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邊界之上的狂放之舞《界》
3月
11
2024
界(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 Ros Kavanagh)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9次瀏覽

文 陳珮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士班學生)

《界》的開場是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孩安靜躺在舞台的長桌上,長桌後方羊首的男人注視著女孩,手上的手風琴在揚聲之後拉開表演的序幕。不同於過往在表演中較常出現的獻祭儀式,《界》是發生在儀式之後的故事。傳統的祭祀儀式進行過程全程都是充滿感官刺激的,首先是在公眾場合進行殘忍的殺害,血液怵目驚心的噴濺、觀者的嚎叫與祭品的尖叫聲充斥、肉體的氣味與血腥味瀰漫在空氣之中,儀式完成之後則是一場狂歡的盛宴,人們載歌歡舞,分享美食,成為凝聚眾人的社交場。

由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Michael Keegan-Dolan)與舞蹈之家舞團,以及愛爾蘭知名六角手風琴家科爾馬克・貝格利(Cormac Begley)合作的作品《界》訴說的故事是在儀式之後的社交場,透過身著正裝的十二位舞者演繹出一場社交舞。在作品的開始,十二名舞者頭戴面具,正坐在椅子上,他們整齊劃一的扭頭看向左方又看向右方,小心地確認自己與他者之間的距離,摸索著在這個場合中有誰存在,誰又在和自己進行一樣的動作、和自己有一樣的心思。當確認在場的眾人皆為儀式的參與人,人們放心的拿下頭套,開始了一場肢體試探與交心的社交場。

隨著手風琴音樂的響起,眾人隨之起舞,混搭著民謠與爵士的音樂節奏輕快,如同魔咒一般,引領舞者們的動作。舞者們身著正裝,令筆者聯想到社會上的芸芸眾生,在正裝下的人們心裡藏有不同的念頭,衣服是掩飾自己最好的裝飾,如同面具之下每一個人小心翼翼的扮成社會期望的樣子,舞者在開場時脫下頭套彷如扯下面具,在這個民謠與藍調音樂歡悅的場合中,他們無所顧忌的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舞者們的動作大而無畏,群舞中他們的步調整齊劃一,在進退之間彷如將舞台變成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他們受限於框架,卻仍然用力在每一個伸張與收縮之中展現不一樣的自己;獨舞時則展現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試探、摸索、親暱、珍惜等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或情感或許不為社會所接受、或許尚未確定、或許會遭到拒絕,舞者在舞台上用肢體去接觸對方,同時也尋求著他人的回應與認同,從獨舞到雙人舞,在身體的碰觸之下,人們在他人身上找到最真摯的歸屬。此刻,不再需要言語,跟隨音樂而起的肢體動作,表達了真實的情感,遠比語言來得更為直接。

基根-多藍以自己的故鄉,位於愛爾蘭最西南邊尖端的丁格爾半島(Corca Dhuibhne),作為創作的發想【1】,在這個山多而細長的半島,每一處蜿蜒路徑的盡頭都是一個未知的所在。回應著《界》當中,舞者們每一個用盡全力與無所顧忌的舞步,彷彿將內心的壓抑一次爆發,他們在舞台中穿梭,在彼此中摸索,想在與他人不遠不近的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沒有一段關係是穩定的,他們只能用身體的極限表達情感,至少在這個當下,激昂的情緒是證明自身存在的證據。

編舞家基根-多藍擅長使用敘事性舞蹈的形式融入表演,展現於《界》中,在舞台初始時觀眾的視野即因儀式而被帶向兩個不同的世界:白衣女孩所在的死亡與神的境地,以及眾生所在的人間,兩者之間以女孩的犧牲成為接觸的起點。女孩觀看著眾位舞者的癲狂、同時也在舞者之間穿梭,並與他們互動,她的行動讓生死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人們在邊界之上起舞,永遠不會知道機會和命運會不會給自己機會,可能在下一個瞬間無預警地進入她所在的一方。女孩用童貞的眼光打量世界,在死亡的一方看著交關於生死的眾生,她看見眾人拉扯在未知的隘口,這場儀式後的狂歡似是解放情感與自身的乞求。當人們感到迷惘的時候,往往渴望一個堅定的力量指引迷津,這是屬於現代社會的儀式,回應著人們在儀式之後渴望尋獲心靈滿足,在現實社會中獲得一個新生初啼的機會。


注解

1、林農,〈從愛爾蘭丁格爾半島自然而然地長出來:基根-多藍《界》 創造讓音樂和舞蹈自由的世界〉,《Par表演藝術》,最後更新2024年2月7日,查詢日期2024年2月28日。

林農,〈從愛爾蘭丁格爾半島自然而然地長出來:基根-多藍《界》 創造讓音樂和舞蹈自由的世界〉,《Par表演藝術》,最後更新2024年2月7日,查詢日期2024年2月28日,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T46JVT7WW。

《界》

演出|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時間|2024/2/25 14: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