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揭穿人性又無影無蹤的高雅幻術《SUN》
4月
27
2016
SUN(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9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繼《政治媽媽》(Political Mother)之後,英國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現代舞團再次受邀來台演出,新作《SUN》延續前作對於權力的反思,作品中充滿濃厚殖民議題色彩,訴諸大量感官刺激,在華麗而流暢的舞蹈排場間,不時穿插反諷的戲劇效果,更加深層地,將原有的政治面向,推往普世及人性自身的內在辯證。主題上的太陽之名,從作為日不落帝國的霸權印記,延伸至希望與秩序的象徵,以及更重要的,光明力量的召喚。

演出尚未正式開場之前,批判及反思權力的戲碼已然啟動。劇院內廣播發出人聲口白,以低沉而帶有懸疑的語調警示觀眾:「你們永遠無法完全抓到我們」,在場的大家,一方面仔細聆聽,仿若這是形而上的呼喚,另一方面又清楚察覺這是表演者故弄玄虛的話語,笑聲此起彼落。這聲音,一如神諭,引領觀眾直接觀看整場演出的結尾,得以隨心操控表演,於此同時,觀眾不自覺也成為了受控於此無形權力的客體。接著,口白強調整場演出中「沒有任何動物受傷」,一方面打預防針,事先除去觀眾恐懼,然而有趣的是,另一方面也預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動物殘亡的景觀,即使非真,卻仍引惑著觀眾嗜血及窺奇的渴望。然而,沒想到,當正式演出那一刻開始,一塊畫有羊匹圖樣的平面紙板,立於舞台上,詼諧地沖淡方才的懸疑感,也嘲弄著觀者如我的預期心理。情感及情緒時進時出,為演出揭開序幕,不僅埋下伏筆,且定下基調。整場演出,被太陽光芒所庇蔭,被其神聖感召所誘惑,也被其宰制力量所籠罩,如同一場無影無蹤的高雅幻術,迷誘且喚醒,浸淫且疏離。

數名舞者現身舞台,皆穿著白色服裝,肢體融合典雅與狂野,於秩序與失序之間擺盪,背景聲響於禮樂、聖詠、爵士、梵唱、鼓擊、電音之間往返,口說與文字退位,樂舞交奏,僭越而成了語言,彷彿歸返遠古時代。時而在弧、圈、圓、轉交錯之際開闔,踩著以芭蕾為基底而處處對拍的宮廷舞步,身體充滿程式化的禮教色彩;時而跳著以下盤核心為重的舞蹈,張臂,甩手,抬腳,抖胸,扭臀,身體散發動物性的原始能量,像是挑逗魅惑,亦像挑釁示威;時而舉手投足不知所謂卻錯落有致,東點西點,如自語,如祈天;時而躁動不已,熱血澎湃,鼓聲四起,如爭鬥之前的戰舞;時而昂首正步,英氣威凜,井然有序,如軍隊出巡;時而宛若著魔般胡亂竄跑,癲狂到底;時而又若無其事,瞬即冷靜。身體語彙或兩兩交雜,或前後更迭,亂中有序,序中有亂。

烈日不時倏地高掛半空,表徵勝利,也提醒著秩序,場上共歡、同仇的太陽子民們,頓時靜謐,鴉雀無聲。當觀者感官趨於舒緩時,卻又突現震耳奪目的聲光,排山倒海而來,極致轟炸視聽神經,讓人倏地驚醒。此般偌大聲景,無比撼動,對前一刻的安寧形成干擾之際,也有如大自然力量的洗禮,迷醉觀者感官,隱隱喚醒著潛藏人心底層的好戰野性。爾後,台上舞者們又恢復秩序舞動,再度與前景形成強烈對比,而這舞步所跺踏出來的快活氛圍,指涉多重,彰顯的可能是原住民常設祭典的歡慶,可能是殖民者姦淫擄掠的勝利,或許也可能這殺戮過後的勝利也是原住民一方的,即使短暫。趨近結尾,劇院場燈漸亮,觀眾被暴露在光明底下,又再一次地被喚醒自覺,旁白開始敘說著人類文明史上如何「以日之名」作為合法目的而衍生的種種惡行,台上的結局再度浮現,舞者們繼續歡慶,儼然一片世界大同,此刻,旁白更加直言控訴:「這就是操你媽的結局」,瞬間戳破和平表象,無疑像是打了所有人類一巴掌。越是沉浸於演出中任何時刻,這一掌,打得越是重。

此演出看似形成一齣善惡對立且帶有濃厚說教意味的道德舞劇,不過並未止於此。整場下來,舞台上不斷閃現諸多黑白並置的意象,例如灰狼與白羊、壓迫者的白人與受迫者的有色人種、各所表徵的壞人與好人,然同一組人馬,舞步不斷持續,身份時而清楚,時而雙重;隨著燈光明暗流轉,隨著同樣時空的晝夜更迭,眾人處於同座自然場域,狀態交替於秩序與失序,既訴諸理智也回歸感官,既有理性的制約也有欲望的釋放,欲望見於同一群體,欲望也見於每位個體。因此,當旁白不時以詭異的口吻念著:「你們永遠無法抓到我們。」乍聽之下,「你們」是那待宰的羔羊,而「我們」暗指那股不見蹤影又不知何時現身的暴力手段,以及驅使暴力行動的權力渴望,但事實上,你們是我們的反射——甚至,你們就是我們。

於是,這場看似善惡截然二分的殖民與被殖民者之間的政治論戰,實則化約成了光明與黑暗兩股力量,兩位一體,並行競走,相互抗衡,好比日神阿波羅(Apollo)與酒神戴奧尼瑟斯(Dionysus)兩者始終存於一體的辯證與抗衡,是歷史源頭,是世界初相,亦為人性原貌。

《SUN》

演出|侯非胥.謝克特現代舞團
時間|2016/04/1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作中,不斷的轉換場景,一下子是舞者,一下子是沒有生命的板子,卻因為舞者的帶動而賦予它生命,而場景的交替,似是一段段的故事片段,需要觀眾自行拼湊解讀。(湯硯如)
5月
06
2016
《SUN》透過強化鏡框式舞台的平面特質,揉合編舞者刻意的線性敘事結構、重複模式與二分單一的價值觀宣導,似乎更有意暗中收納這曾經狂飆的身體。也就是說,侯非胥透過結構鋪排,諷刺歷史被扁平化後的理解。(樊香君)
5月
04
2016
侯非胥‧謝克特就像是一個探照燈,觀眾在他的引領下,看見他要觀眾看清的一切,到底誰才是操控者,誰又是被操控者,謝克特引領著觀眾觀眾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 (湯硯如)
4月
28
2016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