)
9月
17
2020
承接整部作品的脈絡,觀眾已經從不同距離,或參與、或體驗、或成為、或稍微理解了社子島。這樣的經驗本身,在日常氛圍底下,亦將成為社子島的血肉。因此,當作品問著我們是誰?我們身在何方?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同時,它也叩問著所有觀眾。(張敦智)
9月
16
2020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