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伶(社會人士)
《巧計奪美》改編自民戲《風流王子》。由編劇江佩玲、牧非重整幕表架構。劇情描述女主角女扮男裝頂替哥哥出使蒙古國,不料蒙古王子鐵木汗一見傾心,愛上喬裝後的女主角林勝男,懷疑起自身性向之餘,展開一連串性別確認。最後,蒙古王子為愛遠赴中原,展開一場愛情保衛戰。
《巧計奪美》說著一名女子嘗試實踐自我價值,遇見愛情之後,就放下自我走進愛情(甚至家庭)的「圓滿故事」。這是一齣成功喜劇,從人物設定就能察覺,劇中多數人物都有明確的單一目標。比方說:鐵木汗儒雅喜文熱衷中原文化。二王子鐵支路是陰柔男同志。敏敏郡主熱情奔放勇敢求愛。勝男則希望克服女身有所作為。目標明確的人物,讓喜劇條件一扭轉矛盾就即刻成立。像是鐵木汗愛上反串的勝男而陷入自我懷疑;鐵支路受制於性別認同,選擇以陰柔特質自嘲娛人;勝男對自由的嚮往與矛盾;敏敏郡主渴望愛情降臨,她展現的急切。這些行為軌跡讓所有角色自相矛盾又彼此牽引,碰撞出一個個爆點砌成喜劇的笑意基本盤。
大笑之後,我想討論的是—當代觀眾眼中再平常不過的性別光譜,為什麼不見容於劇情?反動情節在男主角發現自己並非男同志之後展現的喜悅達到高峰。另外,劇中敏敏郡主反覆用「疾病」揶揄鐵支路的陰柔特質,如此設定或許反映了民戲原著的時代背景和改編時的社會形貌。也顯示出《巧計奪美》潛藏著家庭倫理的強力規訓,角色行為動機多數高舉著家庭價值。比方說:一開場女主角勝男為避免家庭受難頂替哥哥出使,再到直男鐵木汗極度抗拒染上任何同志症狀都是。因此,同志即使行為無差無錯,在家庭倫理面前依舊價值低落。
歌仔戲的俚俗趣味與現代性可能產生更多交集嗎?一齣簡單流暢的戲需要嘗試回應當代價值嗎?這兩個問題像群山裡的回音,在看戲過程中不斷交叉浮現。
謝幕時,春美團長提到這次的《巧計奪美》已經是第63場演出。不可否認,《巧計奪美》這樣夠賣座能不斷重演的公演劇碼,對於長年奔走江湖的職業劇團來說相當重要。賣座劇碼的價值不只在金流面有利劇團營運,另一方面,重複劇碼也成就團內青年演員的絕佳練習場,循環操練將磨出更精細的演技。《巧計奪美》在重演過程不斷優化,確實發展出兼具外放與細膩的獨特表演狀態。但隨著時間過去,這樣的劇情能被新生代的觀眾接受而延續口碑嗎?或許仍充滿未知。
《巧計奪美》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2/08/27 19:00
地點|臺北市萬華區環河福德宮廟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