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曇花一現?——《佘太君討彩禮》
10月
24
2022
佘太君討彩禮(臺灣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5次瀏覽

1989年9月,時為「飛馬豫劇隊」的王海玲在至善廳演出《佘太君討彩禮》(下文簡稱「佘」),三十餘年後,改制為「臺灣豫劇團」的年輕新秀在同樣的舞台演出相同劇目――此為「王海玲經典傳承計畫」的劇目之一。三十餘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得是傳統戲曲的沒落,短得是經典劇目的再現並未走味。

此齣《佘》為飛馬豫劇隊於1980年代時期自中國大陸引進的劇目,移植過來後並未針對劇本進行改編,僅為整理。【1】原劇名為《楊八姐遊春》,京劇版則為《佘太君抗婚》,國光劇團亦曾演過此戲,然前劇著重「討」的趣味性,後劇著重「抗」的政治性。

劇情概述

《佘》故事起因於楊八姐與楊九妹遊春遇宋王,宋王貪戀楊八姐美色,派老臣王延齡前往招婚,母親佘太君假應親,上殿面君時提出各式奇珍異寶作為彩禮,上至天仙星月,下至公雞生蛋,以巧計委婉拒絕宋王。宋王聽聞惱怒,派遣劉豹前往下旨強娶楊八姐,楊門女將生擒劉豹二子作為要脅。與此同時,宋王不滿佘太君抗旨,下令斬殺抄家,佘太君據理力爭,楊八姐等人至宮殿外要求放走佘太君,加以佘太君細數一門忠烈為國犧牲,宋王只得向佘太君賠禮,打消娶親念頭。


佘太君討彩禮(臺灣豫劇團提供)


佘太君討彩禮(臺灣豫劇團提供)

本劇演出分上下半場,上半場從遊春、遇宋王到招親共有三場,直至第四場王延齡求見佘太君才讓劇情逐漸推升,而後下半場始為全劇高潮處,即佘太君如何解決此一難題。佘太君討彩禮此段相當具趣味性,大段唱曲亦具表演性,而後直面抗君亦表現楊門女將的巾幗風範。

就劇情而言,此劇上半場鋪墊較為冗長,對於習慣情節取向的觀眾而言容易有不耐之感,上下半場的比重也有些失衡。此次為原汁原味的再現經典,當年飛馬豫劇隊或因缺乏專業編劇者,僅直接移植劇目未加以改編,然而更讓人期待的是,「再現」經典之後,是否可能針對經典劇目進行去蕪存菁的「再造」經典?

結構與角色拋接的再造空間

近年來戲曲劇團的經典傳承計畫可見人才培養以及劇目傳承的急迫性,對觀眾而言,經典劇目的傳承除了召喚老戲迷的記憶外,同時也讓新一代觀眾群接觸傳統戲曲的美學,對演員而言,則是在傳統戲中打磨四功五法。然而除了「再現」經典外,「再造」經典才能與時俱進,此戲無論是戲劇結構的梳理,或人物的揣摩皆有再造的空間。

此戲著重人物心計,內心各有盤算,佘太君的老謀深算,王延齡從不解到了然於心,宋王接招再出招,從暗潮洶湧到針鋒相對、劍拔努張,戲劇的層次經由人物的互動得以漸次推高。整體演出而言,演員表現穩當,而細膩之處仍待琢磨。飾演佘太君的連宏真多飾老生、偶兼老旦,此次以老旦應工,其佘太君也帶有陽剛霸氣,音色宏亮有勁;飾楊八姐的劉嘉媫唱曲甜美,飾楊九妹的繆乙葳武打乾淨俐落,而分別飾演王延齡和宋王的林文瑋和林原茂屬聲線溫潤,演員各司其職表現不俗。


佘太君討彩禮(臺灣豫劇團提供)

可惜各角色之間缺少細微地拋接,例如第四場王延齡求見佘太君,佘太君知其來意不單純,王延齡顧左右而言他不知如何開口,當中有許多可用眼神或細微動作表現相互猜測的空間;或如佘太君與宋王開禮單,佘太君是已想好要討什麼彩禮,或是興之所至滿口胡謅?宋王又是在何時察覺佘太君用計?凡此,細膩之處若能做足,戲味便能更加完滿。

是故,一齣戲的完整度往往取決於細微的動作與表情變化,而這樣的功夫也同樣需要經過多次的演出、修正和揣摩,但一次性的再現或許只能先求不失本分。若要有效地傳承則需要不斷地再演,如同《王魁負桂英》等劇目,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真正地成為經典。《佘太君討彩禮》已許久未再演出,重新搬上舞台或許正是重新檢視與修正的開始,期盼讓經典能恆久而非曇花一現。

 

註解:

1、魏雅惠:《飛馬豫劇隊之研究(1953-1995)》,成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頁198。

《佘太君討彩禮》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2/10/15 14: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