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土地重生/聲的喟嘆《消逝之島》
9月
17
2020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0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不曉得有多少人與我一樣,在此之前,未曾踏上社子島,也未曾觀賞去年同名之作。【1】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菲律賓藝術家理羅‧紐(Leeroy New)合作共創的《消逝之島》成為一把鑰匙,開啟這群人親臨這片土地的契機。進入後將會察覺,這座島嶼所要談論的消逝,似乎比起觀演過程實際走過的空間更為宏觀;或者可說,作品雖從社子島出發,卻飛快地導引觀眾走入了人與環境結構最純粹的關係裡,穿透詰辯,直搗問題癥結。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開運神機妙算」斗大寫在集合地點宮廟旁,對於世居禁限建已五十年的社子島居民而言,今年修正通過的細部開發計畫【2】是否已給予未來一個開運的機會,似乎連神祇也未必能給出眾人皆滿意的答覆;於此展開消逝之旅,是迎向尚未明朗的未來抑或回顧眾聲嘈雜的分裂傷痕?想來格外令人嘆息。宮廟正對面的破舊戲臺上,若有似無地發出三弦與二胡樂聲,伴隨女子無奈地哀吟,乘載於空間記憶的夜弄土地公【3】殘影藉聲召喚登場。兩名表演者擺弄兩桿綠棍,宛如習俗中的抬轎者僅著短褲,時而搖曳、高蹬、飛踢,又極似廟埕正在玩耍的孩童倏忽移動張望。他們劃開空間界線,蹬起橫走於立牆,領著一行人走入巷弄,同時也自土地記憶走入了當代馬戲的跨域範疇。

穿梭、繞行於道路窄巷的過程,可見沿路居民因聽聞聲響而探出門外,或跟隨、或遠望、或談論參與。周邊並未見任何商店、機關、診所或公共設施,僅有幾家仍高掛菸酒公賣局鐵牌的舊式雜貨鋪,顯然這條路線可能多是住家,也因此走著走著不禁感受起「家」的身體感。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條自己才熟悉的回家的路,一條藉由反覆往返而適應的移動途徑。就算家的定義、所在、路徑對於眾人而言有所不同,渴望回家的欲求卻極其相似,那是習慣而成自然的身體感知。走在那條路上,身體的反應你會知道,這就是即將回到家的感覺,正在靠近一種被全然地安全感所包覆、能放心一夜好眠的場所。然而,不只構築一幢家屋需要時間,適應回家的路更需要時間的堆疊。其中,以此路為核心,所輻射的關於鄰里關係、社群機能、風俗信仰等空間感知與地方感的認同,更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沉積與作用,以將眾人身體力行的回家之路聚合,賦予一方土地得以昇華成為心靈上共通的「家鄉」。

踩在別人的家鄉上,我們這群拔得頭籌的過客【4】該期望帶走什麼?當代馬戲在跨域創作裡,提供了怎樣的社會關注與介入?觀眾除了被娛樂,還能被如何?一切我想回到購票那一刻談起。官網上演出場地寫明:社子島(集合點詳見票面資訊)。依著票面抵達現場便會發覺,倘若未購得票券但能獲知集合處,似乎默默跟隨也能觀賞演出。換句話說,演出過程路過的任何人想一起行走觀看應該也不會被排除。儘管所有票券快速售罄,我所觀賞的場次並無任何這樣的外地觀眾,僅有少許沿路跟上的居民與小孩。此現象凸顯著一種現實:此島非島、有路有橋,居於都會,卻也無須阻隔展演,因為空間本身即具有高度封閉性。觀眾被吸引/擺置於此,期待體驗奇觀化的身體表現,但究竟是誰奇觀?

奇幻的一景,在一處古厝前發生。幾位表演者揉捏喝完的寶特瓶,接著身體與其牽引,瓶如何扭、拋、聚,體便會跟著動靜。而後將瓶轉為接點,以身體相異的部位與觀眾相連,我是其中一位。為了維持接點不讓瓶落於地面,身體於是必須扭動。靜止當下,我看著古厝前一棟不小的三層鴿舍裡數不清的鴿子的眼神,牠們擺頭、振翅,無法自由高飛的心情,稍早於同一現場表演者不斷互相支持高舉又反覆翻落的動作,似乎略曾瞥見。那麼牠是否正反應或警醒著,扭曲如我所身處的地方,正宛如牠所世居的鐵籠?我異樣的外觀來自於用完即棄的塑膠瓶,會以這樣的姿態被動物觀看,誰更加慘澹?回神,我注意到不只是鴿子,其他觀眾、巷口居民也都在注視,空間中的奇觀主體顯然除了表演者外,觀眾個體也是其一。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從置身事外的邊走邊看、被奇觀化,到意識進入空間議題的更迭歷程,《消逝之島》時而將觀眾懸置,又時而促進觀眾落地,且並不滿足於以馬戲身體作為中介角色後,僅僅帶來娛樂性體驗或煙花式效果。整趟漫遊思慮縝密,十足展現了對跨域的企圖與成效。一個地方的開發、創生與歷史糾葛,難以透過一個單一作品的介入便盡善盡美的呈現,然而妥善點出並合宜的詮釋空間記憶,未說盡的空缺依舊能在移動的意識裡,透過眼神捕捉的光景,自然產出蒙太奇的效果。

舉例而言,運用理羅‧紐(Leeroy New)所製作的結構鑲嵌於窄巷內,安排觀眾必須想盡辦法破壞直立式移動的習慣來穿越(不時還會卡在結構上,但結構材質富有彈性又會不斷被絆住),在藏有多處聲音設計黃思農所布局的縱深長巷裡,可能在雜物堆中聽見似地方報導的新聞、也可能在破敗的椅子附近聽見不甚清晰的談話。不經意有幾位表演者逆行擦肩迎面高速衝過。走出巷弄豁然開朗之際,遠方出現一位踩高蹺的「候選人」,他領著所有人手持水管,變換速度敲擊節奏。那群橫衝直撞的表演者出現在成片鐵皮廠房一隅被我們圍繞著,我們越是賣命敲打水管,他們也朝著鐵皮更加用力製造更多層噪音,以及混亂的身體躁動、翻躍。之所以稱其為候選人,來自於接下來一大段台詞。他帶領大家走上防洪高堤,細數社子島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卻有著兩個里、三間學校、很多熱鬧的廟宇活動,以及保存良好的生態環境,距離士林夜市也不遠,要是投給他,他一定會讓這裡更好。於是要大家將手上的水管圈起,向底下河床邊的表演者投擲圈圈……。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一連串的現地創作,使在地居住的真實困境透過裝置的趣味性從作品中釋放,輔以難於找尋的聲響裝置隱匿創作的痕跡,還聲音於空間,將觀者身體經驗嵌入,而真實情緒的疊覆與擴延則來自衝撞者製造的驚嚇恐懼。當一切就緒,我們已不只是我們以後,安排一位說書人準備陌生化這一切,他既有角色又沒有角色,幽默口吻的背後,盡是令人黯然神傷的體悟:這裡的好,只有在地人明白;這裡的需求,也只有在地人理會。透過當代馬戲的身體創作解構公共空間的「正常」使用,暴露正常與否的居住正義問題,並維持一段距離提供觀眾臆測、想像、拼接,靈活感受場域在鑲嵌創作以後的問題意識,清楚呈現本作導演暨動作設計李宗軒所探問的核心:一旦聚落消失了,文化要如何傳承?【5】

當站上洲美快速道路橋墩下基隆河邊高堤,可見一位表演者立於岸邊舉起水管,向對岸遠方正在興蓋中的大樓凝望。當踏回社子島土地上,於消防隊旁空地,可見三位表演者困於扭曲變形的立方結構裡,身體歪斜、傾倒、凝固。如果聚落變遷正面臨生命財產安全與文化保存傳承的三叉路口,綠燈以後,除了往左或往右,會不會有一條一樣通往家的選擇是連在地人也鮮少轉入的小徑,暨能貫通左邊也能繞至右邊?就像社子島既有的街道紋理一樣,富有活力與人情味。既然身體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外,有馬戲延展的可能,那麼除了翻天覆地的區段徵收,有沒有依循土地機能與使用經驗逐漸優化的選項?

帶著懸念,來到橋體接合土地的扁壓褶間,拋擲空中的火棍之光捎來嘉年華式的結尾慶賀。在兩輛砂石車於眼簾經過後,包含三弦、二胡、薩克斯風、電吉他與效果器等樂聲,混雜更加巨大的各式奇幻方體、錐體、畸圓體等彈性結構,眾生/聲皆歡快的旋/懸於時空以外的畸零摺間裡。這一刻,一路的喟嘆告一段落,從開場飄著小雨,到謝幕時陽光照滿大地,我感覺到島嶼正在浮出水面,土地的氣息正順著眼前這群表演者身體的汗液,露出生命的光澤。回過頭想,身為觀眾該期望帶走什麼?眼前地面上一道鋒利的陽光切痕正回應著:該期待的,是土地長出來的溫度,在這裡,就有很多。

作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成團十週年鉅獻作品,《消逝之島》將社子島居民的處境延伸談論至人如何與土地互動而形構出「家」的空間百態,不落入無盡的控訴迴圈,反而呈現出「島」的可能性、開放性、包容性及人情溫度。結尾令人動容,眾聲喧嘩,卻生機盎然。

註釋

1、本作品於去年(2019)臺北藝術節共想吧系列節目露面,當時規劃為兩場次各三十分鐘,同名之免費索票演出,今年為延續之完整版作品,創作概念相同,集合地點與移動路線則有所不同。其構想更早於2018年亞當計畫,以《消逝之島的眾靈》於「新作探索」單元進行初步呈現。

2、延宕多年的社子島開發計畫,於柯文哲市長任內再次提出新方案,2016年2月底進行實體及i-Voting線上投票,最終選出「生態社子島」一案成為開發走向,都市計畫書於同年6月26日經內政部審議修正通過。今年(2020)4月23日進一步經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修正通過細部計畫書。內容參考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公告消息:https://www.udd.gov.taipei/events/fhqekzq-10548(檢索日期:2020/09/14)。

3、每年固定於元宵夜舉行的夜弄土地公活動,是社子島傳承已逾百年的在地習俗,緊繫著在地居民長久以來所培養的聚落情感與社群網絡。然而,近年來因社會變遷、環保意識與土地開發等議題,正即刻面臨文資保存的問題尚待討論。相關內容與畫面可參考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897集〈社子夜弄土地公〉節目:https://reurl.cc/N6GxEk(檢索日期:2020/09/14)。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演出節目單提及,排練期間曾參與該習俗活動,成為創作素材之一。

4、依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官方粉絲頁今年6月19日貼文所示,本節目在2020年臺北藝術節的7個場次票券,於開賣後不到1小時即已全數完售,參考網址:https://reurl.cc/v1mK61(檢索日期:2020/09/14)。

5、參考演出節目單,頁5:https://reurl.cc/9X1Qld(檢索日期:2020/09/14)。

《消逝之島》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0/09/13 11:00
地點|社子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約莫一小時的演出中,FOCA成功將社子島化為劇場,讓觀者經歷時空的變化,進入劇場的幻境。儘管有別於一般概念中由表演者演出的表演,卻讓更多元素都成為表演的一部份,打開劇場更多的可能。(李宗興)
9月
28
2020
承接整部作品的脈絡,觀眾已經從不同距離,或參與、或體驗、或成為、或稍微理解了社子島。這樣的經驗本身,在日常氛圍底下,亦將成為社子島的血肉。因此,當作品問著我們是誰?我們身在何方?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同時,它也叩問著所有觀眾。(張敦智)
9月
16
2020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