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表演工夫論:《達文西的notebook》,無法到達且永恆趨近
9月
12
2022
達文西的notebook(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 KEN Photograph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26次瀏覽

江峰

前言

本文採取詮釋學之接受美學,借伊瑟(Wolfgang Iser)之想法:作品須使讀者產生批判意識與自覺,珍視並尊重個別觀者之獨特位置及其與作品之關係。總而論之,本評論專案絕對主觀,反思客觀。【1】
以身體為基底的表演技藝跨界

王嘉明導演的《達文西的notebook》,與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及拉縴人合唱團三方合作。後二者為以身體為基礎的表演藝術團體,極限全身整合的馬戲以及細膩聲帶控制的合唱,彼此看似難以共融。然而,王嘉明以「身體」為軸,將兩者串聯,也嘗試令人反思許多表演藝術門類中長期矛盾地被作品敘事與符號意義壓抑的基底:身體。

當一切回歸身體,看似雜沓的元素似能摻合,只因其原就生長於身體之上。將身體還給表演藝術,或能看見其可能性,為王嘉明此次的顛覆實驗。


跨界的技藝:無法到達的極致

以鍾明德教授之研究檢視,不論馬戲或合唱,皆以各自的形式建立其「身體行動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簡稱MPA)。鍾氏定義之狹義的MPA為「表演者(performer)藉由一套學來的或自行建構的表演程式之適當的執行而進入最佳表演狀態的方法」。此外,所謂最佳的表演狀態,不外乎為鍾氏定義之廣義的MPA中之內涵:「當下」、「合一」、「出神」等。【2】

 

達文西的notebook(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 KEN Photography)


馬戲的身體行動方法,透過非/超日常的平衡姿勢,調整精準的肌肉骨骼結構以沉浸凝鍊。馬戲的劇烈動態,時刻處於流動的身體,使表演者更需緊貼當下而在。【3】反觀合唱,強調身體大部分區塊放鬆,並精準掌握氣息及細節的內部肌肉。【4】鍾明德及其時常對話的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葛羅托夫斯基、芭芭等,皆窮盡一生挖掘能量、氣場、入神與存在感等極致的幽密之境。

《達文西的notebook》中,不論是馬戲或者合唱表演者們,皆部分地擱置了自己過往數年積累的身體技藝。王嘉明解構了表演者們各自歷史中前往該終極境界的橋樑,而另覓途徑。馬戲表演者們開口說話與歌唱,合唱表演者們則實踐馬戲與舞蹈。表演者們的身體重塑著技藝,試圖再次抵達秘境,也在流動的技藝與身體之中,一回回地重建精神的橋墩。

此種特異的軌跡,眼望著無法到達的極致,也似將「無法到達」本身推向極致,更讓人忖思著表演藝術中臨在的意義。


類中介與拼貼的在場及轉移

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形容儀式具有日常與非日常間非此非彼的過渡特質,也就是中介(liminal)狀態,並使經歷之人根本的轉化(transformation)。我認為劇場,若儀式般具有此中介氣質,表演者與觀眾共同經歷過渡,不僅能給予轉移(transportation),更有轉化的契機。【5】

劇場此轉移與類中介之效果皆建構於前述之表演技藝,以將表演者與觀眾共同凝聚於當下。《達文西的notebook》中,王嘉明使兩邊表演者技藝交錯,弔詭地提醒了觀眾技藝如何「失敗」(還是,其實它們並沒有呢?),卻反而讓表演者在「失敗、無法到達」的狀態下再再嘗試抵達,觀眾也因此矛盾地隨其流轉笑鬧於中介。此外,表演者們的身體技藝,亦處於兩種藝術載體間流擺。

可說,《達文西的notebook》將馬戲與合唱剪碎再拼貼的中介思維,極富酷兒氣息。

 

達文西的notebook(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 KEN Photography)


酷兒表演工夫論:永恆趨近的疑問

「工夫論」一詞,楊儒賓先生於《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開卷提到,工夫論為中國哲學中固有之概念,可類比為西方哲學之道德哲學或倫理學分支。【6】簡言之,我認為表演工夫論須從一哲學思想出發,在身體實踐與修行過程中具身(embody)此哲思,此理踐(praxis)【7】更具有對於生命探問的道德與倫理關懷的預設位置。表演工夫論,正是透過表演與身體實踐哲學,來探問表演藝術本身所富含的道德、倫理與生命疑義。

本作,從達文西起始的同性戀氣息與酷兒基底,不僅顯現於表演者們提問的同性戀真實生命經驗與議題、變裝皇后的現身、非異性戀正典家庭實踐(甚至有AI人工智慧帶入賽博格之生命政治思辨)等,更標誌在王嘉明所拼貼的表演實踐之上。整幅文本都意圖建立非日常、非正典的藝術哲思與情/慾圖像。因而,王嘉明透過達文西破碎的、探索生命豐雜內涵的筆記織成繁景,併著表演實踐上的酷兒策略,為表演者與觀眾共同打造了嶄新的觀看與思考軌道。

酷兒本是逆反政治與生命激情,始終叛逃與革命。凡此種種亦使表演者與觀眾隨著如斯的酷兒敘事,永恆地趨近且擺盪於疑問之間,或能於滿眼破碎與荒謬中瞥見新路。

註解:

1、本年度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計畫《身體酷兒閱讀:「表演」藝術中被消失的表演與性(別)邊緣敘事》,冀望梳理表演藝術與社會如何彼此勾連與建構。除純粹的作品評析,更欲檢視作品生成的文化及思想脈絡。此評論系列,更近似「以某為例」的藝術社群與文化實踐反思與批評。

2、參閱鍾明德,(2020)。《三身穿透本質出:自殘、裸體與慈悲》,頁2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

3、參閱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尼可拉.沙瓦里斯(Nicola Saverese),丁凡譯,(2012)。《劇場人類學辭典》。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4、參閱吳岳霖(2022 年 09 月)。〈李宗軒X黃世雄:在異質與同質間摩擦實驗火花〉。PAR 表演藝術雜誌。https://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GB9EQHU4NK

5、本評論計畫並不認同Victor Turner論述之表演藝術並不能如同儀式般達到轉化,而僅能達到短暫、粗淺的轉移。若表演藝術實踐者,從身體行動方法與後述之表演工夫論出發,著重探討本質與核心,並鍛鍊自身存在感,相信表演藝術一如儀式,具有撼動生命的力量。

6、參閱楊儒賓,(2016)。《儒門內的莊子》,頁i。聯經出版公司。

7、作者翻譯「praxis」為理踐,常見翻譯為實踐、踐行,以強調praxis實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實踐。實踐一詞常使人忽略其理論與思辯基礎,而落入practice之義,故區分之。

《達文西的notebook》

演出|王嘉明、拉縴人男聲合唱團、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
時間|2022/8/26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