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680
6月
26
2023
2547
洲際間面臨到的狀況迥異,尤其是以中東風格的服飾與舞蹈呈現,容易讓人與特定情景作聯想,於是,疑問產生,即:何以能忽略所有文化的不同,一概而論?加上,由於內容所提到的女性議題十分廣泛,沒有適當聚焦觀點,觸及的程度不夠深入,當一幀幀的舞碼結束,觀眾容易迷失其中。
5月
18
2023
2813
《不能開的花》簡單、質樸、小巧,容易親近。藉由舞蹈,用輕盈、可愛的方式娓娓道來,將難以一言以蔽之的議題「說」好。舞台上沒有擬真戰爭,沒有暴力,化戰爭元素為發光的種子等,和孩子好好談論戰爭。
4月
20
2023
1848
尤其,編創試圖在兩小時內塞盡自日本時期以來至今,包含二戰、白色恐怖事件、「臺灣錢淹腳目」等各個臺灣的重大時期,這已然不易,還須顧及每一位演出者及其家族的歷史。這些探討確實有其重大意義,但是如此龐大的敘事,造成觀看上的混亂與疲乏。且也許是影響・新劇場與博物館長期合作的關係,所以對田野調查的結果、常民生命史信手捻來,因此在敘事上省略許多,對一般觀眾來說,似乎是個觀看門檻。因而,觀眾感動有之,困惑也有之。
4月
12
2023
2218
團隊帶著對社會的關懷、「以戲劇服事」的初衷,以口述歷史劇場為創作方向,持續耕耘,《換季》就是其中一個標幟。《換季》的故事源自於五零年代的臺北南港花園社區(南港國宅)⋯⋯
3月
27
2023
1686
總結來說,相比其他討論女性、性別結構間的壓迫等主題的作品,單講婆媳關係的《勥》顯得不夠全面與宏觀。但是若連如此細微(或被認為傳統、習以為常)、私領域的問題都不願正視,再多深刻的議題,都是空談,遑論打破現狀、落實改革云云。正因為《勥》單純只說一件事,並且說得很好——文本與敘事方式動人、演員及操偶精湛的表現、編排上巧用人偶的搭配、善用舞台及物件並且用它們「說話」等,使演出得以鉤出更深刻的思考。
3月
15
2023
1221
所謂的「跨界合作」並非首次,這已是繼2020跨2021年《戴開成落語:寶船浮世》(鄰人製作)、2022年《三人成唬》(不貳偶劇)後,布袋戲師郭建甫、落語家戴開成(開樂亭凡笑)與繪師方志偉(方尾)三人組合的第三次演出⋯⋯
3月
08
2023
1410
綜觀近幾年來許多演出,熱衷於追尋某種意義,似乎要觸及議題或者具宏觀敘事,才能算是有意義的作品。《最近,忙不忙?》動人之處,是回歸與關心到現今人的生活狀態:為何「最近在忙什麼?」會成為問候語?
1月
12
2023
952
5月
09
2022
1739
4月
28
2022
1175
廟前面是以鐵皮搭建的拜亭,兩旁各放置木椅,平時提供在地鄉親休息與聚會處,如今這些年齡層跨度從國小至八十幾歲的鄉親換上戲服,穿起表演者身分,演出也從這裡開始。(曾冠菱)
4月
28
2022
2061
最後一次把傘被摺疊起來,化作「兒子」想結束自己、母親生命的利刃,行為未遂,卻也深刻表現出照顧者無奈、哀慟、壓抑的內心寫照,如同其舞蹈肢體質感,像是恨不得將身體鑽進土裡。(曾冠菱)
4月
06
2022
1561
杯棉子在命運的扭轉中,不再將人生全然依賴命與運,而是轉而肯定自我價值與努力,昇華了題名的「好(命)」。演員張棉棉與張家禎表演精彩與真誠,作為小品來說耐人尋味,觀眾們滿足而感動的眼淚就是極好的證明。(曾冠菱)
3月
24
2022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