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作者的任務《孽子》
2月
17
2014
孽子(林敬原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88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論翻譯:譯作帶領讀者返回原作,延續其來生;譯作者的任務,因此是在翻譯的語言裡,「創作出原作的回聲」。語言的時代性,成為折返之間的問題;更重要的或許是在翻譯的補足或派生中,如何致原作中沉默的詞語,得以解放開來。某種意義而言,劇場改編文學如同翻譯;導演曹瑞原就像是這裡所思索的譯作者,2003年在公視以二十集電視劇,改編了白先勇自1977年起先後於《現代文學》、新加坡《南洋商報》連載,1983年遠景出版的現代主義經典《孽子》;多年後的今天,再次將之搬上劇院舞台,從小說到影像、到劇場舞台的調度,如何翻譯?回音裡聽到的又是什麼?

小說《孽子》起始於「第一部:放逐」阿青遭父親驅逐的衝突場景之倒敘:「三個月零十天以前,一個異常晴朗的下午,父親將我逐出了家門。」緊接是一則校方的啟事佈告,公告主角在校園內犯下的「淫猥行為」並記過退學。在小說之前,有白先勇題獻下的一句,「寫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徬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在序場之後,是「第二部:在我們的王國裡」,一個彷若全知的敘事聲音,勾勒出這一個夜的王國、「不合法的國度」的無形邊界:「新公園裡那個長方形蓮花池周圍一小撮的土地」。電視劇的《孽子》同樣開始於鏡頭晃動下的仄巷,李父驅逐阿青的一場。曹瑞原在劇場版的《孽子》卻首先調動了敘事框架,將「群體」置放在「個人」的故事之前;所以我們在序幕時,看到的是從日晝而夜的新公園,台上中央的蓮花池場景貫穿全場,舞台後方是博物館的台階和希臘神廟式的巨大石柱,疊影著屏幕上的樹影。新公園裡那一群青春鳥在夜裡上場,圍繞著中央的蓮花池繞轉,「無休無止,輪迴下去」,開始了第一幕的狂舞。

如何從人物繁複而細緻的長篇《孽子》中,擷取出劇場新的敘事?劇場版基本上維持著阿青(莫子儀飾)的觀點和軸線,加上新公園老園丁郭老間或穿插的說書角色,以原作的順序,呈現著幾段經典段落:阿青探望離家多年貧病一身的母親(柯淑勤飾),阿鳳與龍子的孽愛傳說,楊教頭為了孽子們有一安居落腳而設的酒吧「安樂鄉」的開幕到勒令歇業,傅老爺子(丁強飾)追憶獨子傅衛的自盡,龍子和傅老爺子的會面,以至小說最後,老爺子喪葬後,阿青在新公園裡遇到彷若弟娃的孩子羅平,在寒夜中「一二一二」的奔跑著。較明顯的角色改編是:楊教頭的角色由唐美雲所飾,改成帶有「母性的溫暖」的女同志,加進演員的身段、腔調;阿鳳由張逸軍飾,他以「綢吊」的技術,絲帶懸空的飛起跌落,純粹身體的舞蹈語言間,嘗試呈現出龍鳳戀中的情感關係。

曹瑞原在受訪時說:「拍攝電視劇時,我希望呈現同志族群『另一個面向的故事』」,「十年後的今天,社會開放了,同性戀的禁忌變少了,但不管是哪個時代,他們對家庭、對親情的渴望,是不會變的,所以這也是這次孽子的主題之一。」(《孽子──2014劇場顯像》)包括阿青與其父親的衝突,或是阿青透過傅老爺子喪子而體會的「父親的傷心痛史」,家變,父子的關係,在相對有限的劇場時間中,不僅成為《孽子》的架構、也成為其更具有普遍性意涵的調動。這裡突顯了一個小說在改編成劇場時,常見的轉向,轉向普遍性的呈現。原因其一,當然是戲劇時間的有限性,另一個,或許則是對話對象從讀者、改為戲劇的觀眾(一個例子我想起的是林懷民在創作《陳映真‧風景》時所說,想達到的「普世感染力」)。

原作中主題複雜性的精省,是必然面對的問題。同樣的普遍性轉向,也呈現在前述從「群體」的意象作為起始上,曹瑞原藉焦點舞團的一群年輕舞者為青春鳥造型(吳素君係《孽子》舞蹈總監),開場繞著蓮花池情感表現性的舞蹈,「安樂鄉」酒吧中歡快的熱舞等。在此,舞蹈的身體,帶出了另一個翻譯上有意思的問題。

在電視劇《孽子》中,曹瑞原藉由鏡頭的語言風格,將白先勇小說中豐富的視覺性再現出來;劇場中,選擇以舞蹈作為語言轉譯時的媒介,特別是龍鳳戀一段。這成為在近期劇場改編文學時,可見如何將語言中的詩意,轉化成舞台元素的常見方式(譬如黎煥雄導演《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曹瑞原從影像到舞台劇,面對媒介轉換,在這裡遂可見某種侷限性。一個便是如何以劇場的調度,對應文學的語體?電視劇的影像敘事是豐富的一種,然而劇場版《孽子》份量頗重的舞蹈身體,卻並未形成其獨特的劇場語言。反而開場時短暫的虛實疊影,曾帶出有意思的空間影像。其次是,中央的蓮花池場景非常象徵性的重疊著所有場景,但是否也使得演員在空間上的流動設限,特別是台後巨大的台階和廊柱,在某些段落中兀立在後,卻並未成為某種空間影像的進一步意義。

回到導演作為一類譯者。各種版本的《孽子》,確實都帶我們在回返原作的過程中,突顯了不同面向的討論。影像的風格,演員的詮釋(柯淑勤所飾的李青母和丁強的傅老爺特別觸動到我),議題的轉移,舞蹈的身體,或劇場的調度。最令我好奇的是,如何在劇場裡,將小說《孽子》中,某種沉默或潛藏於文字中的聲音解放開來。是舞蹈嗎,或者是其他?

一九六0年代,白先勇、王文興等人在《現代文學》上,開始嘗試以現代主義思想所啟開的新的語言、文體,再現其時「現代」的感覺結構,意識流打開的心理空間、敘事觀點的建立、時空的斷裂、鑄字、造字,在今天,如何將語言其中的影像性(如影集版《孽子》),文體中的物質性或身體性,以另一種媒介語言加以翻譯、補足、派生,如曹瑞原此次《孽子》的嘗試,又譬如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林靖傑導演)中曾有劇場、或爵士即興演奏形式,呈現王文興《家變》、《背海的人》的段落,成功與否,都成為了原作的來生。

特別記下:2012年11月,參與了白先勇在北京香山的文學研討會,其間觀看了白老師製作的新版昆曲《玉簪記》,也聽及曹瑞原導演對我們說到正籌備這齣《孽子》的舞台劇,那時便令我期待,如此文學的改編;尤其在劇場中如何面對、思索著現代主義的語言藝術。兩年後,終於成為舞台上另一次閱讀的折返,文字語言的回聲, 「譯作呼喚原作但卻不進入原作,它尋找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點,在這個點上,它能聽見一個回聲以自己的語言迴蕩在陌生的語言裡。」(Benjamin)在這個切點上,最珍貴的,無疑便是浮現了重新思考某些問題、譯者(導演)的任務,其侷限性,與相應的原作語言的可譯╱不可譯性的契機。

《孽子》

演出|創作社、曹瑞原導演工作室
時間|2013/02/09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刪減片段後的《孽子》,還會是《孽子》嗎?」這個問題始終縈繞腦中。單以美學的角度來看這場大戲,無論是舞台、燈光或是肢體場面的編排,都足以深深震撼人心、美得令人窒息;但若回歸到整體整合而論,筆者認為編導過於用力地緊握,反而呈現出反效果。(黃婷容)
10月
12
2020
劇場版《孽子》中到底空缺了什麼?欠席了什麼?所謂的「劇場性」如何地在編導意圖宏大卻紊亂疲弱的舞臺調度下遭遇隱身與喪葬?從觀看一嶄新舞臺劇作的原生視野來探究《孽子》舞臺上所現露出的三個不在場。(許韶芸)
3月
05
2014
 
這個黑暗王國在開場帶來陰鬱的氛圍,後又大量潑灑如彩虹般鮮豔的歡樂與自由口號。在今天的舞台上,《孽子》的悲傷倏忽即逝,只深刻留下一幕幕男子舞動身體、與知音們歡笑的嬉鬧聲。(鄭瑞媜)
2月
20
2014
改編重點由「父子親情」和「同志情愛」為敘事主線交錯穿插。整體而言,改編的工作僅做到濃縮裁剪,所留下大都是情緒暴衝、哭天喊地的高潮戲,如此處處高潮到最後只讓觀眾疲憊麻木,這樣只呈現「果」而不見其「因」,實令人無從理解這樣愛恨糾葛的情結所謂何來?(葉根泉)
2月
17
2014
李青與父親各佔舞台一隅,隨著父親口中顫抖的「畜生」,為《孽子》拉開序幕。看著父子兩人之間遙遠的距離,似乎兩人從未在同一個世界中,又何來逃離與放逐?而這距離,更在接下來的場景中不斷隔離著角色與角色、角色與觀眾。(白斐嵐)
2月
17
2014
當壓迫都不存在時,孽子們便只像貪玩、好色、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整天擺盪在公園裡釣(老)男人、從事性交易,而這完全落入了社會對男同性戀族群刻板印象,一如大眾傳媒曾如何致力於將男同性戀族群與愛滋病畫上的污名化等號。(劉育寧)
2月
14
201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