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接・點》作為舞作名稱,轉接了什麼?
1月
13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3次瀏覽

楊雅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


特技、舞蹈、影像、裝置等元素的運用在當代劇場中已經不算稀奇,但此次神色舞形舞團的《轉接・點》卻在後疫情時代下藉著線上演出結合舞蹈與其跨域元素,形塑了一道巧妙的雙關語——既是各式素材的轉化與運用,更是劇場作品與螢幕之轉接。作品透過影像技術與多重畫面的轉換,盡可能如實勾繪出實體演出的即時性與感官刺激,在串聯科技的運用與虛擬實境的捕捉下,透過音樂旋律代入時間的流逝感;藉著視覺與聽覺的更迭,螢幕中的演出反而讓舞作中情境的漸變更加順暢,使得整場演出成為涵蓋特技、影像、裝置與舞蹈箱或轉接的劇場作品,若以「轉接」為題,這轉接的線路與孔洞確相當多元與豐盛。


我看見了「點」什麼?

作品以水的滴落聲為開端,隨後逐步聚成生命傳承的汪洋,在湛藍色的渲染下,乘環而降的表演者,如在母體孕育般游移,編舞者運用了緩順的身體動態,演繹出待孵化破繭的新生意象,兩位舞者用柔軟且綿纏的肢體在環上不斷交織、倒吊、攀爬,形成對稱、不一的畫面。在高難度的技巧動作下,近距離的鏡頭視角顯示出舞者略帶緊繃的面容,可能是對鏡頭的恐懼感,也可能是在環上舞動,必須竭盡全身肌肉力量而造成的狀態,這些細小表情變化無疑都會在鏡頭中被無情放大,也是表演者在鏡頭下情境表達的另一種挑戰,鏡頭裡肌肉的紋理走向,被清楚勾勒,膚寸之間淋漓的汗水,透過光影折射,則加值為如生物從水中移往陸地的過渡效果,而旋轉式投影幕中的影像,也在此時將人類由海洋送上了陸地,再經由舞者身體的演繹,細胞開始躁動分裂,同時以黏膩狀態重新結合,體現生命繁衍與時間推移下的演化過程,配合橘黃色的光線,好似懸掛於空中的太陽滋養著大地,而萬物則沐浴其中,盡情以分裂與結合的樣貌舞動著。

此時,一位略顯突兀的小提琴家,帶著極具警示意義的肢體樣態走入舞台,手中拿著的提琴,明顯是人造物進入大自然後的表象,即使它再優雅也破壞了生態、再美妙也會成為過渡消費資源的禍端。很快的畫面裡科技所致的冰冷感席捲而來,並將其匯聚成為影像,投射於表演者的身上,像是被撞擊後的影像,開始破碎、分裂,並回歸成為大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既是看不見的悲劇,也是揮不去的存在。

不過,意象雖好,卻在元素的轉接中因此失彼,有些可惜。其表現手法固很新穎、衝擊,但光影特效過於強烈,將影像直接投射在舞者身上,雖然使舞者與影像融為一體,但同時也讓舞者的身體被淪為背景,肢體動作無法一望即知,身為舞蹈作品,卻在此失焦了。筆者思考,或許可以嘗試讓舞者的身體回歸本位,例如讓左右邊的投影跟表演者互動,或是用外圍環繞的方式,使得台上的焦點得以被放大、鎖定。


轉接之外

作品發展至此,除了作品的形式外,舞作主題除了提出了人們對環境資源的循環外,對筆者來說,在後疫情時代下《轉接・點》,似乎更看見了一種關於劇場與螢幕的辯證關係,表演藝術此時此刻必須面對的新「視角」。

即使經過了兩年,疫情仍不受控地變種傳播,人們在這樣失序的生活型態下,謀求各種生存的可能,為防範病毒傳染鏈所保持的距離,似乎也阻擋了具真實性與臨場感的表演藝術、街頭藝人⋯⋯等生存空間,於是停止或轉為線上演出(錄影、直播),成了表演藝術團隊不得不做的選擇。然而透過影像化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預見在執行上將出現的問題,如錄影設備、音樂版權、觀眾視角等,在觀眾感受上則是表演者肢體、情感、氛圍....等破碎化的提問,於是表演藝術工作者被迫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不斷的跨領域學習並且繳交成果,這絕非容易之事,畢竟這還連帶影響著成本、製作群與作品呈現出的完整性。


舞蹈在場性的重要與否?

對照於屏幕上的演出,劇場形式的表演,所給予的空間、光感、音響效果,甚或是隊形與距離,都能成為創作者交代情感、畫面、意境與留白的可能,並造成視覺立體畫的層次感,然而觀賞者眼前成為屏幕取而代之的是分鏡的切換,和不熟練的蒙太奇手法,最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看什麼的決定權,是被動地接收,所以難免導致觀賞時,觀賞者的視覺疲乏。

筆者認為此作品雖將鏡頭畫面轉接得唯妙唯俏,但在舞台上似乎缺少了「留白」。留白,代表著呼吸、時間、營造氛圍的契機,也是讓觀者有更寬廣的想像空間,跟肢體是相等重要的。舞作中的肢體在鏡頭下完美呈現,但缺少給觀眾喘息的空間,觀者需跟著舞者們的肢體呼吸,才能更進入整場演出的氛圍,這也是在將來,若又被迫再次從劇場走進線上時,需留意的部分,若可以,是否能有完全不同視角的鏡頭,不讓觀眾以被動接收的方式觀看演出,而是擁有觀看的選擇權。

當演出在這一場不得以的革命裡改為線上演出時,舞蹈的在場性固然重要,當代女性主義劇場學者菲蘭(Peggy Phelan)在1990年代曾清晰論辯:「展演的生命存在當下。展演不能被儲存、錄音錄影、檔案化、或者置入任何其他重新再現的再現方式:一旦如此做,那就變成其他東西,而不是展演了。」 那表演藝術,該如何打破此段敘述,讓在線上觀賞演出的觀眾們,仍持有觀看的選擇權,並且解決舞蹈重要的在場性問題,使觀眾在線上也能像在現場觀賞舞作時,依然能感受到真實且具有溫度的演出。

《轉接・點》

演出|神色舞形舞團
時間|2021/12/11/19:30
地點|OPENTIX Liv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