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薰與結界——對小族的招魂《界》
3月
12
2024
界(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Ros Kavanagh)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6次瀏覽

文 陳泰松(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烏托邦不是好概念,跟人民、藝術同享的「編造」才是。我們應當重拾柏格森對編造的想法,然後給它一個政治意義

——德勒茲【1】

普卡(Púca)的就位

在《界》(MÁM)開演前,觀眾席間不時傳來竊笑聲,此起彼落,讓人狐疑傾聽,但若對古愛爾蘭民間故事或塞爾特文化有所涉略,大概會想到顯赫的動物精靈普卡:正邪難辨、利害難估,是仙女、妖怪、小妖精或邪靈與否全憑狀況或地域而定。祂是變形者(shapeshifter),具有獸人(therianthropy)的化身能力,會以黑鬃馬、黑山羊、牛、貓、野兔、鷹等各種生物外觀現身,眼睛發生金光或紅光,生活在山脈與丘陵地,若偽裝為男子或肉慾女子,則帶有動物的局部特徵,其性格多變,狂野又不可預測,是狡猾、謊言與詭計多端的騙徒,包括其中的惡作劇。

這些竊笑聲,多少讓人料到是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Michael Keegan-Dolan)製造故事氛圍的一項安排,而當首幕揭開,我們看到的便是化身為公羊的普卡:一團神秘的煙霧,從祂身上散發,餘煙裊裊,爾後逐漸升騰瀰漫其上方,形成一團詭雲;正前方是身穿白衣裳的女孩,躺在台桌上;當祂奏起手風琴,女孩起身回轉,對著祂,然後,祂緩緩卸下面具,是愛爾蘭知名手風琴師科爾馬克・貝格利(Cormac Begley)的現身。一幕意象精彩的構成,煙霧、普卡與女孩連成如此奧義的垂直軸,而倘若我們入迷了,眼前所見的手風琴師不是科爾馬克・貝格利本人,而是從公羊貌變而來的普卡,一個人形的祂;祂鼓動十二位黑面隨從,做出猛力伸手與發出踏腳聲的齊一動作,像是召喚女孩靈魂的密教儀式。隨後,出現如雷般的閃光,背景從黑幕換成白幕,黑面人踏著音樂節奏進行轉頭、慣有的腳踏與拍手,間或吟唱與突爆的笑聲,洋溢著世界各地固有的民俗舞風,帶有凝聚共同體意志的群舞。不過,這個特徵被帶入當代舞蹈的範疇裏,使《界》成為一種創作性的、轉為強力與高張度的舞蹈。例如從第四段開始,當女孩接受一杯果汁,舞者愈發激烈,有時像動物在地上喊叫,有時像是掙扎或表達無望,並加劇肢體活動的斷續、頓挫或不斷頹落;接著,椅子被舞者擒來,使力旋轉,女孩被包圍其中。到了第五段,背景換成藍幕,出現小提琴等現代樂器的演奏,排排坐的舞者,像是被馴化的人,但時而醉倒又忽然起立的反覆,用力甩頭,搖頭晃腦或狂笑;這是人處於狂迷或歇斯底里的全力耍弄肢體,且能量幾乎來自上肢或手臂的扭動,由此驅策了整個身體的舞弄。


界(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Ros Kavanagh)

小族的招魂

是國際上某些宣傳所謂的驅魔(exorcism)?並不盡然,在普卡/科爾馬克・貝格利的樂音下,《界》毋寧說是著魔之舞,但若真要說是驅魔,我們得先把它視為一種反話。事實上,是普卡或其類似的精靈族群被妖魔化在先,才會有後來所謂的驅魔。根據古愛爾蘭民間神話,說許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達努(Tuatha de Danann)的女神族,是永生者,比凱爾特人更早來到愛爾蘭,強佔了當地原住民費爾柏格人(Firbolg)的土地。後來,達努族又遭到米利人(Milesians)或塞爾特人的入侵,被擊潰,倖存者遁入地底或隱居仙丘、土壘或巨石陣裏,利用與生俱來的魔法成了小仙女(Sidhe),也蛻變為小人族(little people)或稀小族群(wee folk)——或淪為矮黑人或小矮精(leprechaum)等說法,身形遭受扭曲變形。考古歷史學家們則認為,那無非是藉由神話的口傳來鮮活後世的記憶,表徵史實上氏族征戰與迫害的宿命輪轉。普卡便是達努族末日劫後的避難精靈,不時闖入居住於地表的凡人世界,發生正邪不等的關係【2】

《界》要驅魔的是普卡(或達努族),還是費爾柏格人?根據古書《入侵之書》,愛爾蘭發生多次神話式的戰爭,費爾柏格人也曾是勝者,且還有更早先的族群如凱薩(Cessair)、帕爾赫德(Partholón)與內梅德(Nemed)【3】。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原住民,最底層的受害者,並以此究責誰是最上層或終極的壓迫者?還是要全歸罪給英格蘭人,或以蘇格蘭蓋爾語(Gaelic)所說的外國人(Sassenach)【4】

問題顯然不在於如實的誰,而在於誰是淪為小族:稀小族群——草民、弱勢的族裔或民族。儘管這些故事是神話,內容盡是神人結盟或混戰的奇幻史詩,但在歷史學者眼中意謂著過去文明的征伐及可能的其倖存者。普卡固然是小族,但自身也有其過往的暴虐,雖敗亡逃難,往後又隨戰勝者塞爾特人同被視為異教產物,受迫於英格蘭國教的權威。善惡有時盤根錯節,加害與受害的輪轉與重疊,猶如被地殼重力壓擠成的礦岩。於是,《界》若意在驅魔,對象無非是變成小族的普卡,但不是殲滅,而是宣洩其內在的害性。害性,有其主客兩者(加害與受害)的可能糾纏,它的發生是不按時,沒時序,是錯時序(anachronism)的存在。宣洩,catharsis,古希臘語,華語制式翻譯是淨化,並不妥當,德國學者沃爾特・布林克特(Walter Burkert)依據語源學的考據,指出該字跟近東兩河流域文化有淵源。事實上,catharsis此字的拼音挪用了閃米特語(Semitic)的詞根qatar,意思是煙薰(fumigate),也就是荷馬史詩提到的燻硫磺礦,用於消毒或祭典儀式。此外,catharsis的施行也關連到ara(古希臘文),後者有禱詞與詛咒的雙重含義【5】,同屬儀式範疇。

煙薰的catharsis

在《被壓迫者劇場》,作者奧格斯特・波瓦(Augusto Boal)對catharsis的掌握過於粗略,只有淨化(purufication)或壓制性的平息(repose),姑且不論這個缺陷,這本名著仍值得研讀,例如第四章「被壓迫者的詩學」」( poetics of the oppressed ),其中一節「神思劇場」(myth theatre)【6】有兩則民間傳奇。一是名為Motupe村有座山丘,一條小徑穿越樹林可攻頂,但途中有個恐怖的十字路口,疑似有嗜血魔鬼,凡路過此處者皆消失,再也沒回來過,後來有位勇士成功,發現所謂的魔鬼其實是住在山頂上握有金礦的美國人。另則是祕魯的奇幻故事,一處名為Cheken的地方,原本是缺水的酷熱旱地,饑饉的村民若非遠走他鄉,便是瀕臨渴死的命運;某日半夜來了一位黑騎士,向某位可憐的農夫提議,只要他獻出最珍貴的東西,回報是賜給他一座瀉湖,水源能嘉惠所有村民;農夫苦無家當,黑騎士以娶其貌美的女兒為交換條件,女兒明義應允,黑騎士剝光她衣物,抱上馬背,黑馬奮力奔馳,最後消失於平原盡頭;但就在他們消失之處,一聲爆炸巨響,濃煙密佈,塌陷成一個巨洞,湧現滾滾泉水,並形成瀉湖,是秘魯最甘美的水源,而身為地主,農夫從此賣水致富。據說,每當夜裏滿月,女孩歌聲便會從湖底傳出;她裸體現身,以金梳子整飾長髮,映照湖水如黃金般的可貴,財富耀人。

劇場理論家波瓦叮嚀我們要深究故事寓意,但他的解讀綱領已定,內容簡單明瞭,就是反美帝,左派拉美的反對資本制。然而,問題沒有究問到底,想想看,在歐洲殖民者與混血者之前有各種印地安族或不知名的原住民部落(或形成帝國),包括更早被征服、史前遠古已遭滅絕的任何小族,我們要如何為她/他們請命?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那麼,在catharsis這煙薰之間發生何事?就是舞者的著魔,要讓普卡得以全然釋出祂的魔性。我們在前五段已見證它歇斯底里的力量,從第六段起,隊形更加組織化,舞者排坐,一對男女分別從左右兩端逐步踏行,最後會合與互擁。第七段,現代爵士樂響起,跟手風琴進行樂風的拼貼與合奏,舞者聚攏,坐在像是劇院的座椅上,呼叫,使勁全身扭動,聒絮,嘮叨不停,解散後,四肢與腕勢的抽蓄與亂舞,盡情揮霍。第八段,一位舞者平躺,只有頭部與腳板靠著兩端的椅子撐住,是身軀力撐懸空的演出。第九段,樂音由現代爵士樂主導,手風琴聲幾乎隱沒,舞者時而排坐成列,時而瘋狂獨舞。第十段手風琴重新浮現,進入眾聲喧嘩,舞者們輪流接吻,手腕的激烈甩拋,空中抓取。第十一段,乍然出現類似太極拳的動作,然後又一陣昏眩的舞動如夢遊,迷醉於無何有之境,到了第十二段,舞台背景換成強光的燈柱,舞者們不斷呢喃、念誦或哼吟。


界(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Ros Kavanagh)

女孩與黑馬

無論情況如何,女孩始終在場,她是誰的女兒?被Cheken黑騎士帶走的那位?不要忘了,普卡還有個著名的化身:黑馬。

依據塞爾特文化遺俗與傳說,普卡經常現身於薩溫節,此時適逢農割時節,人們須留下些許農產給祂享用,示禮以求安撫,免得被化身為黑馬的普卡扔到背上,白天瞬間變成黑夜,遭受一種狂野、怪異又恐怖的騎行,民間所謂的普卡之夜(Púca Night)。普卡的化身變幻萬千,是妖怪,也能是精神地理學的魔幻十字路口,是生與死、醒與夢的交界或轉運站。但很詭譎,《界》的女孩之鎮定,不受侵犯與觸碰,人們只能供養她吃喝。這不禁要問,儀式當中的她是否即是普卡——黑馬及這些型態——的分身?

我給出這個版本的可行性。那麼,《界》的女孩能否像Cheken湖,是湖在唱歌,也宛如是透過它而傳響?唱歌倒沒有,她是以舞蹈現身的,然而是示範的小跳,因為「舞蹈之家」(Teaċ Daṁsa)整個舞團就是因她而跳的,而舞團如同Cheken湖,是她藉由它、傳導給它而舞動,一張極為優美的劇照可鑑明:她跳了起來,頭披的紅髮瘋狂地飛舞著。這是女孩——普卡的流變,並串接黑馬如黑騎士,組裝成普卡團塊,在夜深的原野上奮力奔馳,著魔,歡暢,並在煙薰化的catharsis加持下而情動,感情更加豐沛,完全不以受害者自居,反而盈滿了正能量的邪性與狂野的爽能。這是為何普卡作為一尊公共雕塑會在地方上引起爭議;2022年,愛爾蘭克萊爾郡議會(Clare County Council)委託藝術家艾登・哈特(Aidan Harte)完製的雕塑,事後遭到恩尼斯提蒙(Ennistymon)市民的拒絕,認為它醜怪與迷信,但僅距20公里之遙的卡倫市(Carron),居民卻抱以熱烈歡迎,認為有益觀光【7】。至於《界》,它不應被視為土風舞,錯估為右派的國族復辟,因為只有小族的政治性,它的安娜其政體,才是基進左翼的能動與精神底蘊;況且作為舞蹈,它旨在從傳統中找出新生,並不是對它的復原與封存。

普卡的德能

一方面,普卡團塊不是族性的畫地自限,而是小族的世界化,因而不是族的自我放大與擴張,而是不斷歧生與切接其小而生的豐饒、繁複與世界性,呼應了近年來全球原住民的自我復權。另一方面,當代舞蹈的在地解殖及其戲劇療法(dramatherapy)在所多有,貼近於所謂的舞蹈身心學(somatics),是聚焦於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的互動,通稱為身心技巧(somatic approaches or techniques)的實踐,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由湯瑪斯・漢納(Thomas Hanna)在巴西致力推動的跨學科整合,影響了巴西在地的安那其主義【8】。據此,何謂《界》的soma——其華語所謂的「活生生的有機體」?這可從普卡團塊去窺其端倪。那麼,祂的soma能展現怎樣的德能(virtù)?

德能,是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哲學術語,波瓦為此提出「德能詩學」(poetics of virtu),為「被壓迫者」的抵抗運動獻策。波瓦談到馬基維利的喜劇《曼陀羅》(La Mandragola),辯討其中隱含「惡魔化身」(Metamorphoses of the Devil)的政治能動性【9】。順此邏輯,我們也應當把普卡團塊給馬基維利化!其實,馬基維利的政治思想被謗議、汙名至今數百年,對於他講求政治手腕須懂得奸邪,並解除所有道德考量的厚黑是過於膚淺的理解,能參透其背後思維,有識者幾希。首先,在劇場裏的《曼陀羅》是幽探勾稽政治裏的《君主論》,是後者的影劇版,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很早便有個犀利論斷,認為「假裝給君主上課,其實他是要教人民偉大」,他說,「馬基維利的《君主論》是共和主義者的書」【10】

在當代學者伊曼紐爾・盧(Emmanuel Roux)眼中的馬基維利是倡議「生命自由」【11】,維托里奧・莫菲諾(Vittorio Morfino)則辨析出史賓諾沙(Spinoza)對機運(fortune)與德能的思考跟馬基維利思想的可能對接,例如前者談到「德能雖無法剔除機運,但可在那裏佈線謀劃」【12】,居中掌握情勢。宥翰・杜埃(Yohann Douet)去年新書則縱橫馬克思、葛蘭西、阿圖塞跟馬基維利的思想淵源【13】,從當代政情提出公允細緻的論斷;簡言之,他認為《君主論》是向當權者與人民同時喊話,且特別提醒後者,屬於人民的解放力量「必須清醒地面對權力,其後果之種種到極度令人不安,絕不要隱藏它,或淡然處之,只論結果而不擇手段」。最後,埃里卡・本納(Erica Benner)的著作值得一提,她積極評價《君主論》,給出一套既明快又精練的精神摘要,如:視權威於無物,無懼於巨頭,要像一隻狐狸,裝傻,去構想一個真正的共和國,而且要永不放棄【14】。對於普卡的馬基維利化,德能之亦正亦邪可如是觀。

有時,二元的宇宙觀充滿智慧,但易於沉淪,敗在犬儒的投機與腐化,相對地,一元論是神聖的,如此激勵人心與意志,但唯恐陷入迷妄或暴力宰制。世界伊始總是危殆,從未平靜,幸福與良善只能求得庇護,因為威脅始終潛伏,伺機爆發。這是攸關《界》的正邪辨症,不應把它侷限在奇幻、神話或民俗藝能的美學框架內,而作為當代舞蹈,政治寓言的驅動力在藝術上從未缺席,由祭典取材的《春之祭》即已發端。


注解

1、“# DELEUZE /// CONTROL AND BECOMING: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ONI NEGRI AND GILLES DELEUZE” The Funambulist, Published February 22, 2011. (原文法文出版於1990年,Futur antérieur〔Futur antérieur〕雜誌).

2、瑪麗・希尼(Marie Heaney);項冶譯,《愛爾蘭神話全書》(Book of Irish Legends),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網站Irish Folklore, Myth & Legend: The Fairieshttps提供豐富的資訊。關於普卡,參閱:“Púca Origins: How a Mischievous Little Monster Infiltrated Irish Folklore”。

3、彼得・貝雷斯福德・艾理斯(Peter Berresford Ellis);玖羽譯《凱爾特神話全書》(The Mammoth Book of Celtic Myths and Legends),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特別是〈引言〉(頁3-28)與第一章〈永生者〉(頁3-13)。附註:塞爾特也翻譯為凱爾特。

4、貶詞,外國人的意思,且是針對英格蘭的不友善稱呼。

5、沃爾特・布林克特(Walter Burkert);劉智譯,《東方化革命︰古風時代前期近東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The Orientalizing Revolution: Near Eastern Influence on Greek Culture in the Early Archaic Age),上海三聯書局,2010。

6、奧格斯特・波瓦(Augusto Boal)著;賴淑雅譯,《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台北:揚智文化,2009,頁214-222。

7、這個事件請參閱網址:“Next Stop Hollywood for Clare’s controversial Púca?

8、Hanna, Thoma. Bodies in Revolt: A Primer in Somatic Thinking.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關於巴西在地的安那其文化實踐,請參考G. Ogo, Drica Dejerk主持的Soma—an anarchist play therapy

9、《被壓迫者劇場》,參見註釋(5),頁73-117。賴淑雅將virtu翻譯為德善,我的權宜翻譯是德能,理由在於「德」既有「善」的涵義,顧及virtùMachiavelli的思想中更轉向處理或辦事能力,特別是指政治手腕的幹練之意,以日常慣用語「何德何能」糾合兩字,另創新詞。此外,virtù固然跟拉丁文virtus (男性氣概)有語意關聯,但同樣地,就Machiavelli的文藝思想來說,virtu是具有跨越性別畛域的內涵,這可參見林雯玲的論文〈姦情萬歲:學者喜劇的文類離異與性/別僭越的幾種假定〉,載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刊》27期(2018/01),頁101-140。

10、盧梭著,《社會契約論》(Du Contrat Social),Paris:Beaulavon,1903,p.237。

11、參見Emmanuel Roux的著作Machiavel, la vie libre. Paris:Raisons d'agir, 2013.

12、Vittorio Morfino, Le Temps et l'Occasion - La rencontre Spinoza-Machiavel. Paris:Classiq Garnier, p.165。就此可參考台灣學者林淑芬的研究,〈空、遭遇與延續-晚期阿圖塞的機緣唯物論〉,屬於國科會計畫「左派閱讀馬基維利」,《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2期,2015,頁1-61。

13、Yohann Douet, Découvrir Machiavel(揭開馬基維利). Paris:Sociales, 2023。 

14、埃里卡・本納(Erica Benner);廖桓偉譯,《我就是要教你惡》(Be Like the Fox: Machiavelli’s Lifelong Quest for Freedom),台北:大是文化,2019。附註:引文來自英文原版。

《界》

演出|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時間|2024/02/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基根-多藍以自己的故鄉,位於愛爾蘭最西南邊尖端的丁格爾半島(Corca Dhuibhne),作為創作的發想,在這個山多而細長的半島,每一處蜿蜒路徑的盡頭都是一個未知的所在。回應著《界》當中,舞者們每一個用盡全力與無所顧忌的舞步,彷彿將內心的壓抑一次爆發,他們在舞台中穿梭,在彼此中摸索,想在與他人不遠不近的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沒有一段關係是穩定的,他們只能用身體的極限表達情感,至少在這個當下,激昂的情緒是證明自身存在的證據。
3月
11
2024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