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的重新定義與翻攪---薩維耶.勒華《春之祭》
7月
25
2018
春之祭(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2次瀏覽
李文皓(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從今年台灣表演藝術關於國外舞蹈藝術的引進可觀察出,似乎對於歐陸法國九〇年代之間興起的舞蹈運動相當有興趣。從今年四月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多國共同製作,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夜舞》(Danse de Nuit),本評論關注之焦點,新點子舞展,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以及緊接著八月台北藝術節中將要來台灣上演的傑宏.貝爾(Jérôme Bel)《歡聚今宵》(Gala)。以上三位男性編舞家都曾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舞蹈觀點,擾動而後重新定義了整個當代舞蹈的發展路徑與樣態。

正如節目單所刊載,標籤一位藝術家是容易的。【1】這一波發生在九〇年代的新興編舞熱潮享有相當多他人別上的標籤,舉凡不跳舞(Non-dance)、新浪潮舞蹈(New Wave Dace)、反舞蹈(Anti Dance)或觀念舞蹈(Conceptual Dance)等等;然而似乎沒有任何一個稱號可以滿足他們,正如過去的藝術家們大多不喜歡被貼上XX藝術家之稱。

然而九〇年代至今已過去將近三十年,從當代表演藝術的現象來思考,持續沿用「不跳舞」這個稱呼似乎有令人困惑之虞。就以薩維耶.勒華的《春之祭》為例,如果他沒有在跳舞,那大汗淋漓的他究竟在做些什麼呢?即便是使用目前仍盛行的「觀念舞蹈」來描述,編舞家們依然不完全同意;不過對編舞家與觀眾而言或許已是比較能夠理解的途徑。【2】

此作完成於2007年,靈感來自勒華在2003年觀看記錄片《Rythm Is It》時,片中紀錄了柏林愛樂指揮家賽門.拉圖(Simon  Rattle)的計畫,與二百五十名業餘青少年以《春之祭》共同完成舞蹈演出。勒華觀察到指揮家的動作原先應該是促使各個聲部,然而有時卻是動作與音樂同時發生;在這動作與音樂的順序一來一回之間,勒華表示在這其中發現了無限的趣味。在演後的座談中他也說,在這個社會當中我們經常是被動、受權力或事件引領的一方,而在《春之祭》這個作品當中,卻能夠找尋到不論指揮家與音樂家皆同時反應的時刻。

此作一如其他觀念舞蹈的編舞家:舞台經常是空蕩蕩的一片,燈光於演出進行中毫無變化,唯一的不同之處是其光區的設置從下舞臺延展至整個觀眾席。而勒華於演出進行約莫五分鐘後,面向也從一開始面對黑暗而背對觀眾,轉身變成背對黑暗而面對觀眾。由此舉,觀眾身份亦開始游移,似是音樂會觀眾、舞蹈觀眾,又或是根據觀眾席位置的分布而形塑出觀眾亦是這整個交響樂團樂手的一員

編舞家顯然瞭解如何利用劇場以及舞蹈背後所沈積的歷史檔案,包括其對於第四面牆的突破、直接與觀眾面對面(勒華笑稱他在舞臺上完全可以看見哪個觀眾不耐煩、哪個觀眾一臉困惑或哪個觀眾昏昏欲睡),亦沿用了前人舞作中獻祭者的紅衣,彷彿在這支累死人的獨舞之中唯一被獻祭的人便是勒華自身。

從舞蹈觀眾的角度出發,《春之祭》這首音樂在舞蹈界實在是太具代表性。在演出進行的途中,勒華一度離開而舞臺則比原先更加空蕩蕩的空蕩蕩,然而我的腦子卻填滿了各種畫面。誇張一些,我彷彿還能聞到碧娜鮑許《春之祭》舞臺的泥土氣味,以及順著音樂腦子裡記得的各式其他舞蹈片段,那種脖子甩到要斷掉的感覺。顯然的,是我腦補過了頭,然而《春之祭》銘刻在身體和腦中的記憶卻是縈繞不去。【3】而《春之祭》其戲劇性的旋律和節奏使得這部作品具史詩一般的特質,觀眾如我若知道今晚要去看《春之祭》,演出前莫不需要喝杯咖啡且做好心理建設,相當「嚴肅」且場面浩大的作品即將呈現於眼前。而勒華的獨舞,除了與我們過去所能辨識的現代舞蹈不同以外,其在演出後段隨著音樂之起伏,勒華的動作已然誇飾到脫離了指揮的動作而更像是麥可傑克森的街舞動作。至此,筆者思考著一個人跳古典樂,行得通嗎?其實又有什麼不妥呢?此作中勒華以指揮動作直接將動作傳遞給觀眾,此類行為跟阿妹在演唱會中大喊:「後面的朋友!!」相去不遠。想要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一個人跳舞,以後不見得要放嗨歌,反正沒人知道。

筆者觀看的演後座談中,幾個有趣的問題被提及了。幾名觀眾從音樂專業的角度出發,分享了他對於指揮家拉圖、《春之祭》以及個人音樂訓練的看法與經驗。而使筆者印象較深刻的則是關於動作與音樂的引用和取樣觀點。在觀眾的提問中建議勒華可以再更深入《春之祭》的結構之中,藉此找尋更細微的變化,在體力上對勒華來說也比較能夠負荷。從一方面來看,勒華因沒有受過專業的古典音樂訓練,其編舞動作的發展與其說是激發自音樂而應用至動作,不如說勒華是反向操作由動作而反推回音樂結構。然而,從演出的結果而言,觀眾的確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勒華在體力上有點不堪負荷。類似的問題亦曾發生在威尼斯當代舞蹈雙年展,勒華因傷而無法親自演出,於是找尋了三名舞者重新詮釋本作;目前勒華的版本與重新詮釋的版本也正輪番巡迴中,編舞家也正行走在探討「詮釋」與「再詮釋」的路途上。【4】

注釋

1、參考節目單所載,或至兩廳院網站下載網路版。

2、2007年倫敦,一場圓桌會議稱作非關觀念(Not Conceptual),與會編舞家包括強納森.布羅(Jonathan Burrow)、傑宏.貝爾(Jérôme Bel)與薩維耶.耶華,皆認為「觀念舞蹈」一詞直接挪用視覺藝術的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套用在舞蹈上是令人混淆的。觀念藝術著重於觀念進而削弱媒材的重要性,然而這些編舞家認為自己的作品不論在經驗、排練或是演出中,都需要著大量的身體勞動。

3、在YouTube上即可搜尋到完整的碧娜.鮑許以及莎夏.瓦茲(Sasha Waltz)各自不同版本的《春之祭》舞作。網上收看雖然不太厚道,但值得。

4、關於這兩個版本的故事可參考薩維耶.勒華的官方網站。

參考資料

Ramsay Burt. (2017). Ungoverning Dance: Contemporary European Theatre Dance and the Comm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roen Fabius(2012). The Missing History of (not)conceptual Dance. In: Merel Heering, Ruth Naber, Bianca Nieuwboer en Liesbeth Wildschut.Danswetenschap in Nederland, deel 7. Amsterdam: Vereniging voor Dansonderzoek.

Xavier Le Roy的官方網站:http://www.xavierleroy.com

《春之祭》

演出|薩維耶.勒華
時間|2018/07/0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是的,就是那種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嘛?」的展演。賭起氣來也可以嗆聲說這樣收我800那我也可以啊的那一種形式。說實話,場燈全亮時我真的抖了一下,因為我很擔心兩百歲的售後服務啊!(陳佳慧)
7月
14
2018
如果我們去欣賞一場同步由功能俱全的機器擔任現場音樂指揮時,我們的感受又將如何?這一連串的提問其實已清楚顯示了編舞者的意圖,以及他創作的重點--刺激觀者思考,並對表演者和觀者的互動提出不同的想像空間。(張懿文)
7月
11
2018
編舞者黃大徽在外顯的沈默中,是否聽見了音樂。但這樣的思考,強化了音樂作為編舞者內心,以及整支舞作與編舞者內心/腦之間的關係。(劉純良)
6月
19
2018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