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矛盾與參與式神話《人造地獄》
5月
12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1次瀏覽

許玉昕(政治大學英文所研究生)

《神話學II:人造地獄》挪用了但丁《神曲》的符碼,將移工比喻為追尋天堂的「但丁們」,人力仲介則是肩負帶路重任的維吉爾。導演 Baboo 在宣傳和演後座談不斷強調,《神話學》系列的發想是希望以「亞洲經驗」重思「西方經典」。不過,《人造地獄》碰觸到而尚未充分開展的,反而是「亞洲」內部的分裂。與其說分裂,不如說本來就不存在一個先驗的、基於地理位置而本質上相近的「亞洲共同體」。本文試圖指出《人造地獄》在美學上與敘事上的矛盾或縫隙,唯有站在縫隙中,才得以避免將自由人文主義的道德優越感錯認為淑世的啟蒙。

陳武康飾演的人力仲介在跳出角色與觀眾互動時,數度提到「印印臺泰柬菲」(指稱印度、印尼、臺灣、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彷彿臺灣和東南亞鄰居站在同一條陣線。值得注意的是,《人造地獄》在再現東南亞移工的遷徙慾望與困境時,也赤裸的呈現了臺灣在全球經濟及產業結構中的共犯位置。而這個共犯位置,最直接體現在人力仲介的角色,其一出場便描述臺灣在跨國新自由主義下將勞動私有化、外包予種族化的低階勞動力的趨勢。在此,幾近精神分裂式的,人力仲介/陳武康讓我們看到多元主義的命名邏輯(六個國家倂置,彷若各自獨立且平等)與勞動條件(臺-印印泰柬菲)的階序。

透過人力仲介現身的「臺灣」,和「印印泰柬菲」當中有一條隱形的線,這條線在劇場空間內就是「我們觀眾與陳武康(不論扮演仲介或是跳出角色與觀眾互動)」面對「銀幕上的東南亞演員們」之間語言的、物質的,也是時間性的區隔。【1】即便架設於劇場四周的大銀幕圍繞著觀眾,意圖打造環繞、包覆、打破單向觀影關係的視聽效果,在互動環節時,仲介/陳武康與觀眾的即興互動,與連線轉播的訊號干擾形成對比。國外演員的斷訊凸顯了媒介的中介性(mediating role),更提醒了,沉浸式的互動設計與感官部署試圖取消觀演隔閡,但隔閡的「取消」實則建立在對形塑感知與認知的框架(如媒介或敘事框架)的遮蔽。

就像在「良善」段落的故事裡,女主人(蔡佾玲飾)與幫傭互動時盡力表現友善,但她自白道,當她越表現友善,越自覺虛偽。那麼,令人困惑的是,如果說《人造地獄》試圖透過互動與溫情造境來動員觀眾的友好或同理情感,【2】其同理政治又將如何面對「臺灣」之於「印印泰柬菲」的優越位置?

演出敘事以「魚」和「候鳥」的意象比喻移工處境,使得對遷徙和邊界的討論反倒被自然化了。移動與慾望,變成是個體的選擇。如果做為敘事結構的「七美德」所帶出的故事在知性與感性層面都指向均質的效果(例如,使東南亞移工的悲苦遭遇激起憐憫),那麼,所有具諷刺潛力的話語及設計終將淪為幫自身爭取合法性的重複宣告。

《人造地獄》在劇場空間及互動安排上都試圖凸顯觀眾之於演出的位置,但套用林宏璋為克萊兒・畢沙普的同名書籍《人造地獄》所寫的序言-「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將觀眾納入藝術事件,是否只是更隱微的複製、也再製了既有的社會關係與階序?【3】


註解

1、語言不必然指向本質化的國族身分,官方語言的使用也不應被太快等同於各別國家的代言。可惜本戲的翻譯政治已超出本文討論範圍。
2、例如鼓勵觀眾在互動環節絞盡腦汁想出各國吸引人之處,或是戲後表示對悲苦故事的同情。
3、林宏璋。2015。〈關係前後: 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人造地獄》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2/04/16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