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份在大稻埕戲苑會有青年戲曲藝術節的展演節目推出,此次在青藝節的主旨以「舊典新詮」為團隊主要創作發想的方向。文和傳奇戲劇團以宋元南戲《張協狀元》為主,試圖革新創作客家戲的《張協〉2018》(以下簡稱《張》)。
《張協狀元》原劇本出自永樂大典,被譽為戲曲活化石,其原因在於張協本身的全文本是南戲演出形式中唯一有的全本樣貌,本劇在一開始的全本樣貌上為52折但中間的過場戲高達20幾折,撇除過場戲中,如何能將此劇去蕪存菁的保留,是青藝節中的一大賣點。在《張》中可以見得文和在創作本文上如原劇上但做了調整,除在故事全貌上撇除大團圓結局與本身角色的塑造外,著墨於創造客家戲如何在青藝節中詮釋?在《張》中劇是一個要克服的問題,除在客家戲獨有的客家戲的口白韻味與唱腔外,也是文和在此次青藝節中所面臨的問題。
《張》由兆欣導演與馮文亮編劇,在此劇的創作中由七個演員串場二個小時,中間的角色串場與過場十分俐落,彷彿觀眾在觀看此劇時,沒有換場間的餘興,反而有種緊湊的一波未平一波起,彷彿是一場負心漢故事,將其一口氣釋放給觀眾傾瀉而出。除在過場上,就是角色自我的轉換,除主要角色外,其他人多以扮演者自居,時而佈景、時而道具。回歸南戲中以人作椅,以人為門。但在這些扮演者中則是以人作為可活動式的佈景與道具,戲曲演員有機的存在於舞台空間。使觀眾擁有戲曲的意象空間存在於舞台上,而不受限普通的舞台佈景。
《張》劇中的音樂銜接在回歸客家戲中不顯突兀,新編曲調上偏向快且急,中間穿插客家戲本身特有的曲調如【十八摸】、【十二月採茶】…等。再回歸客家戲曲本身的音樂特色時,仍有新編曲調在劇中展現,而【高撥子】的展現更是此劇的一大賣點,以張協自身的心境與趕路的環境配上張協(馮文星飾)的洪亮嗓音,讓《張》劇在下半場時達到演員個人身段與唱功的亮眼展現。以琵琶的彈撥搭配演員貫口的說白方式,更凸顯人物性格的張力,在此劇中更是可圈可點的表現。
然而現場的燈光則是與去年有同樣的問題,雖在舞台上以各種顏色的混搭形成張協在此劇中所呈現的多元融合,但另一方面來說對整體舞台與演員本身的表現上是有所障礙,使演員在舞台上缺乏面光,這是文和在歷年來所碰到的問題,可能可以在設計上再進行調整,會使整齣戲呈現的風格上更加俱臻完美。
《張》劇並非是一個文和以往創作中以傳統功底來讓觀眾看到豐碩成果的戲,但卻是這群客家戲曲的年輕人在面臨這個世代後,結合現代劇場元素,選擇與新興導演合作成功的例子之一。如同戲劇顧問施如芳所述在經歷困頓與難關之後,如何重新出發?成為這群年輕人接下來在面臨創作上的困境。但在青藝節中亮眼的表現,可以知道這群年輕人在青藝節中的表現是逐年進步的,而且有更大更多元的空間視角,期許文和在面臨困境與挑戰後,仍有像《張》一樣勇敢創作的精神,創造新世代客家戲曲的新樣貌。
《張協〉2018》
演出|文和傳奇戲劇團
時間|2018/03/04 14:30
地點|大稻埕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