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歌一段夢幻泡影《夜未央》
11月
01
2018
夜未央(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65次瀏覽
蔡孟汝(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所碩士)

唐美雲歌仔戲團成軍已邁入第二十一年,今年的新編大戲《夜未央》採用歷史故事作為背景,敘述西漢征和二年所發生的「巫蠱之禍」。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現象,生命的長短是無法被控制的,過去,追求長生不死藥而造成生靈塗炭的君王不計其數,漢武帝劉徹(唐美雲飾)也是其中一人。大臣江充(小咪飾)為鞏固自己在朝中地位,進而栽贓太子劉據(林芳儀飾)使用巫蠱之術欲迫使漢武帝下位,皇后衛子夫(許秀年飾)護子未果,回顧一生竭盡為帝王付出,最終夫妻間的信賴卻止於小人讒言,因而絕望自盡。

演出以三位戲子鬼魂:優宮(吳旻真飾)、優商(黃宇臻飾)、優羽(李 嘉飾)因巫蠱之禍受牽連而冤死揭開序幕。以名詞來解釋,「優」為演戲的人,劇中三位開場的冤魂命名也恰好呼應中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藉此隱晦敘述一代王朝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皇后記憶中已故的李夫人(曾玫萍飾)因早逝而容貌依舊,〈佳人歌〉被悠悠唱起,「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月色照映下更顯得惆悵萬分。劇末,漢武帝孤身一人在金鑾大殿中,對人的不信任感促成長安城數萬人性命因他的夢而白白葬送,奸臣操弄下甚至也賠上髮妻與後嗣性命,大夢初醒已然遲,形單影隻剩一人。

今年音樂設計與編曲委任李哲藝,音樂和聲語調性變化上的運用風格較不同於傳統調式,主線條雖清晰易辨,卻失去舊有韻味,音樂多重混搭下,傳統歌仔戲已不復見,跨界表演形式所呈現的音樂與唱腔和過去有了顯著改變,但是李哲藝厚實的音程能力建構下,情感線條的堆疊能力是無庸置疑的。

《夜未央》資深演員在演出節奏掌握上恰到好處,情緒流轉方面極具說服力,但是演員聲線之音質隨著歲月消磨明顯沙啞,是筆者個人覺得遺憾之處。唐美雲歌仔戲團承先啟後培植後進,在各方面都勇於嘗試,提攜優秀的新生代演員,更多的舞台經驗累積下,相信實力能更精準並行雲流水地發揮。近年各式新編劇採用許多創新的內容,目的吸引更多年輕輩的觀眾走入劇場,深掘傳統的戲劇精粹,從各種細節嶄新的嘗試與磨合併烈的火花來看,未來仍值得令眾人期待。

《夜未央》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8/09/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