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展演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新人類計劃:明日人》的共同在場
10月
06
2021
新人類計劃:明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3次瀏覽

曾冠菱(專案評論人)


歷史上最早的魔術紀錄是在古埃及,而在中國,漢代時期的魔術被稱為「幻術」,與雜技、舞蹈等被列為百戲之一。雖稱幻術、魔術,但並非特異功能,而是擅長借用純熟手法以達到障眼法,及違反客觀現象,讓觀眾發笑或感覺不可思議,此特性充分展現在「新人類計劃」中,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地達成觀眾參與及「共同在場」。

共同在場:我們觀看,也實作著

演出初始,以邀請觀眾上台互動作為開頭,為往後整場演出奠定了觀眾參與的基調,特別是在《新人類計劃:明日人》演出過程中反覆被提及的「共同在場」,這也是2021年臺北藝術節主軸。也許是針對當今疫情急速升溫之下,線上成為現場演出的替代品此一觀察;【1】也或許是魔術需要即時與觀眾互動,並了解其心理的特性。在種種原因之下新人類計劃希望經由「共同在場」,思考線上不只淪為現場的附庸,而是一種全新交流方式的可能。

因而,在演出過程中觀眾不再只是被動地觀看,而是充滿互動——周瑞祥將表演者與觀眾的視訊視窗併於一起,觀眾在指示下擺放硬幣,周瑞祥則越過自己視窗,隔空撥掉另一頭觀眾桌上的硬幣。這些不單單只是「共同在場」,而是進一步地於線上視訊中,與觀眾透過實作,共同完成的魔術表演,帶給人滿溢的驚喜感。

只是,在這樣的「共同在場」及「線上不只是現場演出的附屬品」此一觀察中,其中有些結構與核心上的矛盾:表演者多次以實體與線上差異作為區別的準則,比如在前半段教觀眾使用初階魔術時說:「如果在現場就一定可以把你教會。」這句話成為伏筆,到了演出結尾真就實際去該名觀眾家樓下拜訪。此橋段著實讓觀眾感到驚奇與趣味之餘,似乎也說明了即使是載明「線上展演互動」的演出,仍然以實體展演作為本位的思考歷程?是否難脫離現場感的追求?

此外,因為線上演出受限於鏡頭特定角度(創作者意識),而非現場中可供觀眾自由選擇視角,因而容易引起觀眾在魔術幻覺與相信間的猶疑,那麼線上魔術演出如何在精神上「共同在場」?儘管新人類計劃有試圖以線上演出出發進行創作,不過此演出仍帶來思考:線上展演能如何被視為一獨立型態展現?而非僅僅只是將實體轉化成線上。

在破解中更加投入及參與

周瑞祥以清晰的思慮與口條、細膩的洞察力,帶領觀眾沉浸入魔術的魅力黑洞中,在看完演出後仍流連於演出的奇幻魔力。而也許是為了實踐「共同在場」,所以周瑞祥在演出前半段會為我們破解魔術的障眼法,其中,包括魔術表演者的眼球突然變色、隔空變出麵包等,皆由周瑞祥自己一一拆穿。此「破解」以及事先寄送內含簡單魔術道具的信封與包裹,讓觀眾跳脫出僅僅只是被動接收者之觀者的位置,觀眾不只是實際操作魔術,也因為破解而置換了被施以魔術的那方,更重要的是成為完成魔術的其中一環,對於魔術增加了參與的感受。

然而,卻也因為這樣的「破解」,讓整場魔術演出中,這些魔術表演者與觀眾在線上所(隔空)共同完成的魔術行為,有時不免得因為讓人感到過於驚奇與超現實,因此產生「是否與前面的破解相關(或同一招數)?」、「這是魔術或事先與觀眾套好?」等種種原因之下,而容易感到出戲及疏離,有些難以投入於魔術幻覺中。不過換個角度想,或真或偽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作為旁觀者得以從中發笑或感覺不可思議,就已足矣。

新觀演體驗:線上互動展演

為了呼應近期客群對於視訊的需求,企業也紛紛推出更方便即時互動等功能,線上無論辦公需要、抑或演出都可以達到許多效果。即便如此,線上視訊展演仍難以實踐如同在劇場中的互動及現場性,特別是魔術。線上的魔術效果若越多,往往是推遠了與觀眾之間的連結與距離。

於是,新人類計劃在整場演出中大量使用了觀眾互動——透過視訊即時影像投影,邀請觀眾「到」周瑞祥家坐坐;將穿著雨衣、會飛的紙鶴事先藏匿於寄送的包裹中,形式上「飛」進最靠近演出日期生日的壽星;邀請觀眾進入周瑞祥的大腦意識中,猜測周瑞祥的手機密碼等等。

這些觀眾互動十分有趣,也偶爾能見到觀眾臉上不可思議的神情,就算並非為主要互動的觀眾,仍能全程保持專注力深陷其中。非常切中與呼應演出主軸所謂:在疫情之下透過魔術,回應群聚的渴望,【2】借助魔術使人們重新連結,這些讓人驚嘆連連的安排足見新人類計劃的野心與用心。

只是,在這些零碎、及側重於儀式卻未見其明顯意義的環節,即便之間有周瑞祥動人的串接,但整體架構上仍顯得片段與散落。因而,觀眾能否在這一連串碎片化的環節中體會到上述所提到之演出主軸與其意涵?如何藉由魔術具體地回應演出計劃主軸——回應這時代群聚的需求及渴望?

不僅僅是線上,不僅僅是魔術⋯⋯

在線上演出除了觀眾互動之外,過程中挪用許多手機影像、視覺特效及戲劇元素輔之,提升整體觀戲感受。同時,新人類計劃也不斷地向實體與線上演出形式、線上觀眾與表演者兩者間的觀演關係進行挑戰與實驗,此舉為疫情時期的展演活動尋闢了並非劇場,亦非視訊影像的另一種可能與可行。

儘管現階段我們對於線上展演充滿許多未知、尚未完善的發展和準備,但是仍能肯定的是,線上展演並不會隨著疫情落幕而走向終點。期待未來無論是新人類計劃、各藝術家與團隊,能逐漸踏尋那屬於線上展演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註釋

1、2021臺北藝術節 Take care my dear 以線上展演打開「共同在場」的全新劇場體驗。資料來源:https://reurl.cc/353y7M(瀏覽時間:2021/09/26)。

2、臺北藝術節官網—《新人類計劃:明日人》。資料來源:https://reurl.cc/ARyX4K(瀏覽時間:2021/09/22)。

3、同前註。

《新人類計劃:明日人》

演出|周瑞祥、陳煜典、王磑
時間|2021/09/20 19:30
地點|線上(Google Mee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