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的美麗想像《長大的那一天》
5月
07
2013
長大的那一天(飛人集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1次瀏覽
湛茂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長大的那一天》為飛人集社與法國東西社合作之【一睡一醒之間】系列第二部曲,試圖以真人、戲偶、音樂、光影為媒介,從一對青梅竹馬的歷險出發,探討人們或多或少經歷過的成長焦慮及性別意識等議題。雖說宣傳強調「小孩也可以看」,但從成長的主題、演員試圖貼近兒童的稚氣話語與嗓音及幻想童話性質的題材,觀眾族群明顯鎖定於兒童,實際上現場觀眾確以親子為主;既為兒童所作,劇作意念是否達到成功傳達的目的?還是創作者的自我滿足與觀眾的走馬看花?

本劇利用多元媒材創造出一個超越現實與年齡的想像世界,繪本式的視覺設計,加以平面投影與立體偶劇的表現手法相互穿插,擺脫了單調形式,表現出創作者理解孩童開闊的心靈,足以接受各種可能性的細膩心思。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的「刮畫」風格影戲,塑造出魔幻森林與粗獷美人魚海裡悠遊受誘、魔柵圍困主角等奇幻世界,投影本身亦具備運鏡遠近與特寫的效果,使觀眾得以有更立體的動態視覺與身歷其境的感受,彌補實物的人與偶無法近距離欣賞及充分突顯環境營造上的缺憾。音樂設計亦足富巧思,運用各種形式來源的樂器強化詩意與魔幻夢境式的氛圍,但或許因此次非現場演奏,影響力稍稍趨弱。另外,主要演員既操偶亦扮偶:鳥人與雙性人由真人扮演,與手偶對比之下,大尺寸與獨特的造型個性具現了想像,反而使主角趨於較虛幻的存在,是全劇呈現較為奇特的部份。

雖說故事題材生動而有童趣,台詞形塑、劇情選擇、佈局卻悄悄成為意念傳達的一抹陰影。言語上,許多明顯刻意為逗樂孩童的語句,在演員演出時並未達到預期娛樂的效果,呈現小孩冷靜、大人無言的尷尬沉默;劇情佈局上,短短五十分鐘的演出時間,劇初步調緩慢、似為表現小倆口的稚氣互動與尋找動機,而略顯冗長無味;中間三段探險的橋段雖各自完整而獨立,合併演出時反而無法呈現連貫主題,造成一種為了取得寶物,最後利用它們逃離森林之王之手段的錯覺;劇末富含詩意,但因前面劇情的情感累積不足,令人有種戛然而止的失落感。此外,劇中被懲罰而被施魔法的鳥人、雙面性別的雙面人、以幼童形象出現的森林之王,他們的出現到最後亦並未達到任何突破性的意義,僅是提供魔幻形象與樂趣的容器,宛如虛擬遊戲中協助破關的腳色及最後的魔王,僅提點出約略的方向概念而缺乏意涵的深化,是一大缺憾。

變化無窮、形式新穎的視覺效果,總是能吸引兒童的目光與馳騁的想像;對觀眾(兒童)拋出各式成長議題的思考,亦足見創作者開闊的創作態度,但當每一概念的主體各成方圓,加以精彩的視覺饗宴,是否因此分散了傳達訊息的力量?雖說以開放孩童思考空間為目的,但若議題過於隱晦遙遠而無法傳達完全,該如何激起觀者的動力? 這些問題或許值得創作者用心推敲。

《長大的那一天》

演出|飛人集社
時間|2013/04/12 19: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戲的父母親這時會理解地一笑,「等到長大的那一天就知道了」不就是大人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一萬個為什麼,而沒法立刻找到解答時的完美解套。但是劇場裡的故事可不會就此打住!(羅家玉)
11月
12
2014
飛人試圖在眾聲喧嘩的人生百態中,擷取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典故,以多重隱喻的手法來形塑群體共同記憶的熔爐。大量地運用光影、戲偶、人影偶、燈光和音樂的轉場設計,串起不同時空裡令人陶醉與感傷的戲劇氛圍。(李美芳)
5月
07
2013
各式戲偶角色的對話,悄悄靈活地擴大戲劇展延的空間,即使嘴巴上說的是詩情聳動,但舞台上發聲的人是戲偶──隱藏版的兒童,打破成人慣性思維的態勢,也打通了兒童對於成長的變幻莫測的不能理解的任督二脈。(一朵云)
5月
03
2013
小小觀眾對著出神入化的光影美學讚嘆不已,一般的成人觀眾是否可以藉此回想起成長中所遺忘的感動,或是喚起某些失落的純真?如何讓本劇涉及的生命課題:成長必經的跌跌撞撞,進一步轉化為親子互動或師生課堂討論的重點?(蔡明璇)
5月
03
2013
透過偶與人建構出有別於一般兒童劇慣有喧鬧、華麗的表現方式,嘗試以簡單、隱喻的敘事,淡化伴隨成長而來的各種憂慮,雖產生出富含詩意的獨特表演風格,卻稍嫌平淡,且延宕的演出節奏拉去了故事原本具有的輕快感。(吳宛錚)
4月
30
2013
由於情感未能隨故事進展累積,顯得每個段落的情調相似,意義輕重難分,也造成節奏上的缺乏變化。只留下詩意與美感──當然,這已勝過多數的台灣兒童劇製作,但是,這顯然有話要說的作品,卻因說得不清不楚,而仍然停留在封閉式的寓言情境中。(鴻鴻)
8月
21
2012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