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歷史與人文地理的景觀與體驗化《消逝之島》
9月
16
2020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4次瀏覽
張敦智(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順天宮對面老舊建築的二樓,面對廣場那面牆消失了,一名女子坐在其中,對著觀眾唱起歌來。這是作品開場,態度自然、悠遊,盡可能使一切平常化。接下來所有段落,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運用馬戲身體,加上獨特音樂,轉化社子島當地的歷史與人文地理,將所有不可見的地方身世,轉化為可見,並且呈現給觀眾。

開場平淡、生活化這樣的作品態度,一以貫之地出現在整部作品當中。這樣的選擇,或可歸因於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創作基地生根於社子島。因此,作品並沒有選擇將社子島「他者化」的路徑,將其作為一種特殊產物,來模仿與呈現。娓娓道來的語氣,邀請著觀眾透過步行,在演出過程,短暫地,成為社子島的一份子。與其說《消逝之島》在談論社子島,不如說是它從創作初衷萌生之前,本身就已經是社子島組成的部分;於是,當作品漸漸成形,實際上它更是社子島的變形──是一隻從社子島身體裡長出來的觸手,透過身體語言演示著自身。

誠然如此,作品脈絡並不是那麼好進入。結構上,如果將女子吟唱視之為作品的序,表現出基本定位與態度,則作品第一個段落中,兩名表演者自廣場角落現身,不斷以長竿撐地、跳躍,以及兩人共同持竿,做出如抬轎般擺盪的動作,語言上較難直接與社子島直接產生連結。接下來,越來越多表演者出現,他們拋接裝水的寶特瓶,並且各自將水倒在地上,圍繞自己畫出一個圓,大概從這個節點起,事前看過節目單或部分觀眾,或能開始對表演語言的運用有跡可循。因為社子島與水有很深的淵源,除了它本身三面環河的地理景觀外,根據本次製作人余岱融在節目單中介紹,1959年起畢莉颱風、波密拉颱風等都造成台灣北部巨大的災情,而社子島則於1970年起正式被規劃為禁建洪氾區。將此知識背景與現場表演相互聯想,已經可以感受到作品如何透過表演者身體「可視化」社子島的身世。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從這邊起,可注意的元素之一是作品中的服裝。表演者在開場以長竿撐地、跳躍的段落全都赤裸上身,而在灑水、拋接寶特瓶的段落則穿起了休閒襯衫。從比較能進入脈絡理解的第二個段落往回推,似乎可以由此解讀出第一段落,代表著社子島在面臨1959年起颱風災情以前,可能的、活躍的、相對原始的身世。而當「島」的困境被看見,此時的島也已經被人類文明所代言。「島」面臨的困境,追根究底,其實是身在其上的人所面臨的困境。因此表演者也穿上休閒襯衫,代表了文明的介入。這樣細膩的轉譯,讓整齣作品有更加耐人尋味的空間。

水的意象自此長時間出現在作品,包括接下來段落從鴿舍走下來的表演者,身穿全白隔離衣,沿途不斷對著所有房舍、植栽、垃圾、甚至觀眾灑水。隔離衣的意象本身,代表了不屬於這裡的入侵者,它是颱風、是水患,並且無差別地降臨在所有事物身上,因此無論是垃圾或步行於社子島上的觀眾,無一倖免。後來,這名表演者跨上機車離去,機車特地選擇了無聲的gogoro,讓其離場比出場更快速,卻同樣悄然。筆者以為,那幅身穿隔離衣者瀟灑離去的畫面絕美,它以詩意的語言,轉譯出了大自然的無常。靜悄悄地來,又一陣風地去。無可捉摸,亦無可追蹤。殘酷又淡然。

很長一段時間,觀眾隨著表演者步行著,沿途皆不時有音樂與聲響從四周傳出。其中令人記憶深刻環節之一,是眾人必須一一穿越狹長窄巷,巷子裡安置著由創作團隊由白色鐵絲製成的裝置,所有人必須用手去撥弄、把腳抬高,方可穿越。此處觀眾身體與演出的關係格外密切,除了以步行方式參與演出,本身就帶有主動參與的意味;若承上所述,將表演團隊視為社子島上長出的一隻獨特觸手,那麼這些白色鐵絲所製成的裝置,則在在象徵某種在地產物與可能輪廓。如同社子島居民相較於士林區與其他市中心地區,必須孤獨地面對挑戰,在此,作品透過路徑與裝置的設計,藉由觀眾的身體,翻譯並使所有人體驗出了這樣的處境。狹長窄巷裡觀眾完全沒有並排的餘地,每個人必須魚貫、孤獨地面對挑戰,阻礙當前,只有成功這個唯一選項,日常氛圍下,那內在的意義,卻彷彿一場生命的豪賭與壯遊了。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除此之外,接下來其他段落也可見對於觀眾要以何種程度、方式參與和介入作品,作品始終具有高度意識,並成功做出細膩區別。舉例而言,後來出現的穿西裝、踩高蹺表演者,發放了灰色塑膠水管給觀眾們,並且鼓吹大家一起摩擦、敲打它,甚至把它當作夜市套圈圈遊戲的塑膠環,對著河邊的其他表演者們丟擲。這跟在狹窄巷弄裡穿過障礙物有所不同,後者情境裡,觀眾是沒有選擇的,就像社子島居民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例如:水患、或當地沒有任何診所跟醫院)無可選擇;但在西裝男子所鼓勵大家一同摩擦、敲打塑膠水管,或以其進行遊戲等橋段,要不要跟隨他的指令,選擇權則在觀眾手上,如同身為社子島居民,仍然還是有些餘地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居住在怎樣的社子島上。在此必須要重複點出,作品對於服裝的選擇確有巧思。無論是穿休閒襯衫、或赤裸上身,以及似乎象徵政客的男子身著西裝,都具有明確的符號定位。

然而,西裝男子的定位卻稍嫌模糊。他以最直白的方式將社子島的身世介紹給觀眾,訴說歷史;同時又鼓吹所有人以塑膠水管起鬨,甚至要大家如玩大地遊戲般去套住目標。隨後又有台詞扼腕地呼籲:「多看看現在的社子島吧!以後可能就不是長這樣了。」他究竟是誰?既是導覽員,又是政客,又直白地訴說創作者的心聲。在全作所有元素都非常細膩分配、佈置的條件下,這樣的設計,相較之下,可以說是稍嫌突兀了。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消逝之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戲的最後,結束在承德橋下巨大廣場,表演者或以火舞、或穿戴白色鐵絲所構成的裝置(他們的造型分別像:水滴、塔、方形、圓錐,其中水滴的意象特別鮮明)舞動著,高蹺男則隨後加入,音樂漸漸激昂,無論空間或音樂的選擇,似乎都在將觀眾拋入更大的問題意識當中。在平坦、空曠的橋下,迴音繚繞、不斷折射著,作品中的身體與聲響,在表現社子島的同時也像在問著,要如何定義這是哪裡?透過歷史、透過地理、透過不同視角與態度?我們又是誰?我們應該要去到怎樣的未來之中?作品成功地拋出了問題,如余岱融在節目單文章尾聲所說:「剩下的,交給你們(欣賞、評斷、決定、反應、行動……)了,親愛的觀眾、 親愛的市民、親愛的人類們。 」

承接整部作品的脈絡,觀眾已經從不同距離,或參與、或體驗、或成為、或稍微理解了社子島。這樣的經驗本身,在日常氛圍底下,亦將成為社子島的血肉。因此,當作品問著我們是誰?我們身在何方?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同時,它也叩問著所有觀眾。這樣的問題,罕見地既私密,也公共,因為觀眾除了是自己,也短暫參與了社子島的身世。那宛如提問的巨大場景裡,無論從意圖或美學層次來看,它都為社子島劃下了一個十分完整的逗號,也給了作品動人的結局。製作人心心想念「要如何讓這個作品不但反映,更能折射出人類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的生存樣態?」在這此製作裡,或許不用太擔心。

《消逝之島》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0/09/12 11:00
地點|社子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約莫一小時的演出中,FOCA成功將社子島化為劇場,讓觀者經歷時空的變化,進入劇場的幻境。儘管有別於一般概念中由表演者演出的表演,卻讓更多元素都成為表演的一部份,打開劇場更多的可能。(李宗興)
9月
28
2020
如果聚落變遷正面臨生命財產安全與文化保存傳承的三叉路口,綠燈以後,除了往左或往右,會不會有一條一樣通往家的選擇是連在地人也鮮少轉入的小徑,暨能貫通左邊也能繞至右邊?就像社子島既有的街道紋理一樣,富有活力與人情味。既然身體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外,有馬戲延展的可能,那麼除了翻天覆地的區段徵收,有沒有依循土地機能與使用經驗逐漸優化的選項?(楊智翔)
9月
17
2020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