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主講的一場seminar 《春之祭》
7月
14
2018
春之祭(國家戲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3次瀏覽
陳佳慧(社會人士)

一進場,好久沒看到這麼中規中矩的階梯座位配置,對照全暗的舞台,開演前完全看不到的舞台設計,充滿神秘感。

這次我也充滿實驗性(臨時起意)地帶了三位從未進過劇場看現代舞 ,加起來破兩百歲的觀眾初體驗。演出開始:

一個空臺。

全場燈亮至終場。包括觀眾席場燈。

展演者著紅色上衣便服。《春之祭》樂音出。

展演者一開始背台指揮,數小節後,面對觀眾指揮至終場。兩廳院掛的宣傳片段,無任何不實廣告,童叟無欺。職業指揮家當然不可能滿場飛躍,展演者立錐在虛擬的指揮席間,自持的不跳,不演,整場老老實實就只是「指揮」而已。

是的,就是那種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嘛?」的展演。賭起氣來也可以嗆聲說這樣收我800那我也可以啊的那一種形式。說實話,場燈全亮時我真的抖了一下,因為我很擔心兩百歲的售後服務啊!

看著每一個人的指揮。閉著眼睛沉醉的指揮。音樂繼續,但瞇著眼停下來看著的指揮。指揮下場走進後台,留下一個空蕩蕩的舞台,但音樂仍繼續走著。從後台回來重新上台,但音樂模糊曖昧的指揮。音樂乍停,無聲靜默,仍投入的指揮。

指揮的意志,如何透過肢體向樂手傳達?這場不說話的學術發表會,大綱明瞭,分段清楚,沒有驚奇也不算有太多意外。破題,各面像討論發展,反向詰問,總結。

展演者轉身面向觀眾,全亮的觀眾席場燈,宣告觀眾已從被動觀看,轉化為樂手的位置。廣義的來說,觀眾也被賦予了角色,參與這場展演。換句話說,原先的觀眾,當下也被指揮反觀看了。而打破第四面牆,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畢竟台下/或台上?觀眾的任何反饋,即使只有視線與坐姿,都是拳拳到肉,展演者亦無從閃躲,這正面承受需要的力氣,恐怕不比滿場飛舞少。

當重複性累積到一定量,就進入下一段論述。樂音流暢無誤,但指揮身體擺動慢慢停下,瞇起眼凝視,接著靜靜離場,拋棄了場內的觀眾/樂手。觀眾直覺想問,啊現在是甚麼情況?觀眾並未犯錯卻遭到冷戰對待,如同樂手問指揮你到底要什麼?指揮反問樂手,你為什麼不懂我要什麼?無論是語言還是肢體,都還是會有溝通無效的時刻。這是設計,還是即興?會持續多久?總不會是行為藝術吧?

不過這是正經的論文體,不跟你賣弄玄虛。經過計算好的時間,你懷疑夠了指揮就回來了。音樂從模糊漸漸恢復明亮,在最後的樂音收束以前,來幾個有指揮動作卻完全無聲的小節。一樣濃厚的肢體張力,只是抽掉音樂,明明本質不變,卻瞬間荒謬起來,簡直像個玩笑。總結這先有音樂,才設計發展出指揮的展演,是個認真的玩笑,也是個中規中矩的seminar。

其實兄嫂臨時被拉進劇場是因為老母力邀證人見證賭局:看表演是坐監不是盡孝。演出後民調:嫂嫂覺得新鮮,哥哥回答演出很精彩,不過哥哥的身體倒是很誠實的從頭到尾坐立難安。整場無人睡著。老母發表評論:「一開始伊在模仿指揮,後來伊真的在指揮。」我頷首。接著老母反問指揮中途走掉我看懂嘸?不肖女假裝謙虛的回答說應該有看懂一點點(以下恕刪噴口水300字)。她不以為然的翻了個白眼,「恁這款人就是愛鑽牛角尖,想太多!那個阿督仔就指揮得很累,去後面喝水而已!」問老母這樣打賭算贏嗎?她哈哈哈哈笑了個老花枝燦爛而不答。

《春之祭》

演出|薩維耶.勒華
時間|2018/07/0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就以薩維耶.勒華的《春之祭》為例,如果他沒有在跳舞,那大汗淋漓的他究竟在做些什麼呢?即便是使用目前仍盛行的「觀念舞蹈」來描述,編舞家們依然不完全同意。(李文皓)
7月
25
2018
如果我們去欣賞一場同步由功能俱全的機器擔任現場音樂指揮時,我們的感受又將如何?這一連串的提問其實已清楚顯示了編舞者的意圖,以及他創作的重點--刺激觀者思考,並對表演者和觀者的互動提出不同的想像空間。(張懿文)
7月
11
2018
編舞者黃大徽在外顯的沈默中,是否聽見了音樂。但這樣的思考,強化了音樂作為編舞者內心,以及整支舞作與編舞者內心/腦之間的關係。(劉純良)
6月
19
2018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