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靠近一點,臺中在哪裡?《包在我身上》
8月
03
2020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1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透過臺中國家歌劇院新藝計畫,僻室在今年七月十一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期間,展出在臺中多處田調後的模型空間展覽《包在我身上》,除安排藝術家現場導覽,另於展期結束前推出同名戲劇節目的演出。演出是一齣三十分鐘的獨角小品,文本將廳內五處空間創作化為一則則生命故事串接,使觀演過程同時也被動接受一場展廳導覽;因此,以下書寫將把展覽作品與演出節目視為一體,畢竟表演空間即等同於展覽現場,文本亦為其延伸。

幾分虛構幾分真實不得而知,不過從田調的空間範圍、轉化創作的意圖及形式到展覽空間中的互動展演,令我不斷尋找的是:轉化再轉化,創作者試圖凸顯的「臺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什麼樣的觀看角度,才會看見不一樣?又,隱隱約約的返鄉召喚,該如何透過表演藝術奏效?諸多疑問,於演後仔細欣賞展品(/舞台場景)時,有了一些蛛絲馬跡。

先往前推一點,入場後先是渡過一處寫實鐵皮屋場景,隨即迎來一位自稱包姨的卡拉OK老闆娘(楊宇政飾)熱情招呼人客(/觀眾們),她身著滿版向日葵窄裙洋裝配上捲翹髮型,灑脫自在感油然而生。凸凸廳宛如巨大冰宮,身處其中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硬炒熱接觸(點名、貼近、遞麥克風),多數人在空曠又白潔的空間裡顯得侷促不安。失去酒精的催化,熱鬧的台式卡拉OK電子配樂、七彩霓虹燈、紅地毯舞台、風情萬種的伴奏電視MV等象徵性物件雖綴滿空間,卻仍使觀眾與包姨始終隔著一段觀看的距離。充滿社交身段花蝴蝶般的她,在一首首唱出人生甘苦的歌之間,依序道盡初戀男友死去、在臺中西餐廳打工、到臺北被騙錢決定返鄉以及回到臺中開店創業的辛酸血淚。或許是演出時間限制,也可能為凸顯隨興、鬆弛的情境,敘事偶有跳接、突兀不明的情形,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不難理解,透過包姨的生命故事,創作者亟欲傳遞「返鄉打拼」的可能性。那個「鄉」直指臺中,但隨著人口高度移入並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以後,這種催眠能收服多少人心?或者,呈現出了某部分臺中人的共同記憶(要往更大的城市而去才更好)?也許答案與觀眾各自的經驗有關,也或許在探究之前,必須綜合展示作品來觀看。

六處創作包含入場時的貨櫃屋、展演主場卡拉OK舞台、來自漁港記憶的冰箱、以塑膠簍搭建而成的神龕及結合竹架帆布與投影的候車亭,另有入場前的一處公寓大樓管理桌。共通點在於,每一個作品皆有一處微觀模型,如冰箱旁保麗龍盒中的魚貨身上,有小巧精緻的漁船捕撈場景;又如神龕一隅置有隨身小包,敞開的包口,可見凌亂的零錢鈔票上有開車到攤位採買的場景;觀眾所在的卡拉OK區,桌上菸灰缸內亦有在戶外享受現場演奏的景象,一旁有未熄的菸蒂。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包在我身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這些必須靠近再靠近、仔細觀察才會發現的舞台陳設,改變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劇場觀看,採取將敘事場景凍結濃縮、挪置、重現,逼人用不一樣的距離來靠近場景,重新認識熟悉的地方。不過那個彷彿小到不能再小的場景再現,除了令人訝異的工藝及對空間創作的掌握能力,究竟「臺中」哪裡不一樣?手冊中所言:不同場景的縮小模型世界也正翻轉著我們對臺中的樣版印象,【1】似乎不易察覺。以背包內物品的微觀世界轉化為極小化的地方場景與故事,固然有其浪漫、可看之處,不過對於景觀的處理卻倍感可惜,貨櫃屋、卡拉OK、漁港、神龕、候車亭這些組合似乎在臺灣其他地方(如高雄、基隆)亦可看見,關鍵在於,更細緻的在地差異或足以呈現地方感的隙縫在微觀中被縮到更小更小的地方去了(幾乎是肉眼看不見的尺寸)。於是,展場內的臺中,不僅無法聚焦(也可能是田調空間過大【2】),也尚徒留在創作者眼中的想像情境裡,真實、精湛、可愛,卻也模糊、空泛、不踏實。彷彿更近,事實上卻近似發散了。

再回到表演本身,包姨有幾句台詞令人耳朵一亮:「『故鄉』總共幾劃你知道嗎?二十劃,但我卻永遠寫不完。」、「人生不要只是往前看,背後有好多好多東西哦。」,其中唱著「火車漸漸要起走/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時,將林強的〈向前走〉前進大城市、迎向更美好的未來與期待之情緒,安排在她對台北失望,準備回到家鄉臺中重啟人生的段落,十足驚豔,確實以歌的記憶情境翻轉了「返鄉」與「展望」的想像,令人動容,且也發人省思:一個地方該待多久能成為家鄉?一個離開良久的家鄉,回去還能如何盼望?歌曲神來一筆,挽救了稍嫌疲乏的刻意笑鬧。

文末,延伸開頭的提問:要多近,才能看見一個地方?展覽透過現地演出,該如何更加彰顯無法言說(或不必言說)的作品概念?我想,《包在我身上》試圖透過創作凸顯地方的異質與新貌,或許尚未抵達目的地,然而所開啟的地方創作方法與可能的提問空間,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新/心意。雖然小小短短的,演出卻也相當耐人尋味,值得再靠近一點看看。

註釋

1、參考《包在我身上》電子手冊:https://issuu.com/npac-ntt/docs/_______________ying(檢索日期:2020/07/28)。

2、根據電子手冊說明,《包在我身上》創作團隊所走訪的地點包含:龍井中港地磅行、梧棲海口腔協會、中區、大甲、梧棲漁港及西屯區等地。

《包在我身上》

演出|吳峽寧、僻室
時間|2020/07/26 16:0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凸凸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