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願成就,歌以詠志《風從何處來》
10月
07
2016
風從何處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26次瀏覽
陳涵茵(社會人士)

劇團自言本作是「歌仔戲回歸戲曲虛擬寫意特質」,可謂是對全劇最適切之注釋。風從何處來?惟心動而已。觀戲體驗亦復如是。

本作演繹的是禪宗公案,談的是禪門哲理,原屬不易,若處理不善,恐陷入說教乃至宣教之僵局。編劇陳健星卻獨具慧心,以戲中戲的手法包裝,虛構戲班人情糾葛,仿擬惠能與神秀之傳奇故事,以「入世」的情節避開前述可能之問題,將抽象義理平實化、生活化,亦反過來印證,惠能與神秀之案例本非特異,而是每個人在日常之中都會遭遇、都應面對的人生課題。

在唐美雲之前的作品《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中,陳健星已展現過這種巧妙的手法。欲言婆媳與家庭,竟能思及以柴郡主與穆桂英這對戲曲故事知名婆媳作象徵,以夢境幻化方式呈現,毋須叨言,熟習古冊戲之觀眾即能心領神會並且會心一笑,堪稱神來之筆。當時的夢境表現,亦可視為一種戲中戲,這回實際採取戲中戲模式,亦可說是當初巧技的再延伸。

孿生的兩線共構,交錯出現,合組成一個具備線性脈絡的完整故事,同時又因其密切交織、不斷轉換,而產生一種意識流的虛幻感,惠能與神秀的故事彷彿預言、彷彿宿命、彷彿前世,在今生的角色扮演中作為閃現的記憶片段,於是原本困於局內的終於拉開一個客觀距離閱讀自己,於是累劫恩怨終得於此際放下解脫。因此這雙生並進的兩線故事不只是為「便於說法」的權宜,而是為了自觀自照而必當出現的對鏡寫真。

這種彷彿看見前世因果的恍惚感不僅在戲內,更要滲透於戲外,從戲中戲裡層層穿透次元直抵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觀舞臺上唐美雲扮演的或者是戲中戲內的神秀,或者是戲中戲外的朱鳳笙,卻於同時看見《燕歌行》的曹丕,看見《仁者無仇》的長生王子,看見《梨園天神──桂郎君》的桂無明,其過往所扮演的相似身影宛若靈魂被召喚般前來與現世重疊。演員本就會自然發展出個人獨特戲路,冷峻風的角色原屬唐美雲所擅長,在此所見卻不單單是角色氣質之類比,而是唐美雲一路以來創作的終極關懷之總結──本來無一物,心無罣礙即無有恐怖。

就以前述三戲為例,主題各自不同,編劇亦非單一,發展路徑卻不約而同:衝突,掙扎,看破。對照本作,曹丕與曹植不亦是神秀與惠能的又一世版本嗎?放下仇恨的長生王子與放手成全的桂無明,不也近似朱鳳笙師兄弟的一笑泯恩仇?宛若唐美雲不停透過作品向自己追問人生實相,其所信奉的生命哲理變形為各種姿態隱身於各部作品所造之境裡,至此揭露真身,一口氣宣告過往種種幻境皆是虛妄,戲中戲於此又成為「人生如戲」義理之明示手段。

編導手法之聰明尚不止於此,一如《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有意識的加入的幽默元素是全劇重要潤滑,而在本作中,這些詼諧橋段又與戲中戲之發展密不可分,比如劇中人笑料百出的排戲過程、天馬行空的題材討論,在演員刻意的逗趣呈現下,形塑出一種虛擬的丑角(有言歌仔戲演出不可無丑之調劑,本作可說是將丑由實體的演員擔綱化作無形的風趣表現,亦可說人人皆可為丑),不僅增加戲劇之可看,在另一方面,又是舉重若輕的呈現戲班甘苦,此層寓意,獨立於主旨的哲思之外,再添本作另一深度。

另一可讚的是同樣於《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表現不俗的編腔陳歆翰,使得音樂方面的表現不遜文本而相得益彰。整體而言,此次的曲調安排恰似文本所探討的議題,平實而細膩,不蓄意弄巧出奇,而自有恰如其分的雅致深蘊,比如潦倒女演員以【相思引】悲歌淒涼,幾乎是預料中的曲調,卻恰恰是適得其所;而在穩妥的曲調之間,又出奇不意的穿插極為特殊的設計,所產生的驚豔感更覺強烈,比如惠能的「菩提本無樹」偈語,搭配【吟詩調】、【煙花嘆】之類的曲調都應屬適切吧,實際卻是出人意表的大膽改編【相逢怨】。正如《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運用【小舟月影】一般,兩者都是葉青電視歌仔戲慣用、而於今日舞臺演出罕見的曲調,而於《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裡,使用的情境尚符合【小舟月影】這一調名,且於旋律上未作異動;此次更為絕妙的,正在於唱詞是「本來無一物」的清淨意涵,竟能聯想到多半用於表現世俗「愛憎會」的此一曲調,加以重新編排,全新型態的曲調於焉產生,堪稱是舊調新用的傑出案例。

在文本與音樂以外,正式開演前的布幕設計大片留白,只於右側書寫「風從何處來」五字,唯一的光源由幕內穿透文字灑落,深富禪意;戲將上演時於其上投影各種演員作戲身影,並一一打出創作名單,一時有種觀看電視歌仔戲片頭的幻覺。歌仔戲的前世今生、眾多媒介各種型態,卻在這看似尋常之處(已非特殊的投影手法、並非正劇的序曲)不期而遇相互繫聯,有意無意中,扣緊了劇中試圖傳達的歌仔戲生命史。反倒是在演出中,神秀、惠能寫偈之時,投影並非一字一字顯現以仿擬書寫過程,而是直接全句打出,文字由右而左成形,當下產生之隔閡甚大,乃至有被從虛幻時空中強制拔離、頓失所依之感。

這一年內唐美雲劇團產量甚豐,誠非易事,作品固有其優缺成敗,豐沛創作動能本身則必為成長之關鍵。欣見其此次創作承先啟後,自我統整、自我超越,編劇、編腔人才之嶄露頭角,之於整體歌仔戲發展而言,亦是幸甚至哉。

《風從何處來》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6/09/11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