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環境、物種與人的等級關係《Temporary Title, 2015 (Taipei 2023)》
9月
22
2023
Temporary Title, 2015 (Sanaa Building Essen 2018)(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Christian Schuller)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89次瀏覽

文 劉沁(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在學生)

《Temporary Title》的舞台空曠地只剩下人──演員和觀眾──卻狡猾地避開了將人視為主體的所有問題。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Temporary Title》的腳本大約一至兩個小時長度,內容由演員模擬的野獸、石頭、機器、巨大樹叢⋯⋯等等組成,每一個角色存在大約五至十五分鐘,接著切換下一個角色。野獸會將背部貼在地面抓癢,或爬行,或休憩,或用頭部輕觸彼此的身體來打招呼,或所有野獸朝同一個方位行進,像正在遷徙。石頭是利用上半身將臉、胸部、腹部、雙腿都覆蓋住的靜止姿勢。機器調動特定的身體部位旋轉(rotate)和震動(vibrate),是一個小規模(scale)而非全身性的動作。模擬一棵樹的時候則需要所有演員靠在一起,平躺然後向上伸長手臂和腿,使得他們的軀幹像糾纏的根莖,手臂和腿像漸漸長成的枝枒和樹葉。演員有時分散各處,有時匯聚成一個單元(比如野獸可能是群居的),因此作品之於空間中的排列和佈置沒有一刻是重複的,產生一種趣味的觀看。

為了具體化這些非人的事物,《Temporary Title》還提供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細節,比如不同的呼吸方式:野獸的腹部因為又快又淺的呼吸動作而浮現紋路,或是綿長的吐氣聲創造風穿過石頭縫隙的景象。另一個相反的策略則是取消一般而言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程序,比如眼神接觸,或是使用靈活的表情傳遞訊息──機器即使不小心與觀眾面對面也不是在告訴我們它的想法。然而,讓這些非人事物更加生動的,仍然是在野獸、石頭、機器、大樹⋯⋯之間放進一個人,形成人與非人的性質之間的強烈對比。因此最後我們也看見了這些演員拿掉面具的臉──他們的個性,他們的氣質,他們說話的時候發出的音色和節奏,以及他們移動和擺放自己身體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裸體的形式卻將人與非人統一起來,甚至向觀眾要求更多的注意力。


Temporary Title, 2015 (Sanaa Building Essen 2018)(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Christian Schuller)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無論是這些多半是柔軟的材質,或是演出空間只存在身體而不存在別的東西,所以意識到自己與其他觀眾或是赤身裸體的演員在本質上都是相似的,都漸漸讓人產生一種親密感。到目前為止,我們以為自己只是熟悉了這個環境而已,但是早就有觀眾選擇在靠近演員的位置坐下來,保持在與演員相同的水平高度上,展現深具同理心的態度,也有人待了好幾個小時(表演總長五個小時,觀眾被允許自由進出),甚至脫去外衣,加入演出的隊伍。我正好捕捉到兩起事件的發生──前者是一位年近半百的女士,她染著鮮豔的髮色,擁有具感染力的笑容,後者是一位年輕男士,看起來像學生,性格直率單純,他們都與其中一位演員賈梨有過互動,也清楚了解自己這麼做的動機,比如為了回應內在動力(impulse),或是為了主張在社會中裸體的權利。

在演員被允許以自己的臉說話的段落中──腳本似乎指示演員隨機挑選一位觀眾提問,然後與觀眾交換對這個問題的想法──賈梨說:「你心目中的東方和西方是什麼樣子的?西方人有辦法變成東方人嗎?或是反過來?」接著她談起曾經遇到一位永遠抱持到日月潭旅遊的夢想,卻永遠沒辦法跨越自己文化的邊界到另一個地方的中國少女。因此賈梨稱讚女士勇敢的行動(在這個論壇發生的時候,女士已經穿回衣服,表示她在演出中感受到賈梨的接納,讓她們兩個就像「媽媽獅子和寶寶獅子」),也歡迎年輕男士加入他們(年輕男士也在現場,他看起來對裸體的社群充滿好奇心),就不讓人感到意外。然而,其他演員不一定像賈梨一樣願意接受挑戰,對他們來說,這兩起事件讓表演的難度大大增加了。

如果《Temporary Title》沒有讓演員之間達成共識,那麼它就明顯不是一件具有內容(像是故事)與形式(像是場面調度)的典型結構,旨在讓觀眾把握意義(內容的理解是最優先的,形式則是對內容的補充)的作品。我認為《Temporary Title》的腳本只有動作和指令,而沒有設定內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裸體不可能有裸體以外的指涉(比如一種烏托邦生活的倡議)。然而值得留意的是,當觀眾願意跨越既定的社會規範,發起一次創造性行動的時候,不只是他們找到了理由,也說明了形式本身就具備的效果──這個親密的空間,這些相似的身體,在在鼓勵著我們模仿彼此。一開始我們因為同理心而變成另一個人,然後越來越去人格化(depersonalize),變成野獸、石頭、機器、大樹,然後因為模仿環境就像模仿另一個人一樣簡單,所以變成粉紅色水泥牆壁、絨毛地毯、落地窗。回到《Temporary Title》的作品全貌上,我認為它事實上重新定義了環境、物種與人的等級關係,換句話說,它告訴我們,不總是人控制一切,我們身上也有因周遭環境而起的許多變化。

《Temporary Title, 2015 (Taipei 2023)》

演出|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余美華(Scarlet Yu)
時間|2023/08/18 15:00~20:0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11樓排練場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人類四處爬的作品不含扮裝(role play),不含戀物(fetishism),不含物化調教(discipline,如BDSM犬奴或狗狗),不含政治宣言。他們是高度概念化的「人」,一群集體意識。
9月
06
2023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