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光明還是桎梏?——《愛情生活》攻受版
6月
02
2023
愛情生活 攻受版(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41次瀏覽

文 李子鳳(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在學生)

當今社會不斷爭議於同性議題,除了人本身擁有的權利外,更是在挑戰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與思想。台南人劇團將目光聚焦至同婚法通過後一對同志愛情的生活上,全程以兩位演員、一個場景演出,將一切纏綿、糾葛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性別平權是進了一步,那愛情的本質呢?

《愛情生活》攻受版是由編劇許正平改寫了自己在同劇團2008年的《愛情生活》男女版,故事描述狗(杜瑋哲飾)和貓(楊迦恩飾)兩人在夜店相遇並發生了一夜情,滿滿愛意與愛液讓狗背著自己交往多年的男友,和貓開始了一段秘密愛情生活。貓說他很小,不會有人發現他,他只要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就好。但漸漸的貓不滿足,開始從物品、空間、狗的生活中一步步侵佔他。兩人從浪漫激情膨脹,最後破裂至衝突吶喊,同婚通過的承諾也壓得狗近乎窒息。本以為同婚法帶給同志愛情的保證書,但在追逐燈塔駛進港的過程中,似乎早已漸漸迷航……。

編劇這次以同志視角來呈現當代的愛情生活,並以同婚法通過為重要前提。可以結婚就一定要結婚嗎?是因為同婚通過大家才嚮往起了愛嗎?就本質來看,同性戀與異性戀間的感情並無差別,同樣的曖昧試探、委曲求全、嘶吼狂愛,又何嘗不是每段感情中的樣子?在劇中狗的行為很渣、很不負責任,當他想要的時候會撒嬌,會盡力討好你,但當他不要時卻又凶狠地把你推開,並又楚楚可憐的告訴你他沒有安全感,如極致甜美的毒癮將你禁錮在他身邊。為什麼狗要外遇?為什麼狗要這樣對貓?這或許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但這是沒有解答的,有的人生而如此,你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自己也不得而知,而就是這些不確定性一點一點拼湊出充斥著你我的愛情生活。狗和貓兩人在劇中很好的表現了這些愛情的樣子,同時我很喜歡劇中的即時投影與拳擊橋段,以細膩的鏡頭捕捉貓的喜怒哀樂、以力量強烈表達情緒的拉扯,無論觀眾的愛的性別、年齡、國界都能同樣的懸著一顆心。

另外,整齣劇的挑戰還有被貼上的多重標籤,此劇涉及到同性議題,以新生代年輕男演員於劇中大尺度演出,這不免會讓人模糊焦點流於世俗,但觀賞完《愛情生活》攻受版後我認為他們仍清楚表達了想帶給觀眾的反思,那些所謂吸引人的爆點也只是為整部作品更加分、更完整,並不會因此而失去理念及意義。在劇中有一段與觀眾互動的橋段,兩位演員隨機向觀眾提問關於狗和貓的問題,起初我認為有些出戲,但轉念一想這些問題、這些情況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劇中故事未嘗不是從劇外故事而來的?

總體而言,《愛情生活》攻受版以最簡單的人物角色和最簡單的場景呈現當代的都會愛情,雖沒有華麗的排場與配樂,但正因如此,才更貼近我們現實的生活故事。從劇場走出後,淡淡的哀愁與感動仍縈繞我心頭,最後狗和貓兩人划著船笑談著一切,並沒有告訴我們兩人確切的結局,只知道曾經他們在迷霧重重的海上飄著,有人被波光粼粼的誘惑吸引,有人被洶湧的浪花濺了一身,當燈塔亮起時才發覺自己或許又掉入是否該駛向航道的另一個桎梏中。

《愛情生活 攻受版》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23/05/11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誠然本片面對的客群多數是男同志,選擇面容姣好、身材精實的男演員搭配彷彿布料比金還貴的戲服和許許多多露骨的性愛場面與台詞,應該是導演有意為之而非失手,但是如此擁抱商業的手法,是否也犧牲了表達角色深度的空間?
5月
29
2023
《寶島一村》不僅是一部關於眷村的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再現歷史」的劇場體驗。它讓觀眾在回味與疑惑之間,重新經驗歷史作為一種活的行動——可被身體感知、也可被再度想像。
11月
14
2025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
當所有藝術形式都可自由融合,馬戲若不再以其獨特的身體語彙說話,終將在劇場化的潮流中被同化。而《奔》的美,在於它如何赤裸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疲憊與矛盾——亦讓我們看到馬戲正奔跑於兩個極端之間:渴望成為詩,但也害怕失去根。
11月
07
2025
兩個移動遊走式演出,不約而同皆以環境為主角,由於人的行動及介入而構成新的意識邊界:直視早於人類存在的世界,裸裎人類存在的本質。劇場創造了一場集體在場的無人地帶,讓人重新體驗:為何是人?因何而活?
11月
06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