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遨遊《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
10月
28
2019
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O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7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在臺灣以國樂為主製作的兒童音樂劇寥寥可數,例如:臺灣國樂團與硬底子音樂網劇團聯合製作的《小熊歷險記》(2016)、采風樂坊《三隻小豬國樂歷險記》(2012)、《七太郎與狂狂妹》(2003)。今年(2019年),臺灣國樂團首度與O劇團【1】合作,製作一齣結合舞蹈、音樂、多媒體、特技、傳統彩繪、偶戲裝扮,甚至還有4D體感互動(例如:香氛味、煙霧、灑水)的兒童跨界音樂劇《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其以音樂故事劇形式,讓大小朋友輕鬆認識傳統樂器,並學習音樂知識,屬於一場溫馨有趣、易懂又兼具教育性極高的演出。

整齣劇的故事情節主要在描述幾件事情,介紹節氣特色、地球氣候變遷、愛與勇氣和包容帶給大家溫暖的故事。二十四節氣是漢民族所獨創的,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週期規律。早期臺灣以務農為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大事;而一位老畫家徹夜努力地創作,但因為世界各地災情不斷上演,讓老畫家心煩意亂,此時有一位具有魔法的神祕小男孩,帶著老畫家進入美麗夢幻的畫中世界,畫裡他們遇見了正在吵架的四位「節氣家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搞小團體並分道揚鑣,大地也亂了秩序。小男孩和老畫家下定決心想辦法找回節氣家族,並用愛與勇氣讓一家人團聚。最後,世界奇蹟似地恢復了該有的秩序,老畫家也再次找回當初那個愛畫畫的初心,完成了如夢般的作品,一個期盼已久的美麗境界。【2】

兒童音樂劇主要設定觀看的觀眾對象是兒童,在演出內容方面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生活化、舞台視覺夢幻、劇情淺顯易懂的特質。在導演的安排下,舞台一分為二,前舞台主要是演員表演及走位的部分,後舞台則是留給臺灣國樂團,除暖場、序場以及終曲,國樂團大多是歇息的狀態,其它九幕都是劇團擔任主角,但當演員主要角色出來時,國樂團又會演奏其主題樂曲,讓觀眾透過對樂曲的描摹認識此角色。在劇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就是四位節氣家族的春、夏、秋、冬一出場就跳起舞蹈,不僅讓台下的觀眾一起拍手數節奏,也讓觀眾很是輕鬆的起身並隨音樂搖擺舞動,且在燈光的營造下,散落的紙屑如雪花紛飛般飄落舞台,如夢似幻的景色令兒童雀躍不已。除此之外,投影圖更是精心的邀請彩繪大師黃友謙繪製,一張張精緻的節氣圖搭配國樂團的演出,除賞心悅目外,也讓觀眾了解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在音樂設計方面,音樂由作曲家梁啟慧【3】設計,全新創作,從暖場、序曲、到終曲,都各有主題曲,劇中主要的主角是春、夏、秋、冬,為了讓角色分明,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主打歌,例如:夏天給人的感覺是炎熱的,運用打擊樂的聲響襯托,秋天令人感覺溫暖,運用弦樂奏出寧靜之感,形象更為立體鮮明。樂曲隨著劇情上變化互動與陪襯,中間還穿插了教導觀眾認識國樂的吹、拉、彈、打的樂器,並現場教導大家運用簡單的節奏參與表演,投影幕上也呈現簡單的節奏技法,適切的互動融入,頓時觀眾是觀眾也是今日演員,觀眾不再只是在台下鼓掌的人,些許顛覆了觀眾與演員的關係。整場劇看起來多元有趣,音樂廳變得夢幻與美麗。

這部作品,能感受到編導陳威宇內心創意發想與對作品細膩度的詮釋,兼具教育性,讓孩童了解國樂器的發展與演奏方式,劇情帶給大家認識氣候的變遷與正向的能量更營造出很多對不同藝術融合的想像空間,讓人對其後續的作品,更加期待,但是筆者有幾個小建議,有時很多東西融入在一起有點凌亂,似乎不知道關注的焦點應該放在哪,例如:舞者在台上跳舞,在觀眾席還有一些演員與觀眾在互動,左側舞台演員在講話,右側舞台舞者在跳舞,音樂在演出教大家打節奏片段,有些投螢幕上投影的內容與與演員表演片段沒有對在一起。

現今觀眾口味的改變與多元,使得跨界表演藝術持續的蓬勃發展,雖然結合各界藝術的人才,甚至是藝術以外的人才(例如:魔術結合打擊樂演出、乒乓球協奏曲,展現音樂與運動之美),激發更種創意與新作,但也讓作品的主軸似乎有失焦的可能導致落至渙散、大雜燴,如何能在兩種藝術間取得平衡點,是當今創作藝術重要面對的課題。


註釋

1、O劇團成立於2007年,藝術總監陳威宇,分別在2009年、2011年語2013獲選台北兒童藝術節首獎得主,成員分別來自戲劇、舞蹈、音樂、影像等不同的工作領域,齊心為一個美好的劇場夢想努力。

2、參閱《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節目冊。

3、梁啟慧,畢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藝術學院,主修電影原創音樂作曲,曾為好萊塢獨立製片製作電影配樂,榮獲第21屆傳藝類金曲得主、入圍第47屆電視金鐘音效獎。

《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

演出|台灣國樂團、O劇團
時間|2019/08/18 14:30
地點|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