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劇本的嶄新詮釋《戲夢情緣》
7月
04
2018
戲夢情緣(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77次瀏覽

文  楊閩威(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客家大戲《戲夢情緣》改編自宋元時期南戲劇本《宦門子弟錯立身》,原著講述的是因沉迷戲劇藝術的官宦子弟完顏壽馬,與戲班女藝人王金榜借助戲曲相知、相戀的愛情故事。全本並保留了大量的戲曲表演史料,對當時藝人的生活情況有深入的著墨。早在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出前,就已被中國大陸的北方崑曲劇院改編為崑曲演出。不過北崑的版本仍是遵從原著,在製作上保留了宋、元兩代的藝術特徵。《戲夢情緣》卻是定位於清裝大戲,全數刪除了原著的歷史背景。

為什麼要改編為清裝戲?或許可以從臺灣客家戲的發展史來看,臺灣客家採茶戲的活動至少在清光緒年間就有相關記錄,因此《戲夢情緣》的清代背景更能符合臺灣客家戲班的發展軌跡。而男主角官宦出身的完顏壽馬也被改為書香子弟段紹文,減少觀眾欣賞上的距離感,更能快速的進入戲中。本戲的另一個母題:「夢」,則點出了段紹文追尋的「戲曲之夢」,在序場中安排了梨園仙子在夢中帶領他追隨理想,在全劇中具備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夢在其他戲曲中多半都是男女情感的象徵,但在《戲夢情緣》中,夢境為男主角的理想,段紹文與王三春的戀情反而存在於現實生活中。而段紹文與梨園仙子的「夢會」一場則是化用唐玄宗夢見仙子後,創作《紫雲曲》的故事,梨園與戲班的對應關係同樣也是出自於唐玄宗。

在《戲夢情緣》的第三場,段紹文與王三春在書房中排戲引用的情節是《繡襦記》,而《繡襦記》中的鄭元和、李亞仙、鄭父三人正好能呼應段紹文、王三春、段有德(段父)的劇中遭遇。《戲夢情緣》與《宦門子弟錯立身》於此段中不同的地方是,《宦》大量使用了雜劇、傳奇作為文本素材,這樣的安排雖能使觀眾接觸到許多著名劇目,但同樣也有「掉書袋」之嫌。《戲夢情緣》對原著的增刪應更能精煉其劇情主軸。

除了男女主角「因戲結緣」的情節外,戲班的生活面向也是本戲的特點之一。關於戲班演出的戲中戲,近年來也有多個劇團推出作品,如今年四月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月夜情愁》,或是2011年國光劇團首演的《百年戲樓》,但這些作品均是採取以對白見長的舞臺劇包裹歌仔戲與京劇,藉此營造出「戲中戲」的氣氛。《戲夢情緣》不僅是「以戲曲演戲曲」,在編排上,更進一步設計了「戲外戲、戲中戲、戲本戲」特殊架構。本戲導演彭俊綱認為此種戲劇程式,更能強化情節衝突,推進了角色性格的發展,不同於原著的平鋪直敘。

所謂的「戲外戲」,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以第八場為例,首先在舞臺布景上設置了戲臺,演員在戲臺上敷演亂彈戲《斬瓜》,戲臺下也有觀眾觀看演出,整個過程其實也是一場演出,舞臺下的觀眾就是以「全知視角」來觀照全場。這場戲採用全知全能的敘事角度,敘述者凌駕於整個故事架構,洞悉一切,隨時對人物的思想及行為做出解釋和評價。「戲中戲」則是如前段所述,讓演員在戲中另外演出戲劇,以符合戲班作為背景的元素。為了使演出與「戲中戲」區隔開來,榮興選擇了亂彈戲作為戲中戲的演出劇種。俗語說「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吃肉以五花肉最為美味,戲曲則是亂彈戲最好看。亂彈戲在歌仔戲風行臺灣之前,是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被視為最正統、隆重的酬神戲劇。而早期的客家戲藝人也兼擅亂彈戲與採茶戲,因此亦有「日演亂彈,夜演採茶」的說法。此段安排也回顧了臺灣客家戲班的發展歷程。

以往「戲中戲」的結構多是以舞臺劇包裹其他劇種演出,所以觀眾最多只能欣賞一種劇種而已,《戲夢情緣》則是以「客家大戲」搭配「亂彈戲」演出,觀眾在欣賞客家戲之餘,也能對亂彈戲有初步的認識。演員在演出上要兼顧兩種劇種是一個重要課題,榮興的主力演員,如本戲男主角蘇國慶、女主角吳代真、重要角色如胡宸宇等,皆有向知名亂彈戲藝人潘玉嬌(「亂彈嬌」)學習亂彈戲,嘗試向過往的客家戲藝人看齊,他們傳習的歷程也借劇中角色說了出來。除了戲臺上的演出之外,更安插了「出將入相」,將臺前與臺後的演員狀態加以切割,營造出整個戲班的運作模式,讓觀眾有如攝影鏡頭般觀看整場演出。

「戲本戲」則是回歸於文本自身。尾場段紹文與彭家班排演其編纂的新戲,即《完顏公子錯立身》,暗喻了本劇是改編《宦門子弟錯立身》而來,將觀眾從戲劇的情境中再度拉回現實中。導演在此劇中運用了不少現代戲劇的編排手法與運鏡模式,使一向傳統的客家大戲增添了不少現代感。

本劇在表演程式上仍保留了客家三腳採茶戲的體制,以男(生)女(旦)主角的青澀愛情為主體,搭配從中穿針引線的鄰家世伯(丑行),以及象徵阻礙男主角追尋「戲夢」志向的嚴肅父親(老生),呈現逗趣而又嚴肅的人物性格反差,凸顯客家採茶戲的喜劇本色。不過在基礎上也有許多改變,如第六場張寶與張強扮作強盜欲為師兄俊勇報仇時的對白,便從以往常使用的「棚頭」變成了輕鬆活潑的RAP,或是第八場春桃在戲臺上的搞笑串場等,均表現出了本劇積極向現代審美需求取經的特徵。

《戲夢情緣》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18/06/16 19: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