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流轉,情慾之潭《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
11月
23
2021
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國光劇團提供/攝影陳伯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5次瀏覽

葉霑(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19年國光劇團推出《費特兒》,以京劇結合南管、現代舞演繹希臘神話。而兩年後,國光劇團修改演員編制,結合偶戲、電音及投影,再次推出《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對比起前者幽微冷惻的風格,《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勾勒出一位瘋狂烈愛的王后,角色之間也多出許多火花迸射的對手戲。本文從舞台、表演、跨界、抒情性等多重角度切入討論,試析全劇旨意。

舞台:幽微的窺視

文武場移至舞台右後方,以恰似垂簾、又似欄杆的直條景片區隔。此空間不僅是樂隊所在,作為旁白敘事的歌隊,或是角色私下活動時亦利用這個半掩半露的獨特空間,傳達出奇異的「窺視」氛圍:是旁白歌隊對王后內心情慾世界的窺視,也是劇情之外(文武場)對舞台的窺視(恰恰反映了觀眾對此劇的窺視),同時也是角色之間相互躲藏、無法直接交流的猜忌窺探。

而轉至後半段,此布景更發揮了具象監牢和精神監牢二重的象徵意涵,既鎖住慘遭剜目的王子,也綁住為情所困的王后,同時延伸隱喻著族群、倫理、立場、歷史等多重捆縛人類的意識價值,直指現實的荒謬殘酷,和每一位受影響的角色之無奈。

舞台左側則始終投影漣漪般的水紋暗影,既是王后初出場時冰冷的幽冥之境,亦是她受到一封封窈娘書信(及《費特兒》一書)刺激,漸日擴散生發的層層情思與幻夢。而正如漣漪飄忽又不自生的特質一般,王后情慾的真實性、自發性令人起疑。不僅因為她是透過窈娘之眼(而非自己親身體驗)窺視王子熱烈的性與愛才引動遐思,也因為她對王子的執著總來源於夢境幻象,對禁忌情感的寬容處理則來自《費特兒》傳說故事。

王后究竟是基於什麼基礎才迷戀王子以致身不自持?究竟是因為何種動機才放任情慾滋長噴勃?沒有深刻原因的情愛根苗為何竟能引發一波波不可收拾的人倫悲劇?全劇有意思的反覆玩味多種人類情感的真與幻,親情、愛情、族裔之愛,君臣之情甚至對自身生命的戀慕;既以「三百六十五個月暗暝」的時間之長,說明情感的深刻,又以進讒、誣陷、剜目、逼勒等種種自私行為映照出情感的雜染不純、虛假不實。與《牡丹亭》杜麗娘、〈活捉〉閻惜嬌不同,王后雖然因夢動情,雖然手勒愛人,但所有主動的作為都受制於無明意識,說她是朝風族的傀儡,不如說她更是生命的傀儡,尋情絲而動,隨世水沉浮,終究難以掌握一己的人生。

身段、砌末與抒情性

從起始到結束,全劇多低伏在地的動作,與傳統戲曲迥然不同,甚至王后的出場便是由蹲伏而緩緩起身,增強了全劇角色受制而壓抑的感受——不論是王后以肉體美色服侍大王,或是王子倒臥監獄、侍女蹲伏在地陪伴東宮,透過低重心的身段表現,隱藏而繾綣的慾望、思緒露而不彰,低迴而叫人玩味。而角色之間肢體大量的接觸(如夢中王子與王后手臂廝磨的調情、大王與王后在后殿中的歡愛、歌隊與王后的走位組合)、極度脫出禮法的身體(大王在后殿尋歡時大張且高舉在榻上的腿腳、王后低坐於大王兩腿之間向上高舉的裸足、象徵王子床事勇猛的裸體背肌)都使全劇處在極度抒情/慾的豔冶氛圍中。

棍的使用貫通全劇,自首至尾,棍出現在王后的內心世界、夢境、自我對話中。乍觀之時,不禁覺得棍是過於冷硬的砌末,有點妨礙夢境中扭繞的身段。然而棍作為王后與王子間的界線、王后夢境中感受到的壓迫,甚至王后賴以支撐渡過幽冥之河的工具,其兼具支撐力卻又切割分明的冷硬特質實在非常合適。夢境中,三支紅棍各框成一個三角形,分別框住王子與王后,兩人極度接近卻又難以跨越界線,顯示了王后對這段禁忌之戀的想像;而框架二者的棍若是人倫、族裔、立場之界線,卻也同時是支撐王后渡過冰冷之境的重要憑依,因此棍的框限其實也提供了王后生存於世的判斷基礎;又,棍在王子死後糾纏不休的夢境中,成為扼住王后喉頭的良心壓力,既甜美又痛苦,叫人窒息。

戲曲兼具敘事與抒情兩種特性,《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劇幅短小,以王后內心狂亂扭曲的幻想為主要場景,故抒情遠重於敘事。而全女性的製作團隊為女性王后打造出一個陰性抒情空間,其中男性逐漸虛化:大王最後僅以戲服出場(當然主要是為讓大王、王子能同台對質而做的權宜之計)、東宮是偶、王子是承接王后情感的肉身容器。反觀女性的權力則張揚粗暴:王后自己對王子產生愛戀,又在第一時間選擇傷臉陷害王子;侍女陪侍/指導王后、誘使東宮打擊王子內心純淨的手足回憶;窈娘從未現身卻透過書寫引逗王后生情,甚至最後構陷王子的罪證亦是信中所書文字;而遠方面目模糊的費特兒,更是東方王后遙遙相對的心靈知己、情慾楷模——全劇女性的影響力宛如層層漣漪,方向不同卻相互引動,最終掀起滔天波瀾。那私密的三百六十五個陰陽相轉夢寐時分,產生的影響早已滲透整個霸下王朝,終於撼動兩大族裔千百年來相爭相奪之局。正因為這份情慾發生的莫名所以,被撼動的國勢亦顯得脆弱荒謬,進一步再次反襯出女性情慾的爆破能量其大其深。然而最終王后入獄想了斷情根時,王子指控王后以告白設局,瞬間自根本消解了這份足以撼動天下的情慾,引人思考是否當情慾不被回應時就是虛空不存?

偶戲和異質語言的跨界

戴君芳導演本就擅長蒙太奇片段性的敘事轉接,而趙雪君編劇筆法亦是輕靈跳躍。故此劇以點狀方式散開,跨界的藝術形式初始顯得零散,但每一個小點漸次串聯,在全劇走完時兜整成一部匠心獨具的跨界拼貼作品。如偶戲東宮,開始出現時略顯尷尬,但巧妙的運用揹騎、舉抱等成人會對幼童做的動作,使人戲與偶戲相融(唯東宮配音實在過於成熟,較不具說服力);而偶戲的這條線又複現於侍女聲聲逼令王后擔負嘲風王女重責之場,模擬提絲姿勢,拉起受到王子打擊而趴服在地的王后。兩相對比之下,不論是王后或是東宮,二人身為王族之後的傀儡身分昭然若揭,再延伸至庶子王子,則更是不證自明。

而泉州話、客家話等異質語言的出現,因為質地不同、用詞相異,所以接換之間不免場面生硬。但好在除了王后在告白前與歌隊對話段落較為不平衡外,其他部分主要用於歌隊揭露王后心境的旁白。王后本是嘲風族人,內心聲音不似平日在霸下朝廷的發聲也十分在理,故不致於出戲。又,丑角侍女也時常把玩不同語言的表達,但因為天生行當之利,所以融合得十分自然。並且除了詼諧幽默,丑角運用異質的語言拓寬一個角色的單一敘事,充當起說書人的銜接功能,使敘事線更流暢俐落。(2019年版本以花旦為侍女行當,亦權作說書人,但顯然丑角的誇張更為合適。)

整體來說,此劇在拼接不同種類藝術的界線時,找到了很不錯的包裝形式,使所跨之界在文本中有了深化的意義,相互碰撞終成一片瀲灩漣漪。

《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1/11/14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若離開純粹血統的思維,遠離領域疆界的明確性,我們又該如何定義自身?2021年《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的創作,從戲劇文本、服裝舞台設計、身段舞蹈、聲腔音樂的使用等面向,都展現出國光團隊在全球化與藝術科技日益交合的環境間,對於京劇本質及與多元媒材互動間的身分定位課題進行思考。(林嘉瑋)
11月
30
2021
但是正因為這種將夢中情境帶入現實中的強行解讀(就是一切來自腦補),讓現代觀眾(譬如我)有種看到恐怖情人的驚悚感,而無法對於女主角費特兒的癡情苦戀感到同情,只有頭皮發麻的感覺。(吳依屏)
11月
19
2021
原本的一體兩面,可以通過觀眾看到同一個演員的視覺呈現,直觀而快速的將兩個角色所抱持的觀點,結合到王后一人身上,更能表現出她的掙扎。當兩者被拆分後,尤其是侍女完全採用了丑角的表演方式,反而產生了兩個角色的背離,完全將王后人生中政治的、母族的一面抽離出來,將王后拍死在了情慾的框架中。這樣的王后表現出了極其扁平化的人物性格——可以說,王后完全沉溺在自己的性幻想中。(王逸如)
11月
19
2021
然而,如開頭所述,本劇要說一個簡單的故事,因而本劇在情欲母題、性別書寫上是否缺少可辯證的空間?反而更著重於其雙重性的表現形式。當然,我也很欣賞劇作家減去多餘頭緒,並未將故事蔓生至氏族消解或終得報償云云,尤其喜愛那意味深長的結尾。(謝雲陞)
11月
19
2021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