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與演《敗者的搖滾瞬間》
1月
10
2019
敗者的搖滾瞬間(李明璁提供/攝影康紘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63次瀏覽
吳岳霖(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我一直深信班雅明在《單行道》中所言:「面對自己而不感到惶恐,便是幸福。」也於是,這個「自分の本」,其實就是每天面對自己最好的練習(或許因此就可以不用再焦慮地購閱各種「勇氣」系列暢銷書了吧)。【1】──李明璁

李明璁以此段作為《邊讀邊走》全書的末篇末段,呼應了他在開章的序文〈只要你跟自己微笑說早安──序〉的開頭,引日劇《四重奏》主角之一別府司的一句話:「我覺得沒必要每個人都有上進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有錢人、都一直在爭勝。每個人都應該有恰恰適合自己的容身之地。」並坦言自己那時候過得有點糟。【2】頭尾呼應也正呈現了他於《邊讀邊走》的書寫策略與概念──通過閱讀(包含書籍、電影、音樂,甚至是文化)去觀看這個社會,同時牽涉著李明璁自身的學術研究與個人際遇【3】──不管是自認為失敗者,或是真正面臨到挫敗的窘境──最後,得以調整人生步調、面對自己,並重構、定位自我。

演出當下,我也過得有點糟。

當我服從著、順應著這套教育體系與制度循級/籍而上──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時,「讀書」之外又剩下什麼?或者說,除了「會讀書」,還擁有何種生存能力?這個時候的自己正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階段,卻在生存環境逐漸轉變、價值體系開始鬆動、個體經驗本就不同的掙扎裡,質疑自以為平坦而與前輩學者相仿的「成功之道」,會否只是自我欺騙或是相互隱瞞所繪製的幻象?始終於這條道路的行走,會否更顯生命經驗的貧乏?又該如何對所恐懼的失敗坦承自己的質疑與疲憊,以及對抗所有關注的眼光、被加諸的堅持?甚至,為何我們只期許成功作為活著的唯一價值?而單純活下去就已如此困難。

倘若連身為最高學府的教授都自白為「失敗者」時,作為或曾為學生的我們又是怎麼複製所謂的「成功模式」呢?【4】甚至,離開學術環境與藝文同溫層、回到產業結構,會否「貨出得去,人進得來,XX發大財」【5】的經濟掛帥才是真正的「成功」呢?(以選舉結果來說,可能真是如此)於是,「成功」與「失敗」的定義到底是狹義化、還是無限擴張後的各取所需?

作為敗者的自己,便是其出發點與核心價值。

李明璁的創作延續了他在2017年所開設的無學分、自主共學的「失敗者的社會學」課程,寫作書籍的《邊讀邊走》與成為劇場演出的《敗者的搖滾瞬間》,似乎構成他(《敗者的搖滾瞬間》另由吳洛纓合力編劇、李勻導演)如何從「失敗」的個體、群體經驗去回應「自我之於社會」、「生命際遇之於整體人生」的互文,而以「文字」與「劇場」的方式呈現──也就是,李明璁以其社會學家(以及更多身分)之「眼」觀看這個社會,自己作為主角「寫」於《邊讀邊走》、「演」於《敗者的搖滾瞬間》;最後,讀者/觀眾則通過自己的「眼」再一次觀看,也回應自身。

整體看來,《敗者的搖滾瞬間》的內容多取材自《邊讀邊走》,形式亦與其書的概念、模式相仿。劇裡其中三個關於「人生各種『卡住』的挫敗困局」【6】的故事,改編了書中的〈能動的三分鐘〉、〈No Surprises〉與〈Vehicles and Animals〉【7】,分別是卡在加油站洗車道裡的女記者(程時雍、劉馨檜分飾)、遠赴國外自殺的被裁員的高階經理(羅振佑飾)與想把老舊熊貓車救出賣場的工讀生(張敬飾)。其論述語言以大量的閱讀經驗構成(包含日劇、搖滾樂等),進而形成李明璁從「學術研究」到「文學/劇場創作」的知識體系。同時,其演出形式亦複製了《邊走邊讀》的架構──故事與論述的穿插(《邊走邊讀》的白底為散文,其中包含論述、遊記、讀書心得等,灰底則是虛構故事)──而構成兩種形式結構的交遞,也就是「被演繹的故事」與「李明璁的演講與朗讀」,並製造抒情與論說的併行。最後,通過李明璁的個體經驗,也就是他習慣繞著操場行走、慢跑,作為《敗者的搖滾瞬間》的敘事外框,來組織劇場文本──也是一種「邊讀邊走」。

我認為,《敗者的搖滾瞬間》最動人也最深刻的是李明璁的演講橋段。他掌握住個人的語言律動與魅力,而讓看似生硬的社會觀察與理論脈絡保有獨特生命力與說服力。演出過程雖略顯緊張(畢竟與演講有所差異),仍舊維持其清晰有力、且混合理性與感性的演講語言與風格。在其所建構的知識體系裡,不僅是替「失敗」與「失敗者」重新認知與建構,進行學理式、論說式的討論與闡述,更在個體與群體經驗的召喚間,進而去處理「魯蛇」(loser)世代的焦慮【8】──感同身受的親密度,多半於此展現。

問題較大的段落是,其將「閱讀」直接搬上舞臺──以「李明璁朗讀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喬治‧歐威爾《巴黎倫敦落魄記》、卡謬《薛西弗斯的神話》等經典的名句來回應各種問題」作為其中一個(不長也不短的)橋段。其表現方式過度重複與單調,節奏鬆散、內容無味。不僅拖沓了時間、抑制了力度,且脫離所關懷的社會面向,落入「清談」、「掉書袋」的學者窠臼。

相較之下,以展演故事來表現那個生命「卡住」的瞬間──也就是劇名的「敗者的搖滾瞬間」──採用相對「浪漫」的想像加以處理與呈現。其敘事模式多存在著較高視角的俯視,而更趨近於擁有話語權者將自身的詮釋與抒發套入不同處境、相異階層的人們。於是,他們便像是「演員」在這些看似荒謬卻又自若的場景登場。不管是地勤人員偷開民航機於空中、或是工讀生拿著銅板一路開著熊貓車的這段過程都被賦予了一種「英雄旅程」的形象,反而顯得虛無且飄渺。因此,浪漫化的詮釋手法到底是種對失敗的釋懷?還是自以為是的凝視與遙望呢?另一方面,這些「瞬間」在作品的發散過程裡,逐漸膨脹成一個又一個的迴圈,最後只構成沒完沒了又缺乏發展的敘事。例如:最後一個關於地勤人員偷開飛機的故事,雖有趣味性的發想,但整個飛行過程過度冗長而缺乏有機性,僅剩凌亂的對話與無力的情節。《敗者的搖滾瞬間》於「演」的環節,情節發展過於薄弱,導致演員發揮也較為平淡、壓抑,竟不如李明璁直接演講來得精彩。

此外,《敗者的搖滾瞬間》是可以清楚看到導演李勻的用力與用心之處。他活用近年較為流行的導演手法與畫面建構,如藉由「即時錄像」與物件的運用,來展現影像與演出畫面的構成當下,或是以白光燈管的漸遞,於較為暗色、冷調的舞臺製造不同的空間感與能動性等。不過,整體的節奏感與流動性仍不夠順暢,且段落與段落間的銜接略顯碎裂、凌亂;部分細節,如其以投影布幕呈現預備自殺的失業經理所經歷的風景,畫面的皺摺處著實影響觀演的精緻度,此部分是可以再調整處。

混合演講與劇場演出的《敗者的搖滾瞬間》,以臺灣首次大型Lecture Performance(論壇劇場、講座式展演)作為號召,但在「眼」/觀察與「演」/展演之間並不夠平衡,而未達相輔相成的功效。另一方面,Lecture Performance到底該是什麼?是表演較為完整、豐滿的示範講座?是在劇場演出中加入演講?是否已有更為確定、精準的展演方式呢?以我個人的觀賞經驗來說,2018年的「亞當計畫年會」曾邀請舞踏表演者Ana Rita Teodoro以Lecture Performance《Your Teacher, Please》來重塑舞踏傳習的過程與氛圍,就是幾近不同的樣貌。或者,裴艷玲的《尋源問道》(2015)、本事劇團與元聲京戲坊的《碰老戲──問樵》(2015),都結合「說故事」、「演老戲」的方式來拆解、講述戲曲經典橋段,是不是也是種Lecture Performance呢?(但,這兩場展演並無如此定位。)甚至,被歸類為Lecture Performance是重要的嗎?更得問的是,《敗者的搖滾瞬間》是否在Lecture Performance的脈絡與結構裡表現出其意圖表現的劇場形式與演出內容吧?

註釋

1、李明璁:〈下一頁,翻閱自己〉,《邊讀邊走》(臺北:麥田出版,2018年),頁347。

2、李明璁:〈只要你跟自己微笑說早安──序〉,《邊讀邊走》,頁12。

3、李明璁為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社會人類學博士,並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十餘年。數篇學術論文,如李明璁:〈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性、身體化與性別展演:以「少女時代」的MV產製和消費挪用為例〉,《新聞學研究》第122期(2015年1月),頁37-78。李明璁、林穎孟:〈從情緒勞動到表演勞動:臺北「女僕喫茶(咖啡館)」之民族誌初探〉,《臺灣社會學刊》第53期(2013年12月),頁103-141。李明璁:〈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第9期(2009年6月),頁119-163。多可見其對大眾文化、消費社會學、視覺文化、東亞社會與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李明璁於2016年因升等未獲通過而提出訴願,並於2017年因暫聘狀態(升等沒過然後訴願程序進行中)而停開課程。2017年下半年,他開設沒有學分的「失敗者的社會學」,獲關注與爆量的修課人數。目前,已離開臺灣大學。

4、除李明璁因個人經驗與學術背景而重新建構「失敗者的社會學」,近年致力於偏鄉教育的蘇文鈺教授,亦以其經驗提出「『人生勝利組』的人生卻失敗?  大學教授更需要心理輔導」的看法。參見蘇文鈺:〈「人生勝利組」的人生卻失敗?  大學教授更需要心理輔導〉,《天下雜誌》網路版,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3392(瀏覽日期:2019.01.07)。

5、此為2018年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的競選口號,原句為「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6、此為《敗者的搖滾瞬間》的作品介紹用詞。

7、三篇故事分別於《邊讀邊走》,頁142-150、204-212、213-221。

8、可參閱李明璁:〈李明璁專欄:重新上一堂「失敗者的社會學」〉,《蘋果日報》,2017.11.03,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03/1233822/(瀏覽日期:2019.01.08)。

《敗者的搖滾瞬間》

演出|李明璁
時間|2018/12/21 19: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在每一個段落中都有攝影機在拍攝,這些影像即時投影到舞台上方的螢幕,使觀眾得以看到人物的表情特寫。於是,這一個一個情境斷裂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像是一篇篇新聞報導。(涂東寧)
1月
23
2019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