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作為哲思《量身訂做》
6月
30
2014
量身訂做(黃翊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8次瀏覽
樊香君(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生)

不知道是以前的我無法理解黃翊,還是近年黃翊在科技與舞蹈上思索越趨清明透徹,也許兩者都是吧,畢竟實驗與理解同樣都需要時間。我感覺冷調的黃翊有一種灰黑色的溫暖,尤其喜歡《低語》和2010年版《浮動的房間》。然而,經過《身˙音》與《機械提琴 交響樂計畫之一》後,他的科技與舞蹈作品開始在我心裡產生了陰影,因此也錯過了據說頗受好評的《黃翊與庫卡》。

如果說哲學家透過尋思與書寫處理對於人、社會、世界各種問題意識的辯證,藝術家則透過創作與實踐進行其所處世界各種問題的反思。舞蹈創作者可能透過身體語彙與舞蹈形式的探索,創發新的舞蹈可能,然而求新是為了甚麼?須回到創作者提出的問題意識追問。黃翊的《量身訂做》很特別,他回到了構成作品的創作現場及呈現現場進行基礎單位的剝解,一段段的實驗,彷彿透過細緻地、如教學般地還原創作者的感知與思考現場,帶出舞蹈這項身體、時間與空間交織的藝術所擁有難以言說的哲思意味。

於開演前衝進場內的我已經不確定自己是坐在全知、未知還是一般席上,只見有位就坐,有耳機孔就插,雖然開演前announce建議將耳機全程戴上,但在實驗呈現過程中,我反覆地把耳機拿下又戴上,試圖在給定的實驗呈現中進行自己的小實驗,在上半場四段現場Solo與重覆現場Solo的影像片段交疊過程中,我的耳機小實驗也持續進行著。雖然這幾段應該是order list上的高速攝影與肢體語彙的鑽研,相當物質性地基於動作本身的觀看和實驗,卻透過創作者(以及我的耳機小實驗)提供了視覺與聽覺可能拆解的機會,浮現了關於真實的幾層思考。演後座談會上黃翊提到,高速攝影下的舞者動作速度,即是他觀看動作的速度。這個對創作者來說的真實,透過虛擬化的影像呈現,除了提供觀眾一種觀看的可能外,更間接帶出了科技絕非只有疏離與異化的可能,透過高速攝影與影像呈現,我得以逼近了對創作者來說的真實。從另一面來看,即便我身處應該是真實的動作現場,也不見得能鑽進對黃翊而言真實的動作時間性,如此,到底何謂真實?但真實是甚麼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不重要了,有趣的是如何認識,黃翊讓科技擔任通往他的真實的認識途徑,但身為觀眾的我也同時擁有視覺與聽覺的自主性,決定是否進入這樣的真實。

在高速攝影與肢體語彙的鑽研中,提出了一種可能的真實:關於動作當下的時間性討論。但這個高速的觀看視角,卻始終定點在空間的某個切面上。舞蹈或身體動作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被強調為「動態」,即便是「靜態」也只是相對緩慢的動,因此如何進入舞蹈或身體動作的藝術,「跟著動」也許是重要的途徑之一。然而絕大多數劇場中,處於坐姿的觀眾該如何是好?有些創作者設計了與觀眾互動、觀眾跟著表演者於建築物或空間中穿梭、流動等都是可能的選項;即便最保守的坐在觀眾席上,觀眾還有大腦中的鏡像神經系統可以依賴,[1]不過身體經驗的豐富性此時就相對重要了。在《量身訂做》下半場的某段實驗中,機械手臂庫卡為觀眾擔任了「跟著動」的角色,為上半場定點視角的高速攝影錄像,在「全知」概念上稍稍推進了一步。雖然庫卡的即時拍攝,不比後製的高速攝影來的畫質清晰細膩,但提供了高速動作中看不見的視覺死角一項觀看的可能,更帶出了另一種真實:關於動作當下的空間性討論。在空間與時間中我們到底能全知到甚麼地步?

尤其在未開演前,黃翊於工作室網站上告知欲買票的觀眾有全知席的選項,該選項建議「對演出製作有嚮往的朋友選擇此席」並也告知,不要被全知二字所迷惑,這不代表有比較好看的視野,也許反而是過多的干擾」。[2]雖然我並未坐在全知席,但聽演後座談的觀眾分享,想像著,這在演出過程中也許的確滿干擾。甚至在演出開始前,一群後方的觀眾因為全知系統而聽到舞監走cue,突然全數站起(以為自己被cue到),此時的全知,究竟意味著甚麼? 黃翊出於誠意分享演出呈現現場的背後機關,反而透過全知系統與全知席帶出了饒富意味的思考,看似全知、龐雜的資訊量供給與接收,卻冒著可能失去自主選擇意識的風險。

上下半場的實驗其實都頗具討論潛能,譬如由觀眾完成的一段演出以及接續四個舞者的現場動作,隨後加上每位舞者邊動作,耳機中邊放著該舞者口語說明自己的動作,從情緒性的描述、物理性的描述、動作套路的描述以及純粹對動作聲響的裝飾等,都埋伏了語言與現象、創作現場的權力流動等可延續的討論空間。反倒是透過科技強化敘事性或詩意片段的處理,如風、地平面以下以及胡鑑與兔子的投影片段,相較於上述幾段單純以科技輔助創作元素的拆解與拼裝,對我來說反而少了張力及想像與思考空間。劇場中的影像科技再怎麼飛天遁地,終究無法與誇張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匹敵,反倒將科技元素置放在不同切面上,並透過科技帶出各種對於藝術媒介與創作途徑的反思,甚至延伸至關於人、社會、世界的更大討論空間,也許更是劇場中所具有的獨特能量,而《量身訂做》即具備了這樣的潛能。

我還是相信實驗需要時間,理解也是。《量身訂做》所透發的哲思意味,必定是黃翊長時間在身體語彙、藝術媒介、創作途徑、創作與呈現現場經驗等各方面的細膩鑽研累積而來。同樣的,實驗作為哲思的討論將如何延續,也需要時間繼續觀察與理解。《量身訂做》將我心裡的陰影稍稍抹去,未來將如何?我很期待。

注解

[1]鏡像神經系統(mirror neuron system)讓我們能接收到別人的意圖與情緒,並在自己的體內創造出同樣的狀態,而形成更大的共鳴迴路(resonance circuit)的一部分。參考自丹尼爾˙席格,《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P.50-69。台北,心靈工坊。

[2]參考自黃翊工作室網站資訊

《量身訂做》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14/05/29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