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親近誰?「2018 超親密小戲節」
10月
22
2018
加蚋仔區 植豆(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5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2010年開始的「超親密小戲節」(以下簡稱小戲節),可說是台灣獨樹一格的小型藝術節,除了有系統的利用非典型空間演出之外,更是劇團自辦的「藝術節」,並且帶入了「城市遊走」元素,以「超親密/close to you」為號召,在開辦後每年的展演皆令人期待【1】。2014年之後,小戲節為求有更多時間籌備,開啓「雙年節」模式,並在2018年邁入第七屆。然而,九年下來,當「遊走式劇場」、「非典型空間演出」益發成為台灣劇場的常態,「超親密小戲節」在其中可以有怎樣的發展與定位?本文將以小戲節的三大特色──空間:「走路看戲、看戲走路」、形式:「小戲」(此指偶戲/物件劇場)、觀演關係:「親密」為主軸切入,回應檢視第七屆小戲節的運作,提問將跨向第十個年頭的小戲節可能。

走路看戲:劇場內外的場域脈絡

七年實踐與九年累積之下,小戲節希望「不只更親密,更親地」,「嘗試讓九組創作者有更確切的空間命題」【2】,並且思考「在愈來愈多表演者都走向微型製作,那我們還有什麼樣的方向可去努力嘗試?」 【3】在種種思考之下,今年也首度另邀請了楊淑雯擔任策展人,期待不只是「走路看戲,看戲走路」,更能夠「走進土地的歷史、氣味及生命裡」。【4】

然而這樣的「親地」期許也讓我困惑,畢竟2010年起小戲節在「走路看戲,看戲走路」的設定下,又以區域作為節目設定(如此次的條通區、艋舺區、加蚋仔區),在空間移動與導覽輔助之間,「地」絕對是一個主角。然而今年在親地的選擇之中,很可惜地拉掉了導覽。雖說策展人楊淑雯希望能「行進間保持靜默」,讓觀眾在路程中打開五感,自己體驗【5】,只是為了配合三組觀眾的移動與每場團隊演出的準備,觀眾其實是無法慢下來走路與感受,許多時候甚至得要加速趕路(尤其是艋舺區華江整宅銜接其他場域的路段),原先的好意反而扣分,使每個空間的移轉除了移動以外似乎沒有意義。這一層的陷落,對我而言也讓場域的三齣戲有所斷裂。或許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連接不必是導覽,但若不是導覽,「走路」這件事需要更仔細的檢視,尤其不能變成「趕路」。

有趣的是,雖然路程之中拉除導覽,但導覽卻反而或多或少進入了部分區域的展演概念中。如艋舺區《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或是加蚋仔區的《穿梭水路的聲景記憶》,前者以找出都市更新的釘子戶為概念,邀請觀眾找出每一個暗藏的小人住戶,而每找到一組住戶裝置模型,便會得到田調與訪談建構的華江整宅資訊;後者則是以耳機導覽的形式,邀請觀眾在過往城市的水路間遊走,想像此區的過往。如此形式也讓我思考,如果「導覽」仍舊可以在走路移動時發生,只是可以有另一種形式轉換?而當街區歷程被好好處理了,邀演團隊也可能再提出不同的創作回應?點與點(表演場地間)、點成線(移動路徑)、線成面(展演區域)的關係是需要再審慎安排思考的。

小戲:物件的擴大與新偶戲的建構

回到展演形式來談,小戲節的獨特之一,即在於策展團隊飛人集社以偶戲為主要創作媒介,而「超親密小戲節」亦是因此產生:因著2000年參訪荷蘭古城多德瑞克市(Dordrecht)國際偶戲節的經驗,跟著演出進入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近距離觀偶看戲,感受到人、偶與場地的呼吸【6】。

「我們想看到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物件/偶』創作二十分鐘的小品。」【7】雖然小戲節沒有冠上「偶戲節」的名稱,但我認為偶戲,或是當代偶戲延伸概念下的「物件劇場」,絕對是小戲節不當失落的主體。一如石佩玉希望藉由小戲節去實驗「新偶戲」:思考「如何讓物件本身展現它的戲劇張力」以及「怎樣讓現成物成為材料,再將物件組成一個偶像」【8】。

雖然我本身觀看小戲節的經驗不多(2011年末到2014年我在國外),然就幾次的觀看經驗,確實感覺到今年偶與物的運用轉移。先不論展演細節,除了意思意思以各式玩具物件談論權力的《更新中請稍後......》、鄭淑芸用光影戲回憶母親的《手牽手》、薛美華藉由小型物件與加蚋仔代表的豆芽菜、茶等創作《植豆》,並討論一個地域的變遷,以及Tobias Eisenkrämer《腹中的三位手足》由影像鏡頭切換,觀看生命與成癮,其他五齣小戲在表現上並未如此直指偶戲或物件。

在加蚋仔區,於Cura Pizza演出的《加蚋棧》以「披薩」分享的精神作為概念,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一場設計好的回應。觀眾抽出已寫在披薩切片上的問題,明白Cura Pizza創辦人張中豪的創立故事,關於披薩與一個在加蚋仔長大的孩子。雖然過程中有阿嬤短暫以偶現身,但整場真正的人物關係存在於張中豪製作披薩的過程,也是那一瞬間,開始了不一樣的觀賞氛圍,呈現「物件本身的戲劇張力」:食物製程的展演性。與此相比,《穿梭水路的聲景記憶》則可以說是失敗的,雖然其企圖以空間/街景作為述說的物件主體,然而范欽慧在聲音處理不夠凝鍊甚至略嫌粗糙,聲音敘事無法召喚過往,在觀者腦間建構歷史場景,使得歷史無法搭上現實,想像斷裂。也因為戴上耳機讓參與者失去真正連結環境聲音的機會,成為某種不知所以也無法在場的「廣播節目」。

而在條通區則以更不一樣的方式去處理「物件」:鳥啣影像藉由吳伊婷、林子恆與邱垂龍的表演,呈現了1991年代酒店媽媽桑與日本客的關係。他們操弄的,不是具體的物品,而是抽象情感。吳伊婷與林子恆藉由招呼、飲酒、玩弄酒杯「調情」,在實(酒吧空間)之間營造了虛(曖昧)。其中最有趣的一段當是兩人玩起陶瓷酒杯,不全以酒杯擬人,但卻在杯與手勢笑意間,達成了性的暗示與交換。此外,《跨際區》邀請觀眾戴上耳機、眼罩,在低頻震動的聲音與燈光管的變化之間,進入睡夢的震波。此時「物件」在哪似乎更抓不清,被組成偶的好像變成了我們,隨著指令行動,在腦內建構想像。

如果說以非人為主軸、以物件為焦點的演出應該「以物件為出發點,體驗發掘物件的本質及動感,或是延伸物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透過編輯與操作來產生雙重意義。操作不代表單純的控制,而是順從物件的特性去發展角色。」【9】那麼今年的許多作品確實擴展了「物件/偶」的概念,從實至虛,甚至連物的客體都看不到了,這是否也代表「物件/偶」的意義也被稀釋了呢?而當觀眾還沒有開始理解物件時,「物件/偶」又會在哪裡?

親密:如何稀釋界線、靠近內心?

作為轉型為雙年節的一年,2014第五屆超親密小戲節提出了對自身的關鍵性提問:「關注偶戲,強調生活與表演藝術的聚集,主張如秘密集會的觀賞形式,放大『親密』:與人親密,與物件親密,與城市親密,與空間親密,與創作者親密,與作品親密。空間成為彼此『親密』的媒介。觀眾靠近作品,藝術靠近生活。反之亦然。」【10】而就今年的作品觀察,除了兩齣納入導覽概念的作品,觀戲上的「空間」雖然親密,然而那樣的親密似乎仍在一種空間客觀上的不得不:因為空間小,所以我們坐得靠近。而觀演關係上,較多仍有表演與觀看的界線,為一邊舞台一邊觀眾席的放置位置,即使空間是酒吧、餐廳、市場、旅社、宮廟。

如果「物件/偶」的概念已被擴大,那觀演的界線是否更應該先行打破?讓表演與觀看、藝術與生活的親密性可以更加濃厚。這也指向了小戲節仍無法成為「限地創作」(Site-Specific)的作品,依舊是「移動的小黑盒表演」【11】。也因此,從觀眾到作品、藝術到生活的親近路徑實無法被建立;而當移動的處理又未盡完善,人與城市的親密度也有了裂痕。

望向原點:以小旅行的形式進入偶戲的國度

觀賞小戲節的觀眾會有一本「看戲護照」,護照上貼著每個演出區域的簽證,在護照簽名聲明欄更是邀請觀眾「以小旅行的形式進入偶戲的國度」。波蘭記者卡普欽斯基說:「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七屆以來,超親密小戲節以城市旅行與非典型空間演出的方式,讓我們越過熟悉的看戲經驗、帶領我們進入不同的偶戲可能;讓我們在這快速的消費時代,稍稍慢下來,留心日常熟悉的物品、街景,並給予新的想像。然而當劇場環境在九年間已開始實驗開展城市空間的各個可能,偶與物件實為小戲節所不宜割捨的。

或許如同莫兆忠所說:「偶的實驗、空間對話、社區導覽等,『小戲節』承擔東西是否已超越了『偶戲節』本身,如何回到『偶戲節』的定位?如何讓『作品』回到『作品』本身? 」【12】而又或許,如果小戲節不再那麼樣的「物件/偶」,它又會是什麼?如果要做為新偶戲的實驗場域,有沒有可能更有策略性的,在每次都能兼顧展現偶戲的可能光譜,從傳統的,到現代的,讓物件/偶的進程對應空間的變遷。這樣想來很是期待呢,如果下一次,我們能不只是進入偶的空間國度,更能來場偶的時光旅行……。

註釋

1、參考傅裕惠〈親密的代價與條件──五屆超親密小戲節的回顧和出發〉:「『超親密小戲節』對於空間和觀演關係的思考與執行,為台灣當代劇場創造幾個值得一提的記錄與成績;例如,這是第一個完整地將執行創意納入『創作』考量的製作企劃,也是一個按部就班提供跨界合作的藝術平台,更是一場讓觀眾貼近生活與觀察的城市旅行──其中數度更有來自其他城市和國家創作者的嘗試複製。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一)。

全文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4122401

2、參考「2108超親密小戲節」紙本宣傳品。

3、引自吳牧青〈超親密小戲節:讓物件展現戲劇張力的微型藝術節〉,典藏藝術網。原文網址:https://artouch.com/artouch2/content.aspx?aid=2018053119056&catid=02

4、同註2。

5、參考蘇惠昭〈厭世過後超展開,聽奧總監的超連結小戲節〉,「非常木蘭」網站。

6、參考「2108超親密小戲節」官方網站:「歷史的小戲節」。網址:http://www.closetoyoufestival.com/archive.html

7、同註6。

8、同註3。

9、引自鄭淑芸〈縱觀超親密小戲節五年一路走來〉,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五)。全文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4122405

10、引自「2014超親密小戲節」官方網站:http://2014.closetoyoufestival.com/about.html

11、引自楊美英2014年評論標題〈移動的小黑盒表演《超親密小戲節:大稻埕區、忠孝新生區》〉:「以表演進行方式來看,還是接近一般我們在黑盒子劇場的觀演關係,因此,所謂特定場域的展演概念,個人以為,目前已經建構在策展規劃的框架之中,如何將之貫徹於各作品的實質表演文本之內,可以理解其困難度相當之高,也因此令人更加期待下次的『超親密』經驗。 」。表演藝術評論台。全文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3790

12、引自莫兆忠〈「偶」與「節」--從「2014超親密偶戲節」說起〉,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二)。全文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412240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