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鏡下荒謬寫實《大家一起寫訃文》
10月
30
2012
大家一起寫訃文(劉人豪 攝,同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3次瀏覽
紀慧玲

《大家一起寫訃文》曾是2007年國家文學館年度「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首獎,編劇鄭衍偉以初生之犢之姿,奪下獎額高達50萬元的徵選首獎,一時聲名鵲起,備受矚目。隔年,(在還未獲獎前即敲定檔期)也由三缺一劇團將之搬進皇冠小劇場公演,以「超時空家庭奇譚劇」定位宣傳,並從導演楊景翔的話語「我們會一件一件事情慢慢忘記」浸入編導詮釋下關於記憶、家庭、時空亡逝或崩壞的空茫感。

時隔四年,同黨劇團以「七大諧星,嚴肅打造,搞笑登場」─「荒謬家庭奇譚劇」標語再度貼演,導演謝東寧抓住了「以笑來對抗死亡的哀傷」調性,上半場將之調製為一場跡近電影《父後七日》的「庶民綜藝風」,下半場雖依舊是異太空的奇想世界,但人物半鬼半魅,半清明半癲狂,瓦解的舞台場景、煙硝迷漫、隱諱不明的燈光,以此喻示末日的同歸於盡,象徵隱喻符號更強,個人、家庭的殤亡被放大為人類自相殘殺的冷酷異境,彷彿漂浮的靈,在未來時間的某一刻,回視著地球(人)如何走向滅亡與死境。

劇本優越的後設結構(以劇中人哥哥正以祖母往生為題材寫劇本),將敘事語法、場景、人物、調性南轅北轍的上下半戲,賦與自圓其說的可能──哥哥一再修改劇本的結果。因此,前半段的庶民寫實場景,經過「綜藝化」的搞笑變形,再埋入祖母亡靈現身復出走的靈異事件伏筆,場景倏忽轉入外太空,以此極盡想像馳騁能事,也就有了敘事脈絡與結構上的合理解釋。只是,或許上半場搞笑「太正經」,人物表演情態上「太寫實」,在上下場接壤的隙縫,尤其師公引路、爸爸四處找阿嬤兩場,可以埋伏「成住壞空」由荒誕進入敗亡的危機感,可以拉出阿嬤(下半場阿嬤的象徵已轉為某種救贖的形象)冷眼笑看人間的疏離感,這類「中介」的質性、空間、狀態,都被上半場整飭統一的綜藝風、節奏淹沒,以致上下半場看來像是兩段戲──顯然編劇沒有寫好的另一種自圓其說。

然而,切開來看,導演處理場面的功力仍十分了得,我認為這得利於導演對劇本結構的解讀融會貫通,在繁瑣如碎語的複雜人物對話網絡裡,一塊一塊地,將之清楚地釐清人物關係,並經由人物說話方式的塑造,成功地建立家庭成員彼此親疏、衝突、個性之明顯形象,這其中,演員的選角與各自具有的本色演技占了絕大成功因素,尤其爸爸(蠻頭)、媽媽(彭子涵)、阿嬤(吳碧蓮)三位演員,皆非劇場出身,但年齡、扮相與劇中角色近乎接近,灑開來演,順勢而演,反而更顯自然真實。這種表演方法(與學院出身相較)到了下半場效果逆轉,當情境進入非寫實場景時,科班出身的妹妹(陳敬萱)、哥哥(鮑奕安)、姑姑(羅香菱)、士兵(陳家逵)更能「演」出人物複雜多層次的心理空間,肢體語言顯然也更得心應手。掌握手上一盤好棋,導演不僅善用人才,更加以對台灣庶民語言、人物形象的精確描畫,《大家一起寫訃文》從七年級編劇之筆化入五年級導演的世代經驗,一幅活潑生動的「台灣人ㄟ家庭」畫面渾然天成,氣味有夠實在。

然而,或許也正是世代這個大哉問,讓《大家一起寫訃文》──儘管前述種種編劇自圓其說的可能──與同樣以「分解」家庭內部為元素的另一部劇作《屋簷下》(王靖惇編劇)一樣,新世代創作者亟力描摹、追捕上一個離鄉土更近的家族前代記憶,在以寫實刻工,精緻布局的人物、對話編織下,儘管有著不落俗套的結構、語法,卻無一例外地,對於「家」的想像,都以崩離(病亡)出發,前者以幻遊似的寓言終結家族命運,後者以個人內在世界的開啟勉強彌合了家的疏離。「家庭的崩解」此一劇本創作文脈,從紀蔚然以降,以乎再也無法完塑自身,無法讓「家」在自然與法定社會結構下,找到中心價值。當《大家一起寫訃文》上半場嬉鬧一半之後,對於編劇將如何「收拾」為阿嬤辦喪事、寫訃文這條主線場面,已隱隱擔憂。果然,下半場完全跳脫,以非寫實收拾了我們對於這個「將來誰要住啊」的家的擔憂。家,就在那裡,但顯然是一個空屋,住不了年輕的心,只能用凹凸鏡凸顯那不合時宜的傳統的荒謬,以及,空茫的凝望。

《大家一起寫訃文》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2/10/27 14: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劇寫出「病態」的家/地球,從寫實到非寫實,從現實到荒謬,從家的崩解到地球人的離群,前後兩幕的調性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對於死亡的疑慮猶如凡人對於異世界般的虛幻無知。(黃佳文)
11月
12
2012
下半場整個翻轉,原本象徵家庭的客廳空間被夷平、摧毀,所有的角色換了服裝成為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軍人、記者、難民,殖民者、被殖民者。彷彿是同一時空的未來式,又或在另一個星球上的平行時空,只是這些外星人奇異地講著鄉土台語。黑盒劇場無法成功呈現的科幻或未來質感,以噴煙氣掩飾;更尷尬的是劇情「崩解」得太厲害,以至於看不出與上半場的連結。(林乃文)
10月
30
2012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