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6
2016
Sun(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4次瀏覽
湯硯如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暨碩士班)

睽違四年,侯非胥‧謝克特現代舞團再度來臺,帶來他2013年的作品《Sun》。如同2012年演出的《政治媽媽》,強烈的音樂及編舞手法,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給觀眾強大的感官衝擊。

「你們永遠無法抓到我們……」,一句句毫無音頻的口白,不帶情感,避無可避,一字一句滲透到觀眾耳裡,演出在一陣口白中展開。編舞者運用觀眾所熟悉的中文作為口白,使舞作的呈現能更加完整,口白是舞作中重要的一環,當觀眾聽懂了,才較能夠產生共鳴,舞作的渲染力也將更為強大。

開頭,先讓觀眾看一小段結尾,在歡快的音樂與節奏下,燈光大亮,舞者身穿米白色系的服裝,踩踏著愉悅輕盈的步伐,上半身恣意的擺盪舞動,短暫的呈現結尾片段,好似曇花一現,並在最後向宣告似的說了一句「最後一切都會沒事」,但真的會沒事嗎?這像是為了安撫觀眾的片段,為演出揭開了序幕。

在低沉的大鼓聲響起時,燈光變暗,口白再度發聲:「我現在要說的是一個關於良善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白與黑的故事。」一遍一遍的複誦,而舞者則拿著印有圖案的板子,先是羊,用跳併跳併的方式前進後退,板子也會隨著節奏,或右或左的傾倒,當三隻羊都出現時,一隻狼從右舞台現身,默默的,舞台上剩一羊一狼在場中對峙,微妙的氛圍在一聲尖叫之後被打破。白布出現在場中,從它後方打了一顆橘紅色的燈,照映在白布上,像是一顆火紅的太陽照耀著,彷彿在黑暗過後看到的曙光。音樂轉換為打擊樂,有點類似於非洲舞的音樂,舞者們的手勢多出現像是芭蕾舞中的手姿,一手在胸前,一手在頭頂上方,在舞動的過程中常出現小小的下墜頓點,好似被操控的木偶,許多顫動與踹腿的動作也出現在其中,而舞者的上半身多為前傾之姿,有時甚至微微拱背,像是在訴說著被操控者的懦弱與膽怯。舞作中,不斷的轉換場景,一下子是舞者,一下子是沒有生命的板子,卻因為舞者的帶動而賦予它生命,而場景的交替,似是一段段的故事片段,需要觀眾自行拼湊解讀。在每個片段出現的板子都不盡相同,有羊、狼、牧羊人、帽T男、商人,當這些板子兩兩相對時,人們總會主觀的認為,例如羊與狼,羊就是弱者,但這是事實嗎?我想謝克特就是要讓人們反思一些,看似合理,實際上是不合理的狀態吧!

《Sun》有太多的抽象涵義需要觀眾去解讀,例如拿鈴鼓的男子是否就是操控者;而舞作中有女舞者把衣服褲子都脫了,剩黑色內衣褲,這像是代表著女子卑微的地位;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細節,例如燈光,在舞台上方吊掛著一顆顆燈泡,每一顆燈泡都可以獨立亮起,有個片段是一名男舞者站在舞台正中央,雙手高舉,運用腰部帶動上肢,環繞舞台,而舞台上的燈泡會隨著他的手繞到哪燈就亮到哪,但誰又知這是人在操控光,還是光一直牽引著人。

侯非胥‧謝克特就像是一個探照燈,觀眾在他的引領下,看見他要觀眾看清的一切,每一個照明,都是更深一層的思量,到底誰才是操控者,誰又是被操控者,謝克特引領著觀眾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不僅僅是進劇院看完一場演出這麼簡單,《SUN》的強烈震撼在我心中久久不散。

《SUN》

演出|侯非胥‧謝克特現代舞團
時間|2016/04/1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SUN》透過強化鏡框式舞台的平面特質,揉合編舞者刻意的線性敘事結構、重複模式與二分單一的價值觀宣導,似乎更有意暗中收納這曾經狂飆的身體。也就是說,侯非胥透過結構鋪排,諷刺歷史被扁平化後的理解。(樊香君)
5月
04
2016
侯非胥‧謝克特就像是一個探照燈,觀眾在他的引領下,看見他要觀眾看清的一切,到底誰才是操控者,誰又是被操控者,謝克特引領著觀眾觀眾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 (湯硯如)
4月
28
2016
趨近結尾,劇院場燈漸亮,觀眾被暴露在光明底下,又再一次地被喚醒自覺,舞者們繼續歡慶,儼然一片世界大同,此刻,旁白更加直言控訴:「這就是操你媽的結局」,瞬間戳破和平表象,無疑像是打了所有人類一巴掌。越是沉浸於演出中任何時刻,這一掌,打得越是重。(吳政翰)
4月
27
2016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