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何以傳奇《柳如是傳奇》
11月
24
2016
柳如是傳奇(李靜芳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6次瀏覽
陳韻妃(社會人士)

李靜芳歌仔戲團2016年新作《柳如是傳奇》,以明末「秦淮八艷」其一的柳如是為主角,著重她一生中兩段情史──陳子龍、錢謙益的故事。凡青樓女子題材,無不編寫其色藝和曲折身世,如本劇盛讚柳氏的才貌當居花魁,並以主題曲【柳如是傳奇】暗示她薄命風塵背景與對一心人/真情的渴求,實言而論,僅僅如此並不構成傳奇,涉及幾個問題:柳之「名」妓由來?又在「秦淮八艷」中有何特殊?

其實色、藝、情是歡場群芳的「必備條件」,由此下手,終歸老生常談。真正能凸顯人物特殊處在於「識見」,即人的涵養見解,內察己身,外擴政史社會,這在劇中約略可察者有:柳如是更改姓名、離開意圖對她不軌的周道登府、喜扮男裝之舉措,前兩項是宣告人身權利回到自我,後一項是意欲摒棄青樓身份的潛意識心理,惜以上情節均輕描淡寫帶過,欠缺深入挖掘,看似聊備一格而已。再來,明末葉兵革倥傯,如是應對時局的態度和其夫錢謙益大不相同,死或降之辯正是女子視野相對士人的最好時機,但導演處理得像過場,邊配鑼鼓緊敲吹打下,柳、錢匆匆兩三言交談即道出個人選擇,太過輕縱重點情節。如果不將識見作為柳之特色,整齣戲充其量就是分上下場的《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此借綠光劇團同齣劇名,用意大相逕庭)單元劇(其中陳子龍一線還甚具頭尾,相形下柳如是反為點綴),重視情愛勝過生命自主權,不斷尋求「依附」的可能,名妓被塑造得像普通人,連帶名妓間的差異,只剩身邊男子不同罷了。

若撇開劇情中柳如是弱化、附著性強、缺少自主的形象,單就演唱來看,則角色能量藏在聲音裡。

劇團團長李靜芳習小旦,曾任明珠女子歌劇團當家旦角,後自立門戶,從事教學、演出和推廣等工作,在歌仔戲界向來以小生挑班的慣例中,顯得十分特別。2010年初創時先發行歌仔戲唱唸專輯,目前已累積三張之數,直至2015年才推出戲劇作品《鴛鴦情》,說明一件事:小生挑班,乃是歌仔戲劇種特點──坤生扮相俊美、利於引發女性觀眾情感投射──所致的市場考量,那麼小旦當頭牌所能憑恃便不只色相,得注重唱腔與腹內的表演實力。

一人當團必得外聘演員與之合作,演才子佳人戲尤其少不了小生,這戲主、配生角有王蘭花、何佩芸和戴子皓【1】,各具文武、老生背景,眾「生」與女主角都有所發揮,而非一枝獨秀,展現邀演者十分誠意。

本戲的人物、時代背景均有歷史根據,屬於古冊戲,而「四句聯是古冊戲語言的基石」【2】,透過唸白推進劇情和氣氛,戲裡的確有不少四句聯,可音樂設計者或擔心純粹地唸乾之無味,故配上背景音樂,卻減損語音單純的美感。演唱上選了傳統四大調和許多變調,部分變調還覆唱,首首串連下來,舞臺遂無時不充滿樂音,雖然悅耳難免聽覺疲勞。格外要說李靜芳,嗓音寬厚具辨識度,詮釋傳統曲調深刻有韻,在柳如是面對身體或情感的困厄情境,用【七字轉雜唸】、【都馬搖板】或【都馬調】、【七字調】顯示峻拒、「再喜歡也可以不要」等意志,無論板式如何,字字均清晰有力,聲塑出人物決烈氣勢與力量,比起劇本,性格益加鮮明。其能唱出堅毅情感、不屈勇氣,是以演繹人生巨大起伏如之前的《六月雪》、《帝女花.長平恨》較風花雪月的生旦戲能發揮長才,期待劇團將完整《帝女花》搬演上臺,有機會成為團的經典劇目。

李靜芳創團時首先發行音樂專輯代替大戲,除是待內部經營緩慢就緒、不急於大規模發展的立意,還實踐梨園行話「一聲蔭九才,無聲甭免來」,回歸唱唸自信、基本功紮實等傳統要求,故聲音適足作為當家者和劇團的標誌。

註釋

1、尚有個隱形生角,飾演柳如是婢女荷花的倪凡倫,本行主修小生,這次反串小旦。

2、參見劉南芳的說法〈《尋找浪子燕青》07「四句聯」是「古冊戲」的基石〉: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8F%B0%E7%81%A3%E6%AD%8C%E4%BB%94%E6%88%B2%E7%8F%AD%E5%8A%87%E5%9C%98/%E5%B0%8B%E6%89%BE%E6%B5%AA%E5%AD%90%E7%87%95%E9%9D%9207%E5%9B%9B%E5%8F%A5%E8%81%AF%E6%98%AF%E5%8F%A4%E5%86%8A%E6%88%B2%E7%9A%84%E5%9F%BA%E7%9F%B3/1223564694374062,查詢日期:2016年11月19日。

《柳如是傳奇》

演出|李靜芳歌仔戲團
時間|2016/10/23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