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之後呢?《狹義驚懼》
3月
05
2014
狹義驚懼(栢優座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7次瀏覽
紀慧玲(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狹義驚懼」其實就是「俠義京劇」,栢優座一向喜玩文字拆解、聯想遊戲,之前的作品《獨、角、戲─吉獄切》玩「角」音義,《水滸,誰唬?》玩水滸好漢真情假義辯詰;不僅劇名,相應的內容與形式有時也玩拆拆樂,譬如《獨、角、戲─吉獄切》,必須將內容約略以格子組裝方式方能組合辨識。這次《狹義驚懼》玩更大了,將線性故事拆解、身段拆解、唱段拆解、橋段拆解,再輔以多種異質音樂、寫實與寫意動作、多焦人物與故事脈絡、多場景、時空跳接拼合,最後再縫附一些細碎或斑雜的訊息,比如生死觀、愛情觀,如此鑲嵌式的綴滿上下半場共22場戲,觀眾看得眼花瞭亂,也笑得心花怒放,但問號也滿屋子閃閃發亮,究竟,《狹義驚懼》說了什麼?成就了什麼?

之所以追問「成就」,並不是苛求這齣戲有多少大業;但栢優座之所以有許多宣言:是京戲(京劇+戲劇),不是京劇;(發展)屬於自己的劇種及表演體系;不該只是娛樂,而是提供更多的思考的刺激,更多正面的訊息…(皆出自導演的話),回應《狹》劇確實可找到許多實踐思考路徑。綜觀來看,《狹》確實不是京劇了,主要是缺乏完整唱段,抒情表意段落闕如,音樂素材也跨域摻用。在敘事手法上,四組主要人物:刀劍客、鴛鴦盗(販)、殺手、書生,交錯出現,不期然勾連在一起,概念與手法神似李國修,搞笑點也頗類似(比如上下半場出現的大便、廁所等肛門期笑話)。最突出的設計是上下半場角色不換,故事、演員更換,編導以「平行世界」解釋,延引出一個江湖、兩套戲碼的人生處境戲謔,尤其兩段結局殊異,前段書生路不拾錢,維持風骨,後段書生見財轉性,買田養老,渾然兩種人生態度,也算回頭給自己一槍,奚落文曲星轉世也無路用。

雖出身京劇,表明無意傳承京劇,意欲翻新,拿來用的仍處處皆是京劇遺產。在片段組成的各場戲裡,演員不期然就唱上一句或演上一段,套用《三叉口》、《拾玉鐲》、《醉酒》、《鍾馗嫁妹》、《夜奔》、《起解》等唱句或身段,這些嫁接或挪用不一定讓觀眾明白前後文脈,熟諳京劇的人也僅能從撲朔迷離裡賞識編導的巧思,會心一笑,但實則文本互涉也談不上,僅是功能上的借用。動作設計亦然,坐轎、甩轎、攀索、刀槍、渡船、偷盗,原有程式動作被變形或消解,比如攀索後來成了一座山,渡船變成沈船,刀槍皆誤殺而沒有正中,這些消解帶給觀眾莫大興味,逆轉式的樂趣。同一套符號翻轉邏輯也用於物件道具上,飛鴿傳信具象化,吹風機、吸塵器變成電話機,胸口抽出紅綢以示流血,書生不斷被(虛擬的)門檻絆倒、自報家門卻口出無法辨識的雜音…等等,這些符號、程式、唱段、戲齣關目的拆解與挪用,非熟稔傳統精粹無法為之,正因為京劇遺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狹》劇真箇就有了「狹義京劇」的意味,亦即取京劇之表,表層最具特色與風格化的表演程式,揉進糰和著RAP、吉他、鋼琴、崑,乃至人聲混音的聲腔,混融出一齣具有強烈肢體語言的戲。就表演設計來看,《狹》玩弄京劇符號渾然天成,點子讓人應接不暇。但這般視覺奇效到了上半場一半大約也就味淡了,觀眾已經知道「把戲」,新奇感降低,接下來要追索的是劇情(或中心題旨),由於玩的太凶,敘事篇幅不足,每段故事皆如過眼之駒,令觀眾疲憊,即使到了下半場觀眾因為「再演一次」而再次複習故事,因而建立較清晰的人物形象,但除了對比趣味外,22場長篇幅的敘事到底說了什麼?要說什麼?卻一片江湖雲霧,多少縹渺。

整個《狹》劇的手法在於拼構與拆解,一段段不成首尾連貫的小情節,一組組不成「程式」的動作,一首首不完全敘事也無法說盡抒情的唱曲,構成《狹》的美學形式。這個美學形式與敘事結構相符,片段化與拆解化,可以自言其說;但卻缺乏相應的文本意識。上下半場故事儘管「平行」,卻沒有彼此拆解,意思是,四組人物構成的文本本身並沒有被解構,或反解,殺手依舊殺人,刀劍客依舊相鬥,江湖鬼影依舊幢幢,除了書生最後的翻轉,前上半場鋪排的情節與後半場的關連,幾可獨立為兩段戲來看,這不是「平行世界」永不交叉即可自我解釋,村上春樹式的平行世界觀亦有鏡像般的人物或記憶穿引其中,因此才有時空無垠、生命無解之感。《狹》未建立前文本,就沒有「平行」的後文本的穿越力道,兩套故事盡情玩弄符號拆解、拼構,江湖或人生的真諦卻失之闕如,即便《國父遺訓》歌或男女勾腿交媾有那麼一點點辛辣,但從頭至尾消解符號到重構符號,卻未建立文本中心題旨,既無中心,所拆何來?愛情、爭王、功名利祿題旨皆浮光掠影,彼此消解,如此一來,形式意圖沒有找到與美學概念相符應的內容物,最後竟如全死光的場上人物,一齣戲也就自我消亡,「玩」完而已。《狹義驚懼》未竟其功,但實踐的路對栢優座而言,仍是令人期待的。

《狹義驚懼》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14/03/01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