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中的關係相對論《It Takes Two to Tango》
7月
05
2017
It Takes Two to Tango(林政億 攝,何曉玫MeimageDance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0次瀏覽
林穎宣(自由文字工作者)

受邀2017鈕扣計畫(New Choreographer)回台演出,現為瑞典哥德堡歌劇院舞團的舞者凃力元,帶著作品《It Takes Two to Tango》與共同創作的客席舞者Ján Špoták,在睽別六年之後再次站上台灣的舞台、回家跳舞。透過舞作《It Takes Two to Tango》,除了演譯在「出走」後與鄉愁交疊的人生風景,也表現他個人的觀察視角對「關係」的玩味思考。

「無你無我的美麗探戈: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熱烈」

三角光柱底下,舞者雙雙挺直背脊、雙肘貼合,托著象徵「關係」的玻璃杯盤,兩人四腳,或平移或交叉,在白色微光和沉重的背景音樂、低吟的潛台詞鋪陳之下,這場「捉襟見肘」的非典型雙人探戈,泫然起步。以兩肘相交的不定性,呼應杯盤間承與受的易碎性,極高難度的環繞步伐,在兩人進退堆疊下也使「關係」愈顯可危。

在幾番斡旋環繞後,選樂Cucrrucucu Paloma (阿莫多瓦電影《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主題曲)的進場,帶來表演的第一段高潮:凃力元持杯反覆嘗試放上舞者Ján Špoták手持的盤,但其機械式的蓄意錯位,使得雙方一再錯落,精彩表現了兩者肢體運用自如的韌性、驚人默契,同時也強化兩者間的緊繃拉鋸。

表演中段,以Run boy run(Woodkid《The golden age》)急促激情的節奏為失衡的「關係」開場,舞者Ján Špoták沿三面台暴走狂奔,將「關係」自僵局引入圓錐式的環伺。以凃力元為圓心的巡場碎步作結。在喘息之後,進入最令人驚艷的第二高潮:「操弄」與「調戲」(同為「關係」在發展階段所必然經歷的權力分立)。隨著舞者Ján Špoták搖動杯盤「聲控」,凃力元失重般地扭動肢體,對指令唯命是從,完美呈現出關係中暗藏的戲謔成分、因操控而失控的荒謬性。尤其當舞者Ján Špoták一手竄入其衣內、扣住頭頂、拉扯肩頸恣意亂舞,最初的「易碎」質地巧妙重現,但兩者關係卻已從共生的平衡,質變為生死一念的共犯結構,如一場關係的最後探戈。

「客體恆常,情致永在:沒有關係的美好關係」

燈暗,燈亮。再次回到起點的舞姿,疲而不倦的凝視,直到清脆琴音打破靜默:Photograph(Arcade Fire作曲,選自電影《雲端情人Her》配樂)。在陣陣的激烈、瘋狂後回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舞起點,讓身體作為精神載體,嘗試重啟對話、找回平衡。但就在兩位舞者精湛的肢體表演懾服全場、觀眾也從屏息到了驚嘆,情緒高漲飽滿、泫然欲泣之際,在舞作最後無聲的黑幕中,終於,響起那聲預期將至的破碎。

作為觀者,我們明白那是杯盤的解離、是舞作的終結,但同時也體悟「破碎」也能是一段關係的形式,而關係真正的動人之處,從來就不在於它的永生,而是在它的淋漓。

以捕捉戰爭殘暴、革命與生活日常暗角聞名的法國攝影師Marc Riboud曾說:「技巧和感性是分不開的」- 藉由舞作《It Takes Two to Tango》,我們除在兩位舞者高超的舞技、默契中體會動人的感性,更能感受到編舞者透過微距觀察「關係」的巧妙動作編排,暗喻現代社會中各種關係不對等的企圖心:原來一段關係的誕生,不只像鈕扣,更像一支無聲的雙人探戈。

《It Takes Two to Tango》

演出|涂力元、Ján Špoták(2017鈕扣計畫)
時間|2017/06/23 19:30
地點|台北華山1914園區 烏梅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