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遨遊《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
10月
28
2019
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O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85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在臺灣以國樂為主製作的兒童音樂劇寥寥可數,例如:臺灣國樂團與硬底子音樂網劇團聯合製作的《小熊歷險記》(2016)、采風樂坊《三隻小豬國樂歷險記》(2012)、《七太郎與狂狂妹》(2003)。今年(2019年),臺灣國樂團首度與O劇團【1】合作,製作一齣結合舞蹈、音樂、多媒體、特技、傳統彩繪、偶戲裝扮,甚至還有4D體感互動(例如:香氛味、煙霧、灑水)的兒童跨界音樂劇《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其以音樂故事劇形式,讓大小朋友輕鬆認識傳統樂器,並學習音樂知識,屬於一場溫馨有趣、易懂又兼具教育性極高的演出。

整齣劇的故事情節主要在描述幾件事情,介紹節氣特色、地球氣候變遷、愛與勇氣和包容帶給大家溫暖的故事。二十四節氣是漢民族所獨創的,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週期規律。早期臺灣以務農為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大事;而一位老畫家徹夜努力地創作,但因為世界各地災情不斷上演,讓老畫家心煩意亂,此時有一位具有魔法的神祕小男孩,帶著老畫家進入美麗夢幻的畫中世界,畫裡他們遇見了正在吵架的四位「節氣家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搞小團體並分道揚鑣,大地也亂了秩序。小男孩和老畫家下定決心想辦法找回節氣家族,並用愛與勇氣讓一家人團聚。最後,世界奇蹟似地恢復了該有的秩序,老畫家也再次找回當初那個愛畫畫的初心,完成了如夢般的作品,一個期盼已久的美麗境界。【2】

兒童音樂劇主要設定觀看的觀眾對象是兒童,在演出內容方面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生活化、舞台視覺夢幻、劇情淺顯易懂的特質。在導演的安排下,舞台一分為二,前舞台主要是演員表演及走位的部分,後舞台則是留給臺灣國樂團,除暖場、序場以及終曲,國樂團大多是歇息的狀態,其它九幕都是劇團擔任主角,但當演員主要角色出來時,國樂團又會演奏其主題樂曲,讓觀眾透過對樂曲的描摹認識此角色。在劇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就是四位節氣家族的春、夏、秋、冬一出場就跳起舞蹈,不僅讓台下的觀眾一起拍手數節奏,也讓觀眾很是輕鬆的起身並隨音樂搖擺舞動,且在燈光的營造下,散落的紙屑如雪花紛飛般飄落舞台,如夢似幻的景色令兒童雀躍不已。除此之外,投影圖更是精心的邀請彩繪大師黃友謙繪製,一張張精緻的節氣圖搭配國樂團的演出,除賞心悅目外,也讓觀眾了解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在音樂設計方面,音樂由作曲家梁啟慧【3】設計,全新創作,從暖場、序曲、到終曲,都各有主題曲,劇中主要的主角是春、夏、秋、冬,為了讓角色分明,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主打歌,例如:夏天給人的感覺是炎熱的,運用打擊樂的聲響襯托,秋天令人感覺溫暖,運用弦樂奏出寧靜之感,形象更為立體鮮明。樂曲隨著劇情上變化互動與陪襯,中間還穿插了教導觀眾認識國樂的吹、拉、彈、打的樂器,並現場教導大家運用簡單的節奏參與表演,投影幕上也呈現簡單的節奏技法,適切的互動融入,頓時觀眾是觀眾也是今日演員,觀眾不再只是在台下鼓掌的人,些許顛覆了觀眾與演員的關係。整場劇看起來多元有趣,音樂廳變得夢幻與美麗。

這部作品,能感受到編導陳威宇內心創意發想與對作品細膩度的詮釋,兼具教育性,讓孩童了解國樂器的發展與演奏方式,劇情帶給大家認識氣候的變遷與正向的能量更營造出很多對不同藝術融合的想像空間,讓人對其後續的作品,更加期待,但是筆者有幾個小建議,有時很多東西融入在一起有點凌亂,似乎不知道關注的焦點應該放在哪,例如:舞者在台上跳舞,在觀眾席還有一些演員與觀眾在互動,左側舞台演員在講話,右側舞台舞者在跳舞,音樂在演出教大家打節奏片段,有些投螢幕上投影的內容與與演員表演片段沒有對在一起。

現今觀眾口味的改變與多元,使得跨界表演藝術持續的蓬勃發展,雖然結合各界藝術的人才,甚至是藝術以外的人才(例如:魔術結合打擊樂演出、乒乓球協奏曲,展現音樂與運動之美),激發更種創意與新作,但也讓作品的主軸似乎有失焦的可能導致落至渙散、大雜燴,如何能在兩種藝術間取得平衡點,是當今創作藝術重要面對的課題。


註釋

1、O劇團成立於2007年,藝術總監陳威宇,分別在2009年、2011年語2013獲選台北兒童藝術節首獎得主,成員分別來自戲劇、舞蹈、音樂、影像等不同的工作領域,齊心為一個美好的劇場夢想努力。

2、參閱《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節目冊。

3、梁啟慧,畢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藝術學院,主修電影原創音樂作曲,曾為好萊塢獨立製片製作電影配樂,榮獲第21屆傳藝類金曲得主、入圍第47屆電視金鐘音效獎。

《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

演出|台灣國樂團、O劇團
時間|2019/08/18 14:30
地點|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