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靠近一點,臺中在哪裡?《包在我身上》
8月
03
2020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5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透過臺中國家歌劇院新藝計畫,僻室在今年七月十一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期間,展出在臺中多處田調後的模型空間展覽《包在我身上》,除安排藝術家現場導覽,另於展期結束前推出同名戲劇節目的演出。演出是一齣三十分鐘的獨角小品,文本將廳內五處空間創作化為一則則生命故事串接,使觀演過程同時也被動接受一場展廳導覽;因此,以下書寫將把展覽作品與演出節目視為一體,畢竟表演空間即等同於展覽現場,文本亦為其延伸。

幾分虛構幾分真實不得而知,不過從田調的空間範圍、轉化創作的意圖及形式到展覽空間中的互動展演,令我不斷尋找的是:轉化再轉化,創作者試圖凸顯的「臺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什麼樣的觀看角度,才會看見不一樣?又,隱隱約約的返鄉召喚,該如何透過表演藝術奏效?諸多疑問,於演後仔細欣賞展品(/舞台場景)時,有了一些蛛絲馬跡。

先往前推一點,入場後先是渡過一處寫實鐵皮屋場景,隨即迎來一位自稱包姨的卡拉OK老闆娘(楊宇政飾)熱情招呼人客(/觀眾們),她身著滿版向日葵窄裙洋裝配上捲翹髮型,灑脫自在感油然而生。凸凸廳宛如巨大冰宮,身處其中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硬炒熱接觸(點名、貼近、遞麥克風),多數人在空曠又白潔的空間裡顯得侷促不安。失去酒精的催化,熱鬧的台式卡拉OK電子配樂、七彩霓虹燈、紅地毯舞台、風情萬種的伴奏電視MV等象徵性物件雖綴滿空間,卻仍使觀眾與包姨始終隔著一段觀看的距離。充滿社交身段花蝴蝶般的她,在一首首唱出人生甘苦的歌之間,依序道盡初戀男友死去、在臺中西餐廳打工、到臺北被騙錢決定返鄉以及回到臺中開店創業的辛酸血淚。或許是演出時間限制,也可能為凸顯隨興、鬆弛的情境,敘事偶有跳接、突兀不明的情形,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不難理解,透過包姨的生命故事,創作者亟欲傳遞「返鄉打拼」的可能性。那個「鄉」直指臺中,但隨著人口高度移入並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以後,這種催眠能收服多少人心?或者,呈現出了某部分臺中人的共同記憶(要往更大的城市而去才更好)?也許答案與觀眾各自的經驗有關,也或許在探究之前,必須綜合展示作品來觀看。

六處創作包含入場時的貨櫃屋、展演主場卡拉OK舞台、來自漁港記憶的冰箱、以塑膠簍搭建而成的神龕及結合竹架帆布與投影的候車亭,另有入場前的一處公寓大樓管理桌。共通點在於,每一個作品皆有一處微觀模型,如冰箱旁保麗龍盒中的魚貨身上,有小巧精緻的漁船捕撈場景;又如神龕一隅置有隨身小包,敞開的包口,可見凌亂的零錢鈔票上有開車到攤位採買的場景;觀眾所在的卡拉OK區,桌上菸灰缸內亦有在戶外享受現場演奏的景象,一旁有未熄的菸蒂。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這些必須靠近再靠近、仔細觀察才會發現的舞台陳設,改變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劇場觀看,採取將敘事場景凍結濃縮、挪置、重現,逼人用不一樣的距離來靠近場景,重新認識熟悉的地方。不過那個彷彿小到不能再小的場景再現,除了令人訝異的工藝及對空間創作的掌握能力,究竟「臺中」哪裡不一樣?手冊中所言:不同場景的縮小模型世界也正翻轉著我們對臺中的樣版印象,【1】似乎不易察覺。以背包內物品的微觀世界轉化為極小化的地方場景與故事,固然有其浪漫、可看之處,不過對於景觀的處理卻倍感可惜,貨櫃屋、卡拉OK、漁港、神龕、候車亭這些組合似乎在臺灣其他地方(如高雄、基隆)亦可看見,關鍵在於,更細緻的在地差異或足以呈現地方感的隙縫在微觀中被縮到更小更小的地方去了(幾乎是肉眼看不見的尺寸)。於是,展場內的臺中,不僅無法聚焦(也可能是田調空間過大【2】),也尚徒留在創作者眼中的想像情境裡,真實、精湛、可愛,卻也模糊、空泛、不踏實。彷彿更近,事實上卻近似發散了。

再回到表演本身,包姨有幾句台詞令人耳朵一亮:「『故鄉』總共幾劃你知道嗎?二十劃,但我卻永遠寫不完。」、「人生不要只是往前看,背後有好多好多東西哦。」,其中唱著「火車漸漸要起走/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時,將林強的〈向前走〉前進大城市、迎向更美好的未來與期待之情緒,安排在她對台北失望,準備回到家鄉臺中重啟人生的段落,十足驚豔,確實以歌的記憶情境翻轉了「返鄉」與「展望」的想像,令人動容,且也發人省思:一個地方該待多久能成為家鄉?一個離開良久的家鄉,回去還能如何盼望?歌曲神來一筆,挽救了稍嫌疲乏的刻意笑鬧。

文末,延伸開頭的提問:要多近,才能看見一個地方?展覽透過現地演出,該如何更加彰顯無法言說(或不必言說)的作品概念?我想,《包在我身上》試圖透過創作凸顯地方的異質與新貌,或許尚未抵達目的地,然而所開啟的地方創作方法與可能的提問空間,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新/心意。雖然小小短短的,演出卻也相當耐人尋味,值得再靠近一點看看。

註釋

1、參考《包在我身上》電子手冊:https://issuu.com/npac-ntt/docs/_______________ying(檢索日期:2020/07/28)。

2、根據電子手冊說明,《包在我身上》創作團隊所走訪的地點包含:龍井中港地磅行、梧棲海口腔協會、中區、大甲、梧棲漁港及西屯區等地。

《包在我身上》

演出|吳峽寧、僻室
時間|2020/07/26 16:0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凸凸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