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接・點》作為舞作名稱,轉接了什麼?
1月
13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5次瀏覽

楊雅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


特技、舞蹈、影像、裝置等元素的運用在當代劇場中已經不算稀奇,但此次神色舞形舞團的《轉接・點》卻在後疫情時代下藉著線上演出結合舞蹈與其跨域元素,形塑了一道巧妙的雙關語——既是各式素材的轉化與運用,更是劇場作品與螢幕之轉接。作品透過影像技術與多重畫面的轉換,盡可能如實勾繪出實體演出的即時性與感官刺激,在串聯科技的運用與虛擬實境的捕捉下,透過音樂旋律代入時間的流逝感;藉著視覺與聽覺的更迭,螢幕中的演出反而讓舞作中情境的漸變更加順暢,使得整場演出成為涵蓋特技、影像、裝置與舞蹈箱或轉接的劇場作品,若以「轉接」為題,這轉接的線路與孔洞確相當多元與豐盛。


我看見了「點」什麼?

作品以水的滴落聲為開端,隨後逐步聚成生命傳承的汪洋,在湛藍色的渲染下,乘環而降的表演者,如在母體孕育般游移,編舞者運用了緩順的身體動態,演繹出待孵化破繭的新生意象,兩位舞者用柔軟且綿纏的肢體在環上不斷交織、倒吊、攀爬,形成對稱、不一的畫面。在高難度的技巧動作下,近距離的鏡頭視角顯示出舞者略帶緊繃的面容,可能是對鏡頭的恐懼感,也可能是在環上舞動,必須竭盡全身肌肉力量而造成的狀態,這些細小表情變化無疑都會在鏡頭中被無情放大,也是表演者在鏡頭下情境表達的另一種挑戰,鏡頭裡肌肉的紋理走向,被清楚勾勒,膚寸之間淋漓的汗水,透過光影折射,則加值為如生物從水中移往陸地的過渡效果,而旋轉式投影幕中的影像,也在此時將人類由海洋送上了陸地,再經由舞者身體的演繹,細胞開始躁動分裂,同時以黏膩狀態重新結合,體現生命繁衍與時間推移下的演化過程,配合橘黃色的光線,好似懸掛於空中的太陽滋養著大地,而萬物則沐浴其中,盡情以分裂與結合的樣貌舞動著。

此時,一位略顯突兀的小提琴家,帶著極具警示意義的肢體樣態走入舞台,手中拿著的提琴,明顯是人造物進入大自然後的表象,即使它再優雅也破壞了生態、再美妙也會成為過渡消費資源的禍端。很快的畫面裡科技所致的冰冷感席捲而來,並將其匯聚成為影像,投射於表演者的身上,像是被撞擊後的影像,開始破碎、分裂,並回歸成為大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既是看不見的悲劇,也是揮不去的存在。

不過,意象雖好,卻在元素的轉接中因此失彼,有些可惜。其表現手法固很新穎、衝擊,但光影特效過於強烈,將影像直接投射在舞者身上,雖然使舞者與影像融為一體,但同時也讓舞者的身體被淪為背景,肢體動作無法一望即知,身為舞蹈作品,卻在此失焦了。筆者思考,或許可以嘗試讓舞者的身體回歸本位,例如讓左右邊的投影跟表演者互動,或是用外圍環繞的方式,使得台上的焦點得以被放大、鎖定。


轉接之外

作品發展至此,除了作品的形式外,舞作主題除了提出了人們對環境資源的循環外,對筆者來說,在後疫情時代下《轉接・點》,似乎更看見了一種關於劇場與螢幕的辯證關係,表演藝術此時此刻必須面對的新「視角」。

即使經過了兩年,疫情仍不受控地變種傳播,人們在這樣失序的生活型態下,謀求各種生存的可能,為防範病毒傳染鏈所保持的距離,似乎也阻擋了具真實性與臨場感的表演藝術、街頭藝人⋯⋯等生存空間,於是停止或轉為線上演出(錄影、直播),成了表演藝術團隊不得不做的選擇。然而透過影像化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預見在執行上將出現的問題,如錄影設備、音樂版權、觀眾視角等,在觀眾感受上則是表演者肢體、情感、氛圍....等破碎化的提問,於是表演藝術工作者被迫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不斷的跨領域學習並且繳交成果,這絕非容易之事,畢竟這還連帶影響著成本、製作群與作品呈現出的完整性。


舞蹈在場性的重要與否?

對照於屏幕上的演出,劇場形式的表演,所給予的空間、光感、音響效果,甚或是隊形與距離,都能成為創作者交代情感、畫面、意境與留白的可能,並造成視覺立體畫的層次感,然而觀賞者眼前成為屏幕取而代之的是分鏡的切換,和不熟練的蒙太奇手法,最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看什麼的決定權,是被動地接收,所以難免導致觀賞時,觀賞者的視覺疲乏。

筆者認為此作品雖將鏡頭畫面轉接得唯妙唯俏,但在舞台上似乎缺少了「留白」。留白,代表著呼吸、時間、營造氛圍的契機,也是讓觀者有更寬廣的想像空間,跟肢體是相等重要的。舞作中的肢體在鏡頭下完美呈現,但缺少給觀眾喘息的空間,觀者需跟著舞者們的肢體呼吸,才能更進入整場演出的氛圍,這也是在將來,若又被迫再次從劇場走進線上時,需留意的部分,若可以,是否能有完全不同視角的鏡頭,不讓觀眾以被動接收的方式觀看演出,而是擁有觀看的選擇權。

當演出在這一場不得以的革命裡改為線上演出時,舞蹈的在場性固然重要,當代女性主義劇場學者菲蘭(Peggy Phelan)在1990年代曾清晰論辯:「展演的生命存在當下。展演不能被儲存、錄音錄影、檔案化、或者置入任何其他重新再現的再現方式:一旦如此做,那就變成其他東西,而不是展演了。」 那表演藝術,該如何打破此段敘述,讓在線上觀賞演出的觀眾們,仍持有觀看的選擇權,並且解決舞蹈重要的在場性問題,使觀眾在線上也能像在現場觀賞舞作時,依然能感受到真實且具有溫度的演出。

《轉接・點》

演出|神色舞形舞團
時間|2021/12/11/19:30
地點|OPENTIX Liv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