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盡意而出新意《囍事雙飛》
6月
29
2015
囍事雙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8次瀏覽
蔡諄任(社會人士)

傳統中國有「立象盡意」的美學概念,象生于意,故尋象能觀意。梁祝故事中最令人鏤記與動容的精粹是化蝶,表述兩人生前無法成眷侶,死後亦要蝶雙飛。同樣有蝶,茲如李商隱《錦瑟》中提及的莊周夢蝶、子規杜鵑、泉客明珠、藍田美玉,都是借物寓情表意的最佳範例,戲曲一樣擁有此尋象觀意的美感。秀琴歌劇團的《囍事雙飛》中,保留梁祝部分劇情的梗概,劇本和演出上表現俚俗親民,保留外台做活戲的韻味,編劇亦掌握變通之法,如《易》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因此有兩大新穎:其一幾乎架空馬文才而擬撰出雙胞妹馬文鳳,原李代桃僵兄長身份要迎娶英台,後英台女扮男裝逃往尼山書院;文鳳深愛山伯欲找尋之,也女扮男裝巧合前往書院。二是山伯墓碑裂開,捨棄尾末英台投墳片段,置換成戲一開頭從現代穿越時空而來的士久,此角色也取代了原本的四九。全劇變通順暢清晰,而最後劇情發展出顛覆悲劇收場的喜慶結尾,卻也滌除化蝶的場景。那麼蝶復何存呢?

文才替妹文鳳抓彩蝶而摔成失語智障,山伯贈與文鳳七彩蝶籠,據此已揭櫫彩蝶的形象,表意出人類互動中最真摯的情感。這種把主觀的思想情感,鑲嵌入客體並與之結合,相輝相映表現主軸概念乃為感情移入,又稱「神入(empathy)」。編劇進一步更將之具體成七彩蝶籠,符合傳統美學立象觀點。但立象絕不只是物體外觀的模仿與傳真,而是能借象表意傳情。文鳳執蝶籠可謂自己情感的桎梏,打開後彩蝶自由飛舞,實則毋須再藉由投影來再現視覺,因觀者已可「觀物取象」而知其意。

況現代的戲曲無不希望能立足傳統而能轉趨創新,「立象取意而出新意」能指涉並驗證出這思維。綜觀全劇因為士久與文鳳的角色改寫與創造,才有新意的創生。如易裝的英台、文鳳、銀心同是性別和身分的重疊,角色在面對事件中表現出性格情感上矛盾與糾結的堆疊,人物跨越古今的時空交疊、因文鳳阻撓而梁祝慕念對方心生精神與現實的虛實摺疊,部分角色誤打誤撞行為的巧合錯疊,四條支線劇情朝主體脈絡的鋪整層疊、與劇終結尾的峰迴更迭。雖然摘抿化蝶橋段,卻在文本上造就另一種「化疊」的一致性,顧及立象盡意也合於戲劇張力,可謂藝術上的「遷想妙得」。然植基傳統亦欲發展革新,勢必也得經的起傳統的挑戰。《囍》劇既以擷萃梁祝改寫而具象立意,在演出上如果要達到更高層次的「得意忘象」亦實是困難。

既是穿越時空,以士久開啟《囍》劇的楔子,用第三者旁觀的立場引領觀眾視角,同時角色也涉入其中,貫串場幕與出入劇情之間。台詞多提及要協助梁祝能相廝守,似乎可扭轉乾坤而密織佈網挽轉舊情節,但除了在觀音洞促成梁祝邂逅在一起,士久的存在卻沒實質轉捩幫助;反而真正執孰全局的樞紐是文鳳,由於她的「澄懷」放下一切做出成全,才成就梁祝彩蝶雙飛的圓滿,讓觀眾「味象」蝶之存在。但也致士久角色對於劇情的功用反淪得魚忘筌;而末段銀心自願去照顧文才,就足以幫助文鳳擺脫偽扮文才身分,作自我去追求愛情?已改寫至此,其可斟就偷梁換「祝」之計,由銀心取代祝嫁往馬家,可合情理達此目的,結局也或能更臻完滿。

此次演出能針對演員量身打造、發揮劇團特色,也替文本改寫與奠基傳統開創新巧思與玩出新味。梁祝的劇情不再淒美與惋惜,取而代之是觀眾對文鳳胸襟的憐惜與同情,卻也因為她而再次體現蝴蝶滿天翩飛的景緻。

《囍事雙飛》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15/06/19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推動梁祝重圓者,不是劇團廣告穿越時空的李士久,而是甘願犧牲幸福、終身假扮兄長的馬文鳳。此層文本變形,讓《囍》劇在既定梁祝框架中,靠馬文鳳來提煉戲劇張力。(郭璉謙)
6月
24
2015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
試著把觀看的視線放寬,就會發現——在室內劇場之外,歌仔戲仍以酬神喜慶的祝儀形態散佈在各廟埕民家。這類演出就是外台民戲,沒有劇本當天才依講戲仙安排現場決定劇碼。陳美雲歌劇團便是大台北地區名氣響亮的老字號歌仔戲劇團之一。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