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背後的一片雲朵——淺談《惑星の放浪》
8月
16
2024
惑星の放浪(白蹈場提供/攝影張家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63次瀏覽

文 簡麟懿(2023年度專案評論人)

(一般來說)自由,無設限;但並非毫無設限。

《惑星の放浪》中譯為「流浪的行星」,意指一枚行星在浩瀚的宇宙裡不斷地流浪與追尋;放浪一詞,或許投射了編舞家戴啟倫心中,嚮往自由的其中一枚鑰匙,然而從筆者的觀點看來,我認為《惑星の放浪》(以下簡稱為《惑》)是此次編舞家戴啟倫從一棟以純肢體所落成的舞蹈大廈背後,信手捻來的其中一片雲朵——即膨脹的慾望,也是當代藝術的興起與危機。

在通篇的作品中,作為主角的「惑星」似乎並不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作為唯一的男舞者,黃立捷儼然是一根不可或缺的主心骨。他開啟了作品的第一個同心圓,以清晰且頗具辨識度的肉身,撐起了與鄭希玲的雙人舞以及背後操作LED燈技術的幕後角色,換言之,是一個充滿存在感的建築物;而舞者背後包裹整部作品的題材,是數種充滿迷幻和後搖滾(Post-rock)的意象與氛圍,挾帶大量留白、不加修飾以及開放性的思辯空間,使閱讀其作品的觀眾難以捉摸,更將眼前好不容易豎立起的建物徹底瓦解,彷彿陷入了一陣渾沌未明的宇宙鴻蒙裡頭。

虛無或存在主義,不同的自由

《惑》的整體結構,由同心圓、(火星)登陸、大海、山林以及火箭飛升等不同的投影視覺所組成;看似有稜有角的段落章節,在舞者的身體表現上卻未必能看出承先啟後的起承轉折。相反地,作品呈現一種鬆散的編排結構,在每一位舞者的進退場當中,似乎都保有個人詮釋的自由與權力,譬如開場的同心圓。


惑星の放浪(白蹈場提供/攝影張家豪)

燈光設計鄭智隆透過強烈的冷光與煙機,在地板上打出數道不重疊的同心圓,五名舞者以順時針的路徑,或滾或跳或滑行般移動。至此,圓的意象是相當明顯的,只不過表演性的身體卻未必然;即便身體確確實實地存在過,但不論是一瞬或者永恆,戴啟倫所使用的手法似乎比鄭智隆所呈現地更加抽象,甚至帶有多種維度的解釋空間,也使得前後兩者在作品序篇的營造上,有著極為強烈的違和感與衝突。

假定同心圓的「存在」先於圓的本質,然而舞者的肢體就好像否定了同心圓的表象,進而強調了其無法掌控的規律與真理;緣起於沙特一脈的存在主義,認為人必須創造自我存在的意識與價值,才能彰顯對世界認知與判斷。因此被放置在舞台上的舞者,某種程度理應貼合足下所形成的圖形,但按照戴啟倫的做法,五名舞者似乎都抹滅了足下圖形的意義,他們擰轉身體時所產生的平圓、立圓以及斜圓,既是否定了筆者眼前的直觀與明證性,也是對鄭智隆的存在進行了反抗與拒絕。

回過頭來說,《惑》所著眼的是自由的無設限,還是毫無設限的自由?如果以戴啟倫所賦予舞者的表演性作為主體,筆者個人認為更傾向於後者;在一個沒有嚴格律定下的身體執行方法看來,《惑》之品味處在一個發散、昇華的邊緣,具有一股常態分佈的隨機過程,並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方向下進行布朗運動。【1】

現代或當代藝術,多元的藝術取向/膨脹的慾望

如果說存在主義認可了法國哲學家沙特的「自律即自由」,那麼虛無主義所正視的,興許是在不存在的流浪與迷茫之中找到自在。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舞者黃立捷,擁有著清晰的人格與定位,另外四位女性舞者則扮演著某種出神且得以穿透的角色;她們以一種搖晃而無定向的身姿,擺盪著華爾滋的舞步(Balancé),在大海青煙的色調裡不停變形;她們砍下黃立捷的腦袋,在循環永動的螺旋圖紋前進行獻祭;她們更將人頭在一陣警示的紅光當中,當作前往太空的火箭升空;她們就像是意識的解放者,帶領人類的產物前往下一個紀元,並在一個編舞家命名為「黑星」的神秘天體中消失殆盡。


惑星の放浪(白蹈場提供/攝影張家豪)

隨著這些充滿活力的實驗與表現,戴啟倫在最後一幕讓空間滯留;時間持續遊走的留白與等待,彷彿是預示著當代藝術這數十年來的複雜與快速發展,如同竹籃子打水一般,在最終淪為一場虛無的幻境。

在這段開放性的「靜默」當中,戴啟倫有意無意地拒絕讓更多無意義的事情來填滿劇場,藉由最後「黑星」一景的畫面,沒有舞者,只有數顆黑白二色的乒乓球從高空中落下。雖然未必比其他更具「存在感」的作品更加出眾,然而筆者心中膨脹的慾望卻在《惑》的最後一刻煙消雲散,達到一種與心靈(Hridayam)、舒適(Hygge)同樣高度的想像空間。

如果我們期待在《惑》中看到更多,那迎面而來只有一股渾沌而無定向的氣團。
但如果我們在《惑》中放下期待,遇見的將會是一股沉浸式的流浪與沉澱。

從舞者黃立捷與鄭希玲精湛的雙人舞中,我們可以判斷《惑》之中仍舊有具傳統性、屹立不搖的主體所存在著。然而《惑》的本體並非在這些肉眼可見的純肢體身上,而是其身後的投影,以及那些被驅使的當代藝術/科技藝術。

如何與這些持續進化的當代藝術進行互動,又如何釐清這些當代藝術膨脹過後的影響力,這始終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同時這也是在漫談自由過後,《惑》註定無止盡的流浪與追尋。


注解

1、「布朗運動」是一種微小顆粒在流體中進行的無規則運動,是一種科學家在建立隨機模式時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惑星の放浪》

演出|白蹈場
時間|2024/07/20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