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展演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新人類計劃:明日人》的共同在場
10月
06
2021
新人類計劃:明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1次瀏覽

曾冠菱(專案評論人)


歷史上最早的魔術紀錄是在古埃及,而在中國,漢代時期的魔術被稱為「幻術」,與雜技、舞蹈等被列為百戲之一。雖稱幻術、魔術,但並非特異功能,而是擅長借用純熟手法以達到障眼法,及違反客觀現象,讓觀眾發笑或感覺不可思議,此特性充分展現在「新人類計劃」中,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地達成觀眾參與及「共同在場」。

共同在場:我們觀看,也實作著

演出初始,以邀請觀眾上台互動作為開頭,為往後整場演出奠定了觀眾參與的基調,特別是在《新人類計劃:明日人》演出過程中反覆被提及的「共同在場」,這也是2021年臺北藝術節主軸。也許是針對當今疫情急速升溫之下,線上成為現場演出的替代品此一觀察;【1】也或許是魔術需要即時與觀眾互動,並了解其心理的特性。在種種原因之下新人類計劃希望經由「共同在場」,思考線上不只淪為現場的附庸,而是一種全新交流方式的可能。

因而,在演出過程中觀眾不再只是被動地觀看,而是充滿互動——周瑞祥將表演者與觀眾的視訊視窗併於一起,觀眾在指示下擺放硬幣,周瑞祥則越過自己視窗,隔空撥掉另一頭觀眾桌上的硬幣。這些不單單只是「共同在場」,而是進一步地於線上視訊中,與觀眾透過實作,共同完成的魔術表演,帶給人滿溢的驚喜感。

只是,在這樣的「共同在場」及「線上不只是現場演出的附屬品」此一觀察中,其中有些結構與核心上的矛盾:表演者多次以實體與線上差異作為區別的準則,比如在前半段教觀眾使用初階魔術時說:「如果在現場就一定可以把你教會。」這句話成為伏筆,到了演出結尾真就實際去該名觀眾家樓下拜訪。此橋段著實讓觀眾感到驚奇與趣味之餘,似乎也說明了即使是載明「線上展演互動」的演出,仍然以實體展演作為本位的思考歷程?是否難脫離現場感的追求?

此外,因為線上演出受限於鏡頭特定角度(創作者意識),而非現場中可供觀眾自由選擇視角,因而容易引起觀眾在魔術幻覺與相信間的猶疑,那麼線上魔術演出如何在精神上「共同在場」?儘管新人類計劃有試圖以線上演出出發進行創作,不過此演出仍帶來思考:線上展演能如何被視為一獨立型態展現?而非僅僅只是將實體轉化成線上。

在破解中更加投入及參與

周瑞祥以清晰的思慮與口條、細膩的洞察力,帶領觀眾沉浸入魔術的魅力黑洞中,在看完演出後仍流連於演出的奇幻魔力。而也許是為了實踐「共同在場」,所以周瑞祥在演出前半段會為我們破解魔術的障眼法,其中,包括魔術表演者的眼球突然變色、隔空變出麵包等,皆由周瑞祥自己一一拆穿。此「破解」以及事先寄送內含簡單魔術道具的信封與包裹,讓觀眾跳脫出僅僅只是被動接收者之觀者的位置,觀眾不只是實際操作魔術,也因為破解而置換了被施以魔術的那方,更重要的是成為完成魔術的其中一環,對於魔術增加了參與的感受。

然而,卻也因為這樣的「破解」,讓整場魔術演出中,這些魔術表演者與觀眾在線上所(隔空)共同完成的魔術行為,有時不免得因為讓人感到過於驚奇與超現實,因此產生「是否與前面的破解相關(或同一招數)?」、「這是魔術或事先與觀眾套好?」等種種原因之下,而容易感到出戲及疏離,有些難以投入於魔術幻覺中。不過換個角度想,或真或偽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作為旁觀者得以從中發笑或感覺不可思議,就已足矣。

新觀演體驗:線上互動展演

為了呼應近期客群對於視訊的需求,企業也紛紛推出更方便即時互動等功能,線上無論辦公需要、抑或演出都可以達到許多效果。即便如此,線上視訊展演仍難以實踐如同在劇場中的互動及現場性,特別是魔術。線上的魔術效果若越多,往往是推遠了與觀眾之間的連結與距離。

於是,新人類計劃在整場演出中大量使用了觀眾互動——透過視訊即時影像投影,邀請觀眾「到」周瑞祥家坐坐;將穿著雨衣、會飛的紙鶴事先藏匿於寄送的包裹中,形式上「飛」進最靠近演出日期生日的壽星;邀請觀眾進入周瑞祥的大腦意識中,猜測周瑞祥的手機密碼等等。

這些觀眾互動十分有趣,也偶爾能見到觀眾臉上不可思議的神情,就算並非為主要互動的觀眾,仍能全程保持專注力深陷其中。非常切中與呼應演出主軸所謂:在疫情之下透過魔術,回應群聚的渴望,【2】借助魔術使人們重新連結,這些讓人驚嘆連連的安排足見新人類計劃的野心與用心。

只是,在這些零碎、及側重於儀式卻未見其明顯意義的環節,即便之間有周瑞祥動人的串接,但整體架構上仍顯得片段與散落。因而,觀眾能否在這一連串碎片化的環節中體會到上述所提到之演出主軸與其意涵?如何藉由魔術具體地回應演出計劃主軸——回應這時代群聚的需求及渴望?

不僅僅是線上,不僅僅是魔術⋯⋯

在線上演出除了觀眾互動之外,過程中挪用許多手機影像、視覺特效及戲劇元素輔之,提升整體觀戲感受。同時,新人類計劃也不斷地向實體與線上演出形式、線上觀眾與表演者兩者間的觀演關係進行挑戰與實驗,此舉為疫情時期的展演活動尋闢了並非劇場,亦非視訊影像的另一種可能與可行。

儘管現階段我們對於線上展演充滿許多未知、尚未完善的發展和準備,但是仍能肯定的是,線上展演並不會隨著疫情落幕而走向終點。期待未來無論是新人類計劃、各藝術家與團隊,能逐漸踏尋那屬於線上展演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註釋

1、2021臺北藝術節 Take care my dear 以線上展演打開「共同在場」的全新劇場體驗。資料來源:https://reurl.cc/353y7M(瀏覽時間:2021/09/26)。

2、臺北藝術節官網—《新人類計劃:明日人》。資料來源:https://reurl.cc/ARyX4K(瀏覽時間:2021/09/22)。

3、同前註。

《新人類計劃:明日人》

演出|周瑞祥、陳煜典、王磑
時間|2021/09/20 19:30
地點|線上(Google Mee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