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關係」的徹底決裂《浮魚》
12月
29
2021
浮魚(浮魚劇組提供/攝影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鍾承恩(臺灣大學哲學系)


《浮魚》演出一對同居卻面臨分手風暴的情侶,運用兩個核心的意象──透過「金魚」之死所指涉的關係或個體的死亡,以及房屋「重新裝修」的協商狀態──來討論「分手」作為伴侶關係的一個階段而非終止點,與在這關係逐漸死亡過程中的個人掙扎。然而,在演出效果與企圖的融貫,以及其所潛藏對當代情感關係的閱讀上,筆者認為皆有所值得追問之處,故在此嘗試提出討論。

首先,作為此劇核心的「金魚」意象,其死亡在劇中被配置了兩次帶有重複的意象描述,分別由女主角與男主角前後獨白演出,兩方均提及了「魚的死亡是無聲的」,但都相信死亡「是有過程的」。死亡意象的指涉在此具有雙重性,對於刻意被營造為具有控制慾,從而在面對分手時歇斯底里地追問原因:「甚麼時候?幾分幾秒?」的女主角而言,魚之死應是指愛之死滅;另一方面,對於面對魚之死描述自己「非常慌張,非常不安」,總是試圖在空間與精神兩個層面上逃避對方「掌控」的男主角而言,魚之死則猶如在情感關係中溺斃的自身。也因此緊接在後便是由男主角提出了「重新裝修」的協商。

劇中不斷地配置「重新裝修」與兩人關係的連結性,舉例而言:在開場的分手提議之後,男方當晚又增添了一項希望「在裝修完成之前繼續住在這裡」的請求,於是關係終止的倒數計時便與裝修的時程疊合。此外亦有開場裝修師傅的施工聲掩蓋掉女方「我們談談好嗎」的溝通要求,因此將「重新裝修」的物質環境作為兩人關係的參照應是重要的。然而可惜的是,除上述兩點外,並沒有看到裝修的物質環境如何對於兩人關係的機能喪失產生影響或隱喻,剩下能夠對應的僅有在邏輯上稍微有些說不通的,男方以「借住」身分擅自請裝修師傅加裝房門,來呈現分手協商狀態中空間權力的衝突。雖然可以理解為兩人的協商不以分手為前提,但猶如尋釁般呈現出的拒絕溝通與自我孤立,甚至可以說像是叛逆期的幼稚,實在難以說服筆者這是以修補為前提的舉措。


浮魚(浮魚劇組提供/攝影陳宥中)

裝修環境之於關係的單薄,可以說是《浮魚》對於情感關係閱讀的寫照,猶如舞台上那彷彿可有可無的塑膠布一樣,金魚亦可突然地死亡與無中生有。儘管劇中不斷強調死亡應是有過程的,且其企圖也明顯地導向欲對分手心境的細緻討論,然而就呈現內容所見,在批判理性邏輯的核心精神之下,魚的死亡不需要有任何原因的揭露,甚至可以在結尾毫無理由地憑空出現;同一時間卻又可以將如此隨意配置的魚的屍身視為關係之大敵,轉化為每一次轉場時過於巨大的沖水堵塞聲響。如果魚指涉的是女主角控制欲的愛以及男主角的掙扎,那麼最後因管線疏通而被所沖走的魚屍,表面上彷彿是此劇最後所呈現的和解與釋然,但於筆者而言卻是一個斬釘截鐵而悚然的宣言。因為在這裡的釋然之所以成立,是將女方所有的對話嘗試都解讀為控制關係,並且同意男方逃避溝通的自我耽溺。《浮魚》的問題就彷彿劇末那個,自己一隻魚就佔據了整個仄逼得令人難受的魚缸,在處理關係時不斷地在「溝通」的命題上打轉,卻忽略了搭建關係的物質條件,於是越是溝通越是引發爭吵,由此竟得出了一個與所有關係決裂的結論。

然而公允的說,是否這正是此劇對於當代關係的批評?比方說,在男方知道了女方不吃茄子後,這段關係便再也沒有出現過茄子,這種「有你便沒有我」的敵對意識,便有經由友人質疑是否真的為愛來表現出。但是很可惜的,除此之外筆者並沒有觀察到可以支持此說的證據。獨白的運用清楚地以向觀眾報告的形式演出,但卻並非嘗試以疏離的眼光來給予另一種觀點,反倒是獨白會自然漸變回寫實主義劇場的表演身體,再加上另有配置與友人聊天時的回溯時間的表演方式,兩種身體的交代與轉變方式如此相近,很難說服人不是只將獨白作為帶回記憶現場來運用,但如此就顯得獨白十分的不必要與莫名,反倒回去支持了所謂宣言式的隱含企圖。甚者,在劇情的最後竟是女主角仿效男方,「第一次把自己關在房門裡」,並感受到「更寬敞」、「更舒適」搭配上安適的海浪背景音,無疑是承接了那份決裂的精神,因而毫無批判與諷刺地演出,女主角自陳對待無中生有的魚可以「開心的也說,不開心的也說,所以他就是魏次(註:男主角名)」以此作為「新的關係」。

《浮魚》能夠延伸思考的不僅是當代的情感關係,某種層次上或許能夠反映出當代社會關係的病徵。它乍看是對理性邏輯的反動,實則卻是重蹈了同樣的步數,只不過把理性主義的邏各斯(logos)替換成了自己的敘事。而這一個「新的關係」使人擔憂的原因在於它略過物質條件的分析,逕自宣告溝通的完全無效。而在這挫敗與不信任所衍生出的對立情緒之下,與任何關係的徹底決裂最終所意味的很可能不只是分手、離開或自閉,而是猶如戰爭非此即彼的你死我亡。

《浮魚》

演出|臺大戲劇系第十九屆獨立畢業製作
時間|2021/12/02 20:30
地點|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