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邊界之上的狂放之舞《界》
3月
11
2024
界(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Ros Kavanagh)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2次瀏覽

文 陳珮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士班學生)

《界》的開場是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孩安靜躺在舞台的長桌上,長桌後方羊首的男人注視著女孩,手上的手風琴在揚聲之後拉開表演的序幕。不同於過往在表演中較常出現的獻祭儀式,《界》是發生在儀式之後的故事。傳統的祭祀儀式進行過程全程都是充滿感官刺激的,首先是在公眾場合進行殘忍的殺害,血液怵目驚心的噴濺、觀者的嚎叫與祭品的尖叫聲充斥、肉體的氣味與血腥味瀰漫在空氣之中,儀式完成之後則是一場狂歡的盛宴,人們載歌歡舞,分享美食,成為凝聚眾人的社交場。

由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Michael Keegan-Dolan)與舞蹈之家舞團,以及愛爾蘭知名六角手風琴家科爾馬克・貝格利(Cormac Begley)合作的作品《界》訴說的故事是在儀式之後的社交場,透過身著正裝的十二位舞者演繹出一場社交舞。在作品的開始,十二名舞者頭戴面具,正坐在椅子上,他們整齊劃一的扭頭看向左方又看向右方,小心地確認自己與他者之間的距離,摸索著在這個場合中有誰存在,誰又在和自己進行一樣的動作、和自己有一樣的心思。當確認在場的眾人皆為儀式的參與人,人們放心的拿下頭套,開始了一場肢體試探與交心的社交場。

隨著手風琴音樂的響起,眾人隨之起舞,混搭著民謠與爵士的音樂節奏輕快,如同魔咒一般,引領舞者們的動作。舞者們身著正裝,令筆者聯想到社會上的芸芸眾生,在正裝下的人們心裡藏有不同的念頭,衣服是掩飾自己最好的裝飾,如同面具之下每一個人小心翼翼的扮成社會期望的樣子,舞者在開場時脫下頭套彷如扯下面具,在這個民謠與藍調音樂歡悅的場合中,他們無所顧忌的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舞者們的動作大而無畏,群舞中他們的步調整齊劃一,在進退之間彷如將舞台變成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他們受限於框架,卻仍然用力在每一個伸張與收縮之中展現不一樣的自己;獨舞時則展現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試探、摸索、親暱、珍惜等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或情感或許不為社會所接受、或許尚未確定、或許會遭到拒絕,舞者在舞台上用肢體去接觸對方,同時也尋求著他人的回應與認同,從獨舞到雙人舞,在身體的碰觸之下,人們在他人身上找到最真摯的歸屬。此刻,不再需要言語,跟隨音樂而起的肢體動作,表達了真實的情感,遠比語言來得更為直接。

基根-多藍以自己的故鄉,位於愛爾蘭最西南邊尖端的丁格爾半島(Corca Dhuibhne),作為創作的發想【1】,在這個山多而細長的半島,每一處蜿蜒路徑的盡頭都是一個未知的所在。回應著《界》當中,舞者們每一個用盡全力與無所顧忌的舞步,彷彿將內心的壓抑一次爆發,他們在舞台中穿梭,在彼此中摸索,想在與他人不遠不近的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沒有一段關係是穩定的,他們只能用身體的極限表達情感,至少在這個當下,激昂的情緒是證明自身存在的證據。

編舞家基根-多藍擅長使用敘事性舞蹈的形式融入表演,展現於《界》中,在舞台初始時觀眾的視野即因儀式而被帶向兩個不同的世界:白衣女孩所在的死亡與神的境地,以及眾生所在的人間,兩者之間以女孩的犧牲成為接觸的起點。女孩觀看著眾位舞者的癲狂、同時也在舞者之間穿梭,並與他們互動,她的行動讓生死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人們在邊界之上起舞,永遠不會知道機會和命運會不會給自己機會,可能在下一個瞬間無預警地進入她所在的一方。女孩用童貞的眼光打量世界,在死亡的一方看著交關於生死的眾生,她看見眾人拉扯在未知的隘口,這場儀式後的狂歡似是解放情感與自身的乞求。當人們感到迷惘的時候,往往渴望一個堅定的力量指引迷津,這是屬於現代社會的儀式,回應著人們在儀式之後渴望尋獲心靈滿足,在現實社會中獲得一個新生初啼的機會。


注解

1、林農,〈從愛爾蘭丁格爾半島自然而然地長出來:基根-多藍《界》 創造讓音樂和舞蹈自由的世界〉,《Par表演藝術》,最後更新2024年2月7日,查詢日期2024年2月28日。

林農,〈從愛爾蘭丁格爾半島自然而然地長出來:基根-多藍《界》 創造讓音樂和舞蹈自由的世界〉,《Par表演藝術》,最後更新2024年2月7日,查詢日期2024年2月28日,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T46JVT7WW。

《界》

演出|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時間|2024/2/25 14: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