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一步路《夢響・序章》
8月
16
2023
(感謝授權劇照:一公聲藝術|小巨人絲竹樂團|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設計:王景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8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暑假往往是各大音樂節與營會的旺季,由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ärkl)所組建的「國家青年交響樂團」除了是今年初登場的團體,也是新任總監成績單上的一項,對於年輕學子,能和有豐富歷練的國際級音樂家合作,並且演出多場音樂會,絕對是難得且寶貴的經驗,馬寇爾除了三度擔任日本太平洋音樂節的首席指揮,熟諳如何有效地帶領青年節慶樂團,自己年輕時也曾在壇格塢音樂節接受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與小澤征爾的指導,作為國家樂團的音樂總監,除了為自己搭建光芒萬丈的舞台外,能為年輕學子帶來有教育意義的體驗,絕對是一條值得肯定的新嘗試。 

音樂會開頭演奏日本當代最活躍的作曲家細川俊夫的《織夢》,第一個長音樂團即展現了相當優秀的專注力,全場的氣氛也瞬間被凝結,各聲部的獨奏,也都能做出相當細微音色表情變化,這樣的表現其實超越了筆者的預期,通常青年樂團與節慶樂團,往往總以熱情洋溢、澎湃激昂取勝,能夠在音樂會的一開頭,用一首長達十五分鐘的當代作品,將音樂中「定」的力量表現到位,就算是台灣的職業樂團鮮少有達標的時候。不過樂團在中後段當各聲部表現完、以齊奏展現出音樂的寬大後,未能將開頭的集中度,持續延續到全曲的最尾端,以展現音樂中的無為與聲響逐漸抽離的效果,略顯可惜。 

康果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的小提琴協奏曲邀請到德國小提琴家卡洛琳・魏德曼(Carolin Widmann)擔綱獨奏,魏德曼的音色相當有穿透性,琴聲在樂團前明顯有鶴立雞群的效果,整體音樂表現也相當飽滿,所唱出的每一句旋律,能量都維持到樂句最後一顆音符的末梢。反觀樂團的表現卻顯有些刻意保持冷靜,溫吞的唱法也犧牲不少旋律線條沒有被完整唱完,力度弱的片段也覺得只演奏了弱音,卻顯得過度小心翼翼,音樂的主動性也相對難以感受到。這樣的狀況要到第三樂章的舞曲樂章才明顯改善,音樂的流動感也才被釋放出來,呈現與獨奏等重的抗衡。魏德曼的安可的易沙意(Eugène Ysaÿe)獨奏可說是火力全開,除了精湛的技術之外,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乃是獨奏家的速度選擇與國家音樂廳的音響空間有恰到好處的互動,樂句間的留白恰到好處,一句句高難度的演奏有理想的時間間隔被聽見,也隨著力度的變化,微調每一個縫隙的長度,形成完美的音樂呼吸。 

下半場的《火鳥組曲,樂團的音樂表現明顯比上半場的流暢不少,音樂也更為自然、主動,然而力度弱的片段集中度,反而沒有全場音樂會的開頭理想,樂段切換之間的音樂表情調節也略顯不夠靈敏,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整體表現反而回歸了筆者以往對青年樂團的想像。但全團火力全開演奏終曲,層層堆疊卻能展現出極佳的張力,能將樂句演奏得巨大無比,是相當難得的表現,甚至是筆者在馬寇爾與NSO的樂季合作中都極難得一見的效果。而下半場呈現的另外一首巨作《羅馬之松》開頭的順暢的演奏,即帶給筆者年輕且耳目一新的感受,全曲在音樂軟硬之間的拿捏以及弱音的掌控,也算是樂團整場音樂會表現最好的一部分。筆者也能不斷感受到團員對進入音樂高潮的迫不及待,能將每一顆音都拉滿,並且全曲最後一顆音都能讓台下觀眾感受到共振演奏,也的確該給予台上的年輕音樂家高度的肯定。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初試啼聲能有這樣的表現,是相當不容易的,但國內彷彿還沒有給予其應有的關注度,音樂會的引言中介紹,台上的團員是從全球六百位的報名中精挑細選,同一套曲目巡迴演出五場的最終場,的確可以讓光芒越磨越亮,但要完全實踐馬寇爾的「傳承」使命,並非是一年一度的閉門煙火秀,而是要建立出品牌與口碑,筆者也期待國家青年交響樂團能有更大的野心,將傳承的成果演出帶到全世界,而非僅有學生與家長的關注,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的下一步延續,還需要更大的計畫、也需要全台聽眾與企業支持的共同協力。 

《夢響・序章》

演出|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
時間|2023/07/2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