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的獨角戲《1.2.3的時候》
9月
17
2014
1.2.3的時候(臺北藝穗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0次瀏覽
藍雪茹(表演藝術工作者)

今年臺北藝穗節已邁入第七屆,每每到九月份時就要開始準備看看今年又會有哪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迸出!藝穗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只要你想做創作,沒人能阻攔你。於是包含戲劇、音樂、舞蹈等等上百個節目要在短短的15天之內演出完畢,其中當然有著演出經驗豐富的舞、劇團等以及創作新血們的作品。

在今年的「其他」類別中,有一個製作吸引了我,它的描述上寫到:「楊元慶,一位23歲、來自台南的溜溜球表演者挑戰一小時有戲劇、音樂、舞蹈、雜耍,卻沒有溜溜球的個人表演。(你看我認真的表情像在開玩笑嗎?)」

在網路上打上楊元慶及溜溜球等的關鍵字馬上出現一長串的新聞介紹、專訪、影片等,原來他是一位台灣很有名的溜溜球表演者,從14歲下定決心成為溜溜球高手、從8歲開始至今玩了15年沒再離開過溜溜球,甚至年紀輕輕已得過兩項金氏世界紀錄!這樣的一名專業高手如今卻要挑戰「沒有溜溜球」的獨角秀,實在讓人替他捏把冷汗。

進到了華山果酒禮堂,ㄇ字型的觀眾席圍繞著地上幾顆散落氣球的小舞台,感覺到表演者欲營造出屬於他自己的小小秘密基地,毫不畏懼地準備讓觀眾分享他最私密的一小時。燈光漸亮,舞台中間的螢幕上漸漸浮現出文字,過了幾秒鐘終於有一位觀眾開始勇敢地讀出接下來一大串楊元慶跟大家打招呼以及自我介紹的文字內容,只能說這個創意非常棒但卻也很冒險,棒的是省去了演出前的場內需知宣讀又讓人有著期待的新鮮感;冒險的是畢竟台灣的觀眾較害羞若是無人理會那可能演出就無法開始了吧?接下來即是一連串緊鑼密鼓的街頭藝人模仿秀(楊元慶本身是街頭藝人),結構雖然稍嫌零散但也不得不佩服他抓取各人精髓的功力以及可以看到與他在街頭表演溜溜球時非常不同的一面,不能說上唯妙唯肖但相似度其實已達百分之八十並且誠意十足,唱歌、跳舞、雜耍樣樣都來。

在經歷過一大部份的模仿秀之後,楊元慶拿出了籤筒請觀眾依序抽出時間、事件、地點等的指令好讓他完成接下來的表演。場景是在國中教室內,楊元慶因為常常模仿老師而終究被揪了出來懲罰,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人生表演轉捩點。一直以來他都是老師眼中的模範生,但久而久之跟同學的距離也相對的拉遠了,只能藉由模仿來拉近與同學間的距離,沒想到最後因此瓦解了老師對他的信任也造成他再也不模仿別人了。於是長大後念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的他在戲劇表演的課程中分數一直無法好看,因為他始終踏不出去模仿的這一步。楊元慶吹著一顆又一顆的氣球,彷彿其中承載著他歷年來一直不斷擁有的壓力,但卻又希望象徵希望的氣球能夠帶著他繼續向上飄揚繼續前進。此時忽然意識到在整場演出的前半段楊元慶突然拿出美工刀一個一個刺破在地上的氣球,原來那時或許是代表終於可以釋放掉這些多年來的壓力他才能開始接下來一連串的模仿表演吧。

原來整場表演是有精心安排的起承轉合,看似混亂無章其背後卻又有著表演者想傳達與欲突破的意義在。先撇開評論這作品的好與壞(藝穗節的節目本來就是天馬行空對吧!),由衷的佩服楊元慶敢挑戰一個人的獨角戲、敢嘗試自己不擅長的項目來表演、敢向觀眾傳達他內心最深處的恐懼、敢挑戰藝穗節最難看的節目(他本人自己說的),可以在藝穗節看到這樣特別的表演也未嘗不是一種收獲。

《1.2.3的時候》

演出|楊元慶
時間|2014/09/01 14:30
地點|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果酒禮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