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於各方面嘗試跨界創新的國光劇場,這次策畫的「小劇場.大夢想」計畫,讓傳統戲曲為基因,與當代劇場進行一場跨界對話。除了前兩週的小劇場團體的演出,國光劇團邀請國內知名現代劇場編劇,同時也是此計畫策展人王友輝,用當代劇場的眼光來創作一齣新作《青春謝幕》。本戲以國光劇團自家重要演員朱勝麗為主角,加上新生代京劇演員彭俊綱、劉嘉玉和劉祐昌聯合演出,劇情內容以京劇演員入戲,詮釋京劇舞台上的女演員對「自我」和「青春」之間的取捨,編劇不是提出一個問題,而是直接告知觀眾一個故事。一個已經做了選擇卻並不後悔的故事。我們看到的是京劇女演員的義無反顧,但也看到了如《浮士德》般的殘酷現實。
其實就文本而言,本戲省略了許多應該交代的細節,把重點強調在「舞台上」(包括後台梳妝間也是後台的一部分)。演員本來就是活在舞台上的生物,為了舞台他可以生亦可以死,失去了舞台,演員將甚麼都不是,因此我們也看到劇中用了兩齣經典京劇戲碼《醉酒》與《別姬》。這兩個戲碼的楊貴妃和虞姬的生命,豈不也都是活於一瞬間的燦爛而殞落?我想這「演員生命」的命題,是編劇刻意的選擇,也是這齣戲的主要核心。
不過,如果從當代劇場的角度來反思,這場演出的傳統與當代的融合卻是有以下兩點的些微衝突:
一、音樂往往帶來一些突兀感,有時候是現場樂師的伴奏,有時候又是頭頂上喇叭的播送,一開始還在揣測導演是否別有用心,但連續幾次卻找不出個定律,最終大概只可猜測,現場樂師只為演員扮演戲中戲的角色時伴奏(但後來卻似乎又有演員邊唱而伴奏卻是錄製好的狀況?)。這是第一個當代劇場元素的突兀。
二、京劇演員的表演,當其演繹起現代人的時候,卻還夾帶著京劇的身體和聲腔,大部分時候是可以接受的,但唯有在那有沙發的現代場景中的演員,失去了京劇舞台(包括京劇化妝間)的合理性,倒是變得極為突兀而難以理解了。例如當演員朱勝麗扮演另外一位年輕女子時,卻沒有跳脫出原本表演劇場女演員的講話方式和身體,這個部份就比較難說服觀眾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場景了。
幸運的是,上述兩點違和感,只是些會讓觀眾抽離當下感官要進入劇情的小阻礙。整體而言,這齣戲的畫面(尤其是燈光)是十分讓人動容的,簡單的一桌二椅和四方可進出的空間,演員面向和走位調度,都充分地將京劇元素容納入小劇場中。加上最後的花瓣雨,紛紛落下的花瓣與青春(時間)相等的逝去,兩位檢場的身段和對劇情的推展都有著西方劇本中「弄臣」或「精靈」的特質,這部分的中西方跨界融合手法將京劇表演又推往另外一個現代化的層次,中西方劇場的距離本來就沒有想像中遙遠,如何將兩者巧妙結合,只仰賴於編導的功力而已。
本戲雖為新作,但熟悉國光劇團過往作品的觀眾應該對這樣的表演並不陌生,過去的《王友道休妻》和《青塚前的對話》都有類似本次的「京劇小劇場」形貌。而這些年,國光劇團所致力的「京劇現代化」,一直都是這樣子的想法,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到了今日的「小劇場.大夢想」,除了結合演出本身的企畫,還更進一步與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合作,讓當代對劇場有興趣的青年學子得以進一步實際地體驗、接觸劇場。或許京劇現代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時至今日,已經看得出一些成績,或許那目標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了。
《青春謝幕》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3/08/03 19:30
地點|臺灣戲曲學院演藝中心 國光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